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政府的“财政魔法”还是“经济定时炸弹”?

桐桐看趣事 2024-11-14 17:32:45

咱们今天要聊一个堪称金融宇宙中心的话题——国债,这话题既有趣又复杂。

先看看过去25年美国国债与GDP的走势,那真是一路飙升,美国疯狂借钱,如今国债与GDP的比值已经超过了120%。不止美国,英国、欧元区,还有中国,其政府债务都在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增加。不过最夸张的还得是日本,国债与GDP的比值高达260%,冠绝全球。这意味着按日本民众的收入来算,得花2.6年才能还上政府的债务;要是按照日本政府2022年的财政收入计算,就算政府不吃不喝、一分钱都不花,也得18年才能还清这些债务。

你可能会疑惑,这些国家的政府难道疯了吗?为什么要借这么多钱呢?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美国会不会出现债务违约呢?为什么有的经济学家说政府借得越多越好呢?到底借多少才算多呢?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一起往下寻找答案。

国家为何要借钱

每个国家的政府其收入和支出都会同时存在。以美国政府过去30年为例,其收入的95%来自税收,而支出则用于公共事业、国防军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时候政府的支出是大于收入的,专业说法就是存在持续的财政赤字。支出里多于收入部分的资金缺口,政府会通过发行国债向全社会借钱来填补。除美国外,中国、日本、英国、欧元区的财政收支情况,也都是持续赤字。要是家里过日子这样,估计会被认为是败家子,但对于国家而言,情况就不同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美国之前吵得沸沸扬扬的债务上限问题。这是为了控制政府开销而设置的一种“象征性”机制,叫“Debt-ceiling(债务上限)”,这是由国会投票决定一个债务上限值,财政部借钱不能超过这个数值。听起来这是个很合理的限制,有自我约束的意味。可为什么说是象征性的呢?从1981年到现在的42年里,债务上限上调了42次,平均每年一次。实际上大家都清楚,美国债务一旦出问题,比如出现违约,对整个美国经济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白宫曾预测,如果债务违约持续几周,美国股市会下跌45%,超过800万人会失业。因此这个债务上限在更大程度上为美国两党提供了一个争论的契机。

矛盾的美国财政政策

前两年拜登政府大笔投入5万亿刺激经济的时候没对债务上限进行谈判,现在债务快到上限了才开始谈判。其实世界上有债务上限的国家并不多,除了美国还有丹麦,不过丹麦的债务上限非常高,几乎是其现有债务的三倍,基本就是个摆设。

过去50年间,全球政府债务都在持续攀升。首先需明晰,政府举债旨在支出。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理论,他是反对政府花钱的,认为市场竞争效率最高,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借钱花钱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美国在18、19世纪是很遵循这套理论的,鼓励竞争,政府尽量不干预。不过问题逐渐显现,完全让市场自由竞争的话,经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崩溃一次,最严重的就是1929年的大萧条。当时美国政府依旧坚持不干预经济周期,结果萧条持续了十多年。事后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次萧条持续这么久,和政府的不作为有很大关系。

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学大神凯恩斯提出了新理论,并且逐渐被各国政府采纳。简单来说,就是市场也会失灵,政府不能完全不管,在经济萎靡时,政府要借钱来替大家花钱,增加社会总需求,避免经济危机。

不过凯恩斯的理论后来也存在争议,但其核心观点已被各国政府接受。每当经济面临危机或衰退时,政府就会大量借钱、花钱来刺激经济,帮助经济尽快复苏。比如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2020年疫情;日本1998年金融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2011年大地震;欧洲的欧债危机等时期都是如此。只是钱花出去也不一定都有效果,像日本过去30年持续借债,但GDP却停滞不前。

前文这些都是政府花钱的理论依据。最近有一种更颠覆普通人观念的经济学理论——“现代货币理论(MMT)”开始流行。该理论认为政府应该理直气壮地借债,因为政府支出越多,非政府市场的收益就越多。政府的信用本质上就是钱,只要没有通货膨胀,就应该大胆借钱、花钱,这对经济发展最有利。这套理论目前尚未被主流经济学接受,但确实很热门。

就算政府借钱花钱能促进就业、刺激经济,也不能无限制地借下去。不过政府借钱和我们个人借钱不太一样,政府有一个我们不具备的能力——印钱。可能有人会质疑,政府不能印钱,只有央行才能印钱,政府只能借钱。从理论上讲确实如此,现在大部分完善的体制都将政府和央行分开,政府不能直接从央行印钱来花。但实际上,政府还是有办法变通的。比如,央行虽然不能直接印钱给政府花,但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国债,这就是量化宽松的做法,只不过多了一个中间环节,本质上还是政府从央行借钱花,这涉及到内债和外债的区别。

