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跟你不亲?母子成“仇”的真相,出乎意料

张德芬空间 2024-07-15 14:30:54

和母亲相爱相杀,可能是大多数人都会进入的一种状态。

对母亲又爱又恨,也是无数子女都会有的复杂情感。

为什么我们很清楚母亲的爱,却还是会忍不住心生怨恨与痛苦?

因为母亲在养育我们时,情感和情绪也很复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式母亲最常掉入了一个养育陷阱:

竭尽全力爱孩子,又挣扎困顿收不回自己的爱。

辛苦付出后,为何孩子会不领情?

不管在什么年龄,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总难免会上演无数爱恨交织的时刻。

哪怕走在小区里,也能遇到类似的场景:

电梯里,有妈妈控制不住,全然不顾外人在的尴尬,怒吼孩子:

今天作业写不完不许吃饭,我一天天为了谁,我这么辛苦?

凉亭里,老母亲一把鼻涕一把泪跟姐妹们吐槽:

孩子养这么多年都挺听话,为什么30好几了就是不结婚呢?感觉自己活不下去了,太丢脸了。

走廊上,奶奶抱着小孙子在外跟儿子赌气:

今天我就不进你的门,不吃你的饭,把你养大还给你带娃,现在你翅膀硬了就是这样回报我的?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我辛辛苦苦付出大半辈子,还不是为了你们!

看到这样的场景,真是让人好气又好笑:

怎么养个孩子,不但没有母慈子孝的温情,反而“刀光血影”的?

但是当深入了解后,不禁又心生怜悯:妈妈们无一不对孩子倾尽全力,费尽心血,真可以说是一片苦心日月可鉴。

首先,养育孩子的过程都非常辛苦,每个母亲都在尽全力做个好妈妈。

她们宁可自己不休息,也要花大量金钱精力,在周末跨越大半个城市,来来回回几个地方,送孩子去各种培训班。

相比简单粗暴“非打即骂”的传统式教育,她们更重视科学养育,为此,还会主动学习很多课程。

一旦孩子表现不够好,她们会更用力地在自己身上花功夫,企图正面影响孩子。

不仅如此,随着孩子的长大,她们更是全身心地依恋孩子。

哪怕自己省吃俭用,物质上也从来不亏待孩子,当然,情感上也极为紧密。

很多妈妈坦言:“孩子就是我生活的意义。”“为了孩子买房买车我再累再苦也值得。”

这样的高浓度的付出,也伴随着高浓度的期待,一旦,孩子的表现不尽人意,妈妈们的内心也备受煎熬。

倾注心血却一塌糊涂,在这份养育过程中的焦虑与挫败感,会促使妈妈们更努力,于是新一轮的循环开始了。

加强投入:一定是我哪里没做好,于是加倍的付出和自我牺牲。

更加控制:“从此后你不许这样,不许那样……”

然而,汲汲营营数十年换来的结果却是:孩子长大后不仅跟母亲不亲近,对母亲不理解,甚至产生强烈的抵触和恨意。

倾尽一切为孩子,为什么到最后却变成了冤家?

或许此刻你还会问我:你一直在写歇斯底里的女人,男人呢?明明是两个人一起生的孩子,为何养孩子的时候,父亲就像消失的他?

如果可以轻松当妈,哪个女人愿意倾其所有?

是的,家庭是一个系统,为何在这个关系系统中,女人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慢慢失去自我,把孩子当做自己生活的中心?

本是竭尽全力爱孩子的母亲,却慢慢变成一个“爱的赌徒”,在一轮又一轮的付出中,输红了眼,不肯下桌。

而父亲在这个系统中慢慢疏离,变得可有可无。

这种“孩子被压抑生命力、母亲丧失自我、父亲逐渐缺位”的关系模式,是如何演变的?

为何一个母亲会成为“爱的赌徒”?

一个女人进入婚姻前如果还没有找到自我,就很难不在孩子身上找存在感。

她们之所以会把自己的人生押在孩子身上,除了家庭系统中父亲角色的缺位外,更本质的原因是她还没有找到“自己”。

找不到自己的人,往往听不到内心的声音。

所以在婚前,我们的心底需要响起这样的追问:

婚姻到底适不适合我?我渴望在一段关系里得到什么? 这个人适合我吗? 我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只有你明确知道自己的价值和需求,才不会因为男人一时的甜蜜表象和情绪价值;

或者催婚和“剩女”压力,被恨嫁的心情和外界的声音驱动,急急进入了自己并不了解的人生新领域——婚姻。

当一个人有了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水平,能够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才能发出这样的追问。

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同一性”。

如果自我同一性未发展好,会让一个人找不到自己。

所以,对于婚姻,找不到自己的人会抱着依赖的幻想:进入婚姻,我就有了可依靠的港湾,就能不再迷茫。

但很快你就发现,婚姻并不是避风的港湾,相反,很多时候,充满了疾风骤雨。

因为很多男性从婚姻中获得繁衍和稳定后,既想要保留婚姻的价值,又对繁琐不变充满厌倦,他们会向外探索,找新奇感,情感上逐渐淡漠。

就像有个爱好丰富、四处呼朋引伴的已婚男性表达的那样:她有她的世界,我有我的生活,我们彼此互不干涉。

不仅如此,很多男性本身也在婚姻中找母亲,他们对于安逸和依赖的追求更甚于女性;

