自1937年,贺子珍离开延安远赴苏联后,关于贺子珍的消息越来越少。
1947年的冬天,贺子珍带着对丈夫和祖国的深深思念回到了中国,可此时毛主席身边已经有了江青。
在此后,毛主席和贺子珍的见面屡次被阻挠,一直未能实现。时隔22年后才在秘密的安排下,匆匆见了最后一面。
在此后的十多年里,贺子珍几乎被“封锁”起来,鲜少再听到她的消息。
这期间,她也一直无法参加工作,空虚和孤独,无疑让她备感痛苦。然而这一切在1976年有了了结,但她却选择了释怀。
说起贺子珍,不少人为其感到惋惜。毛主席和贺子珍同风雨、共患难十年,经过战火的淬炼,他们之间既是同志、战友、也是夫妻,而这些早已在他们各自的心中留下了终生不可磨灭的烙印。
1937贺子珍年因为怄气加之身体缘故,远赴苏联,自此毛主席与贺子珍的事实婚姻画上了一个句号。
为此,有人感叹,如果她当初没远走苏联,或许之后就不会有江青什么事情了,这不无道理。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在苏联饱受苦难的贺子珍,最终在1947年回到了国内。可此时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而事实上,毛主席和贺子珍两人内心还是有着一份牵挂。
对于回到国内的贺子珍,毛主席对她也时有关注,比如在之后得知贺子珍病了的时候,毛主席很是担忧,给贺子珍写信,叮嘱她听医师的话,保重身体,并派人取出一些稿费给贺子珍送去补贴家用。
全国解放后,贺子珍把他们唯一的女儿娇娇(李敏)送到北京,让其陪伴在父亲身旁,给毛主席带去了很多欢乐。
而毛主席也会考虑到贺子珍一人孤苦伶仃,故而每逢假期,就会让人将娇娇送到贺子珍身边陪伴。
娇娇为父母之间的感情联系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不断传递着父母双方的工作、生活、身体状况的信息。贺子珍向娇娇不止一次提到:“你爸爸工作忙,生活上很孤苦,你们要多多体贴他。"
1959年夏,在毛主席的精心安排下,他们终于有了一次短暂的重逢。
由于这次会见仅在毛主席和贺子珍两人之间单独进行,具体参与安排会见的水静也未在场,相关的细节很难再去考证。
但是,后来毛主席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曾从母亲贺子珍那里听闻了一些,李敏回忆: 那次见面后,反而更增加了他们对彼此的怀念、牵挂、忧虑和悲伤。
而此次见面也是毛主席与贺子珍见面中被屡次阻挠唯一成功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相见。
而经过这件事情后,贺子珍心里受到很大的打击,回家不久就病倒了。但她没有消沉,只是变得更加沉默,很少谈笑。
除此之外,贺子珍还是会时常关心国家大事。作为毛主席曾经的妻子,她非常崇拜毛主席,但内心一直十分渴望自己也能独立地做出一番革命事业。
即便到此刻依旧如此,一心还想出来为国家工作。早在回国之初,贺子珍还担任过后沈阳财政厅处长,还参加了全国劳动大会,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然而在之后因为自己的身份已经难以如愿。
而之所以贺子珍无法再与毛主席见面,除了因为毛主席的身份外,其间少不了江青的阻扰。
自庐山和毛主席见过一次面后,江青一伙更加肆无忌惮地“封锁”贺子珍,禁止她和任何人接触、谈话,更别说出了参加工作了。
江青还试图想把贺子珍从历史上磨灭,还消除了不少关于贺子珍的档案资料。
这事还是后来全国政协在查询贺子珍的资料时,发现无论是上海还是中组部都没有贺子珍的资料。
当时不少工作人员也不禁感叹:一个从1926年起就投身革命的老红军竟然没有档案资料,这无疑是可笑的。
而这也成为了江青集团企图把其从历史上抹灭的证据。
就这样,贺子珍一直闲散的过了十多年,1976年3月6日,贺子珍提笔在自己桌上的台历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话不多,但却反映了贺子珍当时悲伤、优郁的痛苦心情。
在这6个多月后,毛主席与世长辞,贺子珍悲痛不已。
然而考虑到当时的时局,她依旧没能亲自到北京悼念,最后派了侄子贺小平、外甥女贺海峰代她奔丧。
1976年10月,就在毛主席逝世的的一个月后,“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传了出来,江青也于10月6日被抓了起来。
得知在这一消息的贺子珍,笼罩在心头20多年的阴霾一扫而光。贺子珍感到到前所未有的舒畅。
这些年因为环境所迫,自己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一直无所事事,备受压抑。现在,江青倒台了,阻挡自己出来工作的阻碍荡然无存了,贺子珍如释重负。
然而对于江青的垮台,贺子珍没有做出任何评论,因为在她看来,和毛主席走到这一步,只怪自己当初太过任性。
反而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工作,对女儿李敏说道:“我现在可以干点工作了,哪怕是写写回忆。”
