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结婚,彩礼是个避不开的话题,而每个省份的彩礼多少也是有所不同的。并且,根据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彩礼的高低也有出入。
当然,也有一些开明的家长并不会要很多彩礼,只求自己的女儿有个好归宿就行。
因此,影响彩礼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文化习俗、地区风俗等都会影响彩礼的高低。
<01>
彩礼其实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形式,古代称之为聘礼或聘财,是结婚的重要证明之一,只有男方向女方给了聘礼之后,才意味着婚约关系的确立。
古代中国男子的聘礼其实也不低,东汉时期男方下聘礼,基本上家庭一辈子积累的财富就都用光了,就算当时东汉王莽娶皇后,也下了黄金2万斤。
就算是到了清代,贪官和珅首次贪污,其实也是为了准备娶妻的聘礼。
当然,古代的彩礼之所以那么重,其实也有原因的,因为当时的妇女在家族中的地位非常低,基本只是作为生育工具的存在。
如果嫁到了男方,就得生子延续香火,甚至很难回到娘家。
所以在古代,女方一般都会被家长视为一种用来获取利益的物品和工具,这种陋习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时期。
改革开放后,彩礼问题也是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不过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开始有人选择降低彩礼价格,更加注重自己女儿的幸福。
直到今天,虽然不像曾经那么夸张,但据我所知,如今彩礼要价高的地区有江苏、河南、甘肃、河北、福建等地的一些地区会出现彩礼要价高的情况。
首先,聊一聊河南,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以前的一段时间里,有过很长时间的重男轻女现象,这种现象哪怕是现在也能在一些小地方的农村能看到。
这种现象也就导致了,在河南出现了男多女少的情况,而那些有女儿的家庭,就会在女婿的选择上选择那些家庭条件好的。
久而久之,在河南也就导致了每当提到结婚,人们下意识的都会认为,男方要有车有房,有存款。
而当大部分的男方都满足后,又会去选择那些彩礼出价高的。就这样,河南人在自己内卷的情况下,将彩礼从几万卷到了十几二十万。
而在甘肃,彩礼高的原因一是因为甘肃属于大西北,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人们都比较看重物质。
二是在当地人的观念里,出嫁的女儿是不会给父母养老的,而在农村的父母又没什么经济来源,因此女儿的彩礼也算是父母的养老钱。
三是人们的相互攀比心理,总感觉看到别人家的女儿收了那么多彩礼,自家要是收不了那么多,总显得自己很没面子。
更何况,还有很多家庭会把女儿的彩礼当做一种发财的方式。这也就导致的甘肃的彩礼很高。
而在河北,又是另一种情况,河北人做事都图个吉利,订婚时要一万一,给彩礼时要八万八,还要加上三金,改口费也要小一万。
虽然这一个个的不多,但加起来没个20万也拿不下来。
辽宁省是中国的重工业大省,不仅盛产钢铁,还盛产美女。而辽宁的彩礼高的原因和河南很像,都是在传统老旧思想的影响下导致的男多女少,同样,在乡下尤为明显。
对于男方父母来讲,唯有高价的彩礼才能吸引女方家庭的注意。相反,对于女方家庭来说,出的起高价彩礼,也是对于女儿未来幸福最大的保障。
而这种恶性循环,只会盲目的推高彩礼,没有一点用处。
福建省的情况和其它几个差不多,但福建的彩礼价格更是离谱,有些高的甚至能到三十几万以上。
当然,并不是这些省份中的家庭都是这样的,这些年,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降低彩礼甚至不要彩礼。
<02>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了当其它省份的人,在看到两广妹子的发言后,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当时,在刚看到广东的甜妹的发言时,一众网友都以为和他们自己省份的习俗一样,会有很高的要求。
都抱着一种看乐子的想法看的,可当听到她那“高要求:人品好,26到34岁之间,要高一点的,172到175这样”后,所有的外省人都不淡定了。
女子的这种要求,在外省人看来跟没什么要求一样,但在本省人中,算是有些高了的。因为地域原因,导致两广的人都普遍不高。但外省的不一样,因此,外省的人才会那么兴奋。
就当众人还在幻想以后去找一个广东小甜妹的时候,广西妹子更是甩出一手“王炸”。
上台后,只提了一句“找一个爱吃螺蛳粉的,华南F3都行”这一句话,更是在众多网友的脑中炸响。
直接给那些彩礼很高的省份的人大脑干宕机了。他们在本省,根本想都不敢想竟然会有女方能提出这么低的要求。有些人甚至都已经蠢蠢欲动了。
而看到这里的两广单身男子一个个都急了。一个个纷纷开始忽悠外省的人,让他们放弃娶两广妹子的想法。
还有的直接卖惨,直言说:“两广就不该请媒婆过来做节目,你说我们两广彩礼低,不用什么上车费下车费,媒婆把两广女孩说的那么好,其他省份过来抢,你上两广男孩怎么活啊”
有的则是劝说:“各省自产自销就好”
虽然两广的人在婚姻观念方面确实别具一格,在物质方面需求不高,但不代表其它方面就会低。
就拿广东来说,在广东最难过的就是对方父母那一关,他们会考虑很多方面,比如在哪安家,饮食习惯,两人生辰八字和生肖合不合适等一系列问题。
<03>
两广的这种婚姻观念,也是给其他省份做出了榜样,让其他省份的人看见了彩礼并不是用来赚自己面子的方式,也不是用来当做给自己养老的养老金,更不必一定要去遵守那老旧的规矩。
毕竟,人类在发展,社会也在进步,有些规矩不适合当今社会,就应该舍去,而不是一昧的去遵守。
本质上,彩礼和嫁妆是一样的,都是两个家庭用来扶持一个新家庭诞生用的,而不是一个家庭用来扶持另一个家庭的方式。
彩礼本是一种俗称的礼节,是夫妻双方都后备资金,是属于女儿女婿的专属财产,更是对女人的一种尊重和承诺。
一旦女方的父母有了其它的想法,那彩礼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