一个国家用本币发行的国债属于内债,在金本位制时期,内债对政府还有一定限制,政府不敢大量印钱。但现在,政府比较容易通过印钱来避免债务违约。海外借入的、以美元等外币计价的债务,即被称为外债。外债通常意味着资金的获取源自境外,计价货币为外币。除了美国,其他国家不能印美元,如果出现现金流问题,就只能向其他国家或机构借钱,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违约。

倘若内债乃经济活动之缓冲器,那么外债则为经济活动之放大器。此二者作用各异,对经济运行产生着截然不同的影响。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债务本身就是杠杆。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资本大量涌入投资,国家可以通过借外债放大自身优势;但一旦出现问题,资本大量撤离,就会加剧经济的崩溃。纵观历史,诸多国家级的经济崩塌与债务困境,皆因外债违约而起。这一现象揭示了债务履约在经济稳定中的关键作用。比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拉美地区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外部投资,但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加上美元加息,拉美国家不得不跟着加息,导致债务越来越重,外债不断增加,最后阿根廷、巴西、墨西哥都出现了债务违约,美国投资者也损失惨重。

再看欧债危机,这是欧元区一个很矛盾的点。欧洲各国原本抱团取暖,共用一个央行负责印钱,但财政政策却各自为政,这就相当于把内债变成了外债。结果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都出现了问题,国债面临违约风险。欧洲央行不能因为这几个成员国就去购买他们的国债,破坏规则,这些国家只能向其他方借钱。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虽然会借钱,但会要求这些国家紧缩财政,这使得这些国家经济本来就萎靡,还要紧缩,财政政策本应是经济的调节器,却反而加大了经济波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和乌克兰违约、2001年阿根廷危机、去年斯里兰卡危机,这些经济崩溃的直接原因都是外债无法偿还。所以有人说“内债不是债”,这种说法有些极端,内债当然也是债,只是内债的可控范围要大得多,各国政府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比较安心地借内债,不用担心短期内违约。从这点来看,美国有其特殊性,对它来说,内债和外债没什么区别。

重大债务危机的成因

我们刚才分析了政府借钱和个人借钱逻辑不同,限制政府发债的不是钱,也不是债务上限,那真正的限制是什么呢?深入剖析历史上数起重大债务危机,得以归结出两大成因。

首先是利率,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国债又是利率的核心,因为国债价格决定了无风险利率。我们会发现,所有公司发行的债券,比如微软、亚马逊、中国石油等公司的债券利率都和国债利率高度相关,因为它们的定价是依据国债利率来的。国债发行过多,供给增加,价格就会下降,对应的无风险利率就会上升,整个经济的利率都会随之上升,这和加息的效果差不多。

加息会抑制消费、抑制投资、抑制经济等。可能有人会疑惑,加息是央行控制的,和国债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央行控制的是短期利率,国债影响的是长期利率。利率上升除了抑制经济,对政府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后果,那就是政府发债成本增加,以后再借新债就得支付更高的利息,就像车出事故多了保险费就会变高一样,政府债发多了,利率就会升高。

要是政府收的税连利息都不够付了,就会陷入债务漩涡,无法控制,越借越多,比如日本的债务,如果政府平均利率高达5%,其财政收入连利息都不够付。不过日本目前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虽然债务全球最高,但目前财政收入只有11%用于支付利息,而且过去几年,借债增多的同时,支付的利息却在减少。

这是因为政府有应对利率上升的办法,这又和量化宽松有关。日本从2013年开始推行安倍经济学,大量借钱刺激经济,但又担心国债借太多导致利率升高。于是,央行通过印钱购买国债,这样需求增加,国债价格提高,利率就被压下去了。

到2020年,日本政府更加激进,直接表明要搞无限量的量化宽松,目标是把10年期利率压在0.25%以下,现在这条线提高到了0.5%。从2013年之后,日本央行持有的国债量大幅增加,就是因为央行持续购买国债来压低利率,才使得日本政府虽然借债越来越多,但利息支付却越来越少。所以央行印钱不只是为了增加经济体中的货币量,更重要的是压低长期利率,美国和欧洲的量化宽松也有类似效果。

每次有人质疑美国财政部借债过多时,财政部长都会和蔼地表示,虽然债借得多,但利率很低,现在支付的利息还没有90年代高,意思是借钱成本低又能刺激经济,为什么不借呢?由此可见,利率这个限制政府借债的因素,政府和央行可以相互配合来绕过。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一个限制是政府永远无法绕过的,那就是通货膨胀。通胀对政府来说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经济需求不足可以通过花钱来拉动,就业不足可以通过花钱来刺激,但通胀一旦出现,就成了头号敌人,其他经济问题都要靠边站,央行也不能继续人为压低利率了,之前的政策手段都不管用了。无数历史经验表明,解决通胀的唯一办法就是紧缩政策,这就像化疗一样,不管是好的经济细胞还是坏的,都会受到抑制,通过抑制整体经济来给物价降温。当然,有些政府狠不下心来实施紧缩政策,继续借债刺激经济,就很可能陷入恶性通胀,比如前几年的委内瑞拉就是这种情况。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美国现在通胀这么高,为什么还要提高债务上限呢?这是因为钱已经花出去了,没办法。要是美国政府早知道2021年的刺激政策会引发这么高的通胀,导致美联储疯狂加息、全球经济衰退,估计就不会花那么多钱了。