然而就在贺子珍对未来满怀希望之时,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
1977年初春的一天上午,贺子珍突然发觉身体不停使唤,随即被送往医院救治,结果被诊断为中风。此后她的左半身偏瘫了,住进了华东医院,从此再也没能站立起来。
之后又被诊断她患有糖尿病,这接连串的身体打击,让贺子珍又陷入了异常的痛苦之中。而让他感到痛苦的不是病痛的折磨,而是为不能为国家和人民再去工作!
“四人帮”打倒了,共和国新生了,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那些为共和国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过的人。
1979年6月1日,全国政协第五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在会议期间,有人提议:鉴于贺子珍是妇女界中参加革命最早,是曾参加井冈山武装斗争的女红军战士,又曾是毛泽东的妻子,很有代表性和影响力,建议增补她为全国政协委员,后得到一致同意。
在确定后,上海市委书记王一平特意前往医院看望贺子珍,这也是贺子珍在上海居住了近30年,第一次有市委领导来看望自己。
她知道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当王一平告知第五届二次会议决定将她增补为政协委员的消息时,
贺子珍听后,很是激动,嘴里喃喃道:没想到组织上还记得我......
王一平书记离开后,护士卢泮云推着贺子珍来到医院的花园散心。
想起能继续为国家继续工作,贺子珍心情很是舒畅,以前,她感到自己生活在阴影中,外界的一切对她没一点吸引力。
现在,看到花园里盛开的花草,她赶忙招呼大家说:“我们拍几张照片吧!”贺子珍与大家在花园中照了两张像。
10日,新华社播发了贺子珍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消息,第二天,全国的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这条新闻和贺子珍的照片。
照片上的贺子珍,坐在轮椅上,尽管满头银发,但却神采奕奕,焕发着新生。
在风烛残年的岁月,这份委任状,无疑很好的慰藉了在沉默中生活了几十年的贺子珍。让贺子珍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希望,
为此,她表示自己不能在哀愁中沉沦,而应该抓住希望。
她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说:
“我还要为四个现代化出力。你们要帮助我恢复健康,我也要同你们一起努力把身体搞好。”
贺子珍在医院里,被医护人员称之为“最听话的病人”,她又一次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正视自己的疾病,同病魔展开了顽强的搏斗,同命运展开了顽强的搏斗。
她积极配合治疗,加强运动,想着尽快恢复身体,投身国家建设事业中去。
而在这一期间,贺子珍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消息传遍了全国,这时,人们知道原来贺子珍还活着、还在人间。
这位消失了40年的贺子珍,一下子成了新闻人物还当选了全国政协委员,人们为其欢呼。
1979年9月,贺子珍第一次踏上了首都这块土地,心中百感交集。
到北京不久,贺子珍就在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的陪同下,在8日那天,秘密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
离开毛主席纪念堂之际,摄像师吕相友抓拍下了那一珍贵的照片,贺子珍和李敏不约而同看向同一个方向:那是毛主席安息的地方。
此后贺子珍在政协委员这个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而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后于1984年4月于上海逝世,被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回忆起贺子珍,她的人生是坎坷的,但也是光荣的一生。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是她坚守在毛主席的身边、献身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
她对祖国的一片热忱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她的功绩不容置疑、她的贡献不容磨灭。
像贺子珍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坚毅、刚强和宽容,无疑值得我们每一个后来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