他们很难看到女性背后的疲累、实现女性对宽阔肩膀的仰望。

更有甚者,他们可能经常缺席,连孩子也不太管。

婚姻靠不住,这让很多女性被迫进入了“丧偶式育儿”的状态。

而且当母亲独自养育孩子以后,大量的时间投入与承担,长久的付出与倾注,她们再抬头发现:

此时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孩子了。

她们无暇顾及自己,成长自己,便只能在孩子身上找自己,孩子成了唯一可依附价值、寻找情感依托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亲子关系倒置”家庭中的女性,会经常在情绪不好的时候,禁不住在孩子面前流泪,渴望孩子成为“小丈夫”、小大人,获得孩子的安慰。

当孩子真的能接住母亲的情绪与发泄后,真的能满足母亲的荣耀后,母亲就会开始沦陷。

开始在孩子身上不断投入和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

培养孩子的过程,可以抵挡岁月中无尽的孤独感,孩子的优秀,也会成为其喂养生命的精神食粮。

渐渐地,她把“孩子”内化成了“我”的一部分。

“赌徒型”母亲在表达:

你不好,我就完了

在关系里丧失自我的人,往往也是被早年的养育者忽略的人。

而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不被关注和爱的感觉,会再一次唤起早年创伤。

正如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的:没有被爱照亮过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羞愧。

缺乏关注和回应的关系,会加倍验证自己的失败和糟糕,激起强烈的无能感和羞耻感。

所以她们需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以防御自己心底的糟糕和羞耻。

就像有个妈妈在朋友圈晒女儿的满分试卷,喜悦的文字里却散露出窒息感:

“看到你这么争气,我前半生的痛苦都一笔勾销了。”

这背后在说:你必须要好。如果你不好,我的人生就完了。

同时,母亲找不到自我,就和会孩子争夺自我。

一个妈妈从小让孩子饱读诗书,背了很多唐诗。

当亲戚聚会时,妈妈让孩子在亲戚面前露一手,却在得到称赞后对孩子说:“你得意什么,还不是我教的?”

你的优秀都是我培养的; 你有今天都是我的功劳; 你是我生的,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

这样的表达,无时不在和孩子争夺自我,用孩子的成功滋养自己。

没有自我的人,就会占据孩子的人生。

剥夺孩子的自主性,否定和打压一切决定,控制地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方式活着,并告诉孩子: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这或许是因为,她们自己的人生也从来都是被养育者占据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

就像牵线木偶一样,一旦线被拿掉,就不知道怎么走路,变成了空心人。

于是,新的一轮占据孩子人生的戏码又开始上演。

而孩子将另一个人的人生背负在身,重压之下,会有各种表现。

最常见的是各种身心症状。

有个孩子有暴食的症状。

对她来说,那是她的“食物母亲”,只有贪婪进食,才能给自己从来无法得到的能量和安慰。

有个孩子升初中后,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只能休学在家。

原本小学成绩优异的他,到了初中发现“人外有人”,便无法面对自己的平庸,脆弱的人格顿时垮塌下来。

因为他从来没有以“自己”本来的样子被母亲接受。

他的自我,彻底被母亲吞噬了。

在孩子看来,只要自己不够好就不配活。

但是,不能让人活下去的环境,哪怕再苦口婆心再含情深重,能有意义吗?

把自己还给自己,

把孩子还给孩子

亲爱的,母亲这个角色不是真正的你。

我们要学会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孩子还给孩子。

想到有位离婚不离家的妈妈,一直住在前夫家。

她的回答很理直气壮:“我的孩子离不开我,我要留下来照顾孩子。”

她可以留在原有的环境里,不去面对成长,不用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更不用应对经济窘迫,而且还得了一个“伟大母亲”的光环,这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获益。

不仅如此,每当自己情绪不稳、身心孤独、孩子又不听话的时候,她的付出感就会作祟,常常做出让孩子内疚的举动。

但是,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孩子去承载,这是不公平的。

而且,你也无需过度地为孩子去承担什么。

每个人应该学会自己面对自己人生里的黑暗和未知,发展出自己的力量,去穿过人生的荆棘。

让孩子获得自己的体验,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去走自己的道路,是对孩子最大的慈悲,也是最深重的爱。

而你,去成长,去走向未知,去独自站立,去依靠自己。

这就意味着,要让自我重新发展:重新理清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价值。

一方面,在早年关系中的伤,只有回到关系中才能疗愈。

一个高度回应和共情的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的稳定陪伴,是非常必要的。

你可以跟随德芬空间的杨力虹老师学习家庭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看清楚自己在家庭的位置,当你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你的一切关系都会顺畅发展。

另一方面,自恋的满足需要从成就感中获得。

慢慢探索出新的成长路径,找到热爱的工作和兴趣,会让自我越来越饱满充实。

走下“赌桌”,停止押注,去勇敢迎向属于自己的更广阔的天地吧。

*本文由南小希和张德芬空间主笔团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李小豆

编辑丨李小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