理解了这两个限制因素后,我们再来看国家发多少债是合适的,就比较清楚了。只要不触及这两条红线,发多少债就是政府在经济增长和稳定之间权衡的结果,不同国家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和风格。有些国家比较稳健,比如丹麦,即使有债务上限,其债务与GDP的比值也一直保持在50%以下,瑞典、荷兰、瑞士等国家也差不多,它们不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是按部就班地发展。而美国、日本则更追求高增长,中国的体系不太一样,中央层面相对稳定,但地方债、城投债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总之,各国不管选择发多少债,底线就是不能让利率过高抑制经济、不能出现还不上钱的情况,也不能让通胀失控,这个债务红线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值,也不是和GDP的固定比例,而是取决于国家的经济环境。如果利率和通胀都比较低,民众对政府也很信任,即使借债数额看起来很大,在经济上可能也不会有问题,就像疫情之前的美国、欧洲、日本一样,即使日本债务那么高,也只是媒体在喊,金融市场一直都比较稳定。

但现在环境不同了,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三年前是0.6%,现在是3.7%,通胀就更不用说了,三年前几乎为0,现在是4.9%。日本和欧洲也有类似情况,所以日本260%的债务比率,放在两年前可能不算高,但现在就有问题了。

国债发多了怎么办

如果有一天一个国家发现国债发多了,通胀也起来了,路越走越窄,该怎么办呢?这时候的选择并不容易,大概有三条路。

第一条路是紧缩,这是最直观的办法,欠钱太多就少花钱、少借债。比如美国政府经常因为预算批不下来而关门,短则几天,长则几周,2019年最长的一次关了35天,全美80多万公务员一个多月没领到工资。但这种小打小闹的紧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大规模紧缩对经济的打击是立竿见影的,实施这种政策需要很大的魄力,推行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大阻力,要不是被逼到绝境,不会采取这种极端方式。像欧债危机中的意大利、希腊、西班牙,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韩国,都是因为借的是外债,被逼无奈,在向IMF借钱时,被债主逼着实施了非常严格的紧缩政策来解决债务问题。

第二条路更激进,就是违约或者债务重组。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一个国家违约会怎么样,政府违约不像公司违约那样具有毁灭性,公司违约可能会变卖资产然后解散,但政府即使破产,投资人也不能把政府怎么样。不过在100多年前,确实有武力解决的情况,1902年委内瑞拉破产时,其债主德国、英国、意大利就出动军队炮轰其港口逼债,但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了。现在一个政府违约,最大的后果就是信用下降,之后融资成本会大幅提高,很难再借到钱,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

因为现在的经济体大多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越发达的经济体越依赖信用,一旦国债违约,整个国家的信用市场就会崩溃,该国货币也会被人们避之不及,汇率市场暴跌,要恢复可能需要至少十年八年的时间。美国政府曾预测,哪怕只是几期利率还不上,就会导致800万人失业。不过,这也不是说内债违约就不会发生,从1980年到2022年的42年里,全球大大小小的内债违约共发生了84次,我仔细统计过,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国的内债违约基本都是和外债一起的,比如1998年的俄罗斯、2001年的阿根廷、2012年的希腊,主要问题出在外债上,但政府考虑到外债违约信用必然受损,干脆内债也一起违约,这样可以少还钱或者少印钱,阿根廷在20年里竟然破产了三次,真的很惨。

当然,紧缩和违约并不是普遍的选择,大部分政府选择最多的是第三条路——拖着。要么借新债还旧债,要么直接印钱花,或者两者同时进行。一般政府出现债务问题时,经济往往萎靡且伴随着高通胀,这时候花钱刺激经济,说不定能刺激成功呢。比如假设刺激电动汽车行业引发了技术大爆炸,带来生产力的大幅提升,经济就会增长,通胀也能被消化,政府财政也不会越来越差,经济问题就轻松解决了。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低,继续借钱、印钱大概率会让情况持续恶化,这种拖着的做法是不理性、不合理的,但这确实是大多数国家面对债务问题时的共同选择。这也不是政府有拖延症,而是和大部分国家的政治体制有关,毕竟各国都有选举,即使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不想拖,但民众不喜欢紧缩,更无法接受政府违约,在这三种方案中,拖着是扩张性的,短期内对民众的影响最小,所以这种政策最受民众欢迎。(文本来源@小Lin说的视频内容)

0 阅读:3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