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智齿逼疯|拔牙越早越好吗?

青花雪人 2025-04-12 20:11:53

前天,我写了一篇超长的小作文,吐槽了我拔智齿的亲身经历,用声泪俱下和痛彻心扉来形容都不为过了。

简单回顾

2月1号那天我去拔牙。

当电钻在口腔锯牙时,那一股子焦糊味在鼻腔前飘飘荡荡,我恍惚觉得这根本不是拔牙现场,而是魂穿到了《电锯惊魂》现场了!

美女医生先给我打局部麻醉剂,那是很细的针扎在牙齿周围的肉上面,是有点疼的。

5分钟后我腮帮子麻木了,麻醉剂生效,刚开始拔牙确实不疼。

但是,听着小电钻在我口腔内忙得不亦乐乎的那个吱吱声,还有些焦糊的气味吸入鼻腔,是个人都难免有些紧张。

我其实还算淡定,毕竟都几十岁的人了。躺在口腔科那个小手术床上,双手抓紧扶手,尽量让自己放松。

用鼻深呼吸抵御焦糊味,张着大口配合着医生的工作。用全身心去感受鼻子的呼吸,真希望暂时忘记口腔与牙,如果可以的话。

记得我当时还在心里不停默念:一切顺利……意念也是一种强大力量,亲测能降低50%心理崩溃概率!

我的拔牙手术居然搞了半个小时左右,因为智齿位置太里面了,又把大牙顶着在,可能是不好拔吧。

最痛苦的是,我对麻药不敏感,还拔完就感觉到有点痛,拔完后更痛了。

真惨!照镜子时,发现我的眼角泪都挤出来了。

拔完,医生让我咬住棉球止血,可我感觉到满口的血腥味,嘴巴里口水泛滥。

我刚去吐了一口,却被美女医生警告:不许吐,可以吞。

啊呀~不说了,都是血与泪。

智齿把我大牙挤坏一颗,真该早点拔,就像那个医生说的,我们对口腔和牙齿的养护还是认知不够深。

回顾完了,详细过程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拔牙上篇。

今天又想到一些问题,再巴拉巴拉一下拔牙干货。

别看拔牙事情不大,也会存在隐藏风险,医生说不说我们都要知道。

去拔牙时护士递来的那叠纸,可不是简单的流程单哦!

作为被智齿坑的过来人,今天就扒一扒知情同意书里的条款。

首先,为什么要签字?

拔牙也是手术!

1,医院的法律护身符:签字后证明你已知晓,拔牙不是拆盲盒。

2,手术风险告知书:也相当于牙齿的"手术生死状"。

3,医疗免责声明:遇到0.03%的意外时,避免医患双方发生纠纷,当然这些条款主要还是保护医院方。

其次签字时,

可能埋雷的5大条款:1,埋伏牙警告:

有可能你的智齿正在玩"躲猫猫",钙片只能看到一个面,手术中才发现有可能需要切开牙龈+磨骨,很难说了。

2, 神经损伤陷阱:

下牙靠近神经管就像拆炸弹一样。

(医生用数据说话:5%的人术后会有暂时性嘴唇麻木。)

3,邻牙损伤条款:

别以为旁边的牙在看戏!

(亲身经历,我的磨牙被智齿挤歪了,要多花2000大洋根管治疗矫正,555!)

4,干槽症魔鬼条款:

比拔牙疼10倍的隐藏BOSS。

(据说是有概率的,3-5%中招率,抽烟党风险翻倍哦。)

5,器械断裂彩蛋:

0.01%概率解锁牙根留体内的“成就奖”。

(那医生看着我的眼睛说,遇到复杂牙根要切开牙床,就像挖千年人参一样!)

还有,签字前必问3句话:

1, 我的牙属于几级难度?(这是价格差3倍的秘密)

2,需要动骨吗?(决定术后肿成仓鼠还是正常)

3, 最坏情况是什么?(听到"进ICU"请立刻换医院)

拔牙同意书就像牙齿的"生死契约",签之前请默念:宁可做十分钟的杠精,不当一辈子的冤种!

记住!拔牙前,最好要求医生逐条解释条款,别怕被翻白眼哦。

然后,用手机拍照留存证据,防止纠纷时扯皮,希望用不上。

最好确认一下主刀医生的资质,毕竟实习生和专家的差距约等于是切豆腐还是雕豆腐。

希望我以上巴拉巴拉,你都用不到那是最好。

0 阅读:1

青花雪人

简介:最真实的日常,记录生活大事小情,做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