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首先从闯关东说起。
在当年闯关东的路线还有一条,被称为“泛海”,即水路。选择水路的迁移方式大多是山东东部和东南部移民,水路移民航线主要有:青岛至大连、烟台至营口或至丹东、天津至营口、烟台至海参崴四条。
山东移民大都先坐车或步行到烟台、青岛、威海卫、石臼港(位于今山东日照市),然后乘船在大连登陆,具体来讲,居于山东省东北部者,多数搭火车至青岛,也有的步行跋涉或乘帆船沿小运河驶赴龙口或烟台。
居于山东省南部的,均步行至海州或石臼所,再乘船至青岛或直接赴大连;居于山东省西北部的,多搭津浦路至天津,再由天津搭北宁路达沈阳,或由天津乘轮船至大连, 再由大连搭乘南满铁路支线转赴长春、滨江等地。有的则在沿海渡口,如黄县的龙口,蓬莱的兰家口、刘家旺、蓬莱城等坐帆船抵达东北,在营口、安东、海参崴登陆。
需要说明的是,丹东市原名“安东市”。“安东”一名源于唐总章元年(668年)设置的安东都护府。意有安抚东部或东部安宁之意。清光绪二年(1876年)首置安东县(治所今沙河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安东县的基础上置安东市。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安东市改为丹东市,意为红色的城市。
从天津、烟台出发,直抵营口登陆是一条较为直接的路线,是早期移民常用的路线;从青岛出发至大连、丹东后,再继续深入是另一条常见的海上路线。从烟台或青岛出发,绕过朝鲜半岛,经日本海,直抵海参崴,是一条较为遥远的路线,需要绕过朝鲜半岛,经过日本海,最终到达海参崴,相对较少人选择。
这些路线反映了闯关东时期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勇敢地前往东北地区的壮举。展示了当时交通和通讯的困难,既体现了人们对于新生活的渴望和勇气,也说明了中国人通过海域使得大陆间取得更多联系互动的事实和史实。
当年,闯关东的人们还有一些从济南小清河坐小船航行至羊角沟,然后坐轮船抵达东北。
小清河,黄河流域山东省中部渤海水系河流,源起济南市泉群。1904年(光绪三十年),于济南西郊睦里庄玉符河东堤建闸,引玉符河水东流入小清河,自此小清河上源向西延至睦里闸。小清河东流经济南市的槐荫、天桥、历城、章丘,滨州市的邹平、博兴,淄博市高青、桓台县,东营市广饶县等,潍坊市的青州市至寿光市羊角沟入渤海,全长233公里。
羊角沟在羊口。羊口位于渤海莱州湾南畔,小清河入海口处,寿光市最北部。羊口港位于莱州湾西南角,小清河南岸。水路载重10吨以下的内河驳船可沿小清河上溯直达济南市,全长197公里。
清河原先有大、小之分,据明代刘珝《大小清河记》一文中记载:“小清之源,出于历城之趵突泉中,汇淯、漯、孝妇诸水,东北抵乐安高家港达于海。大清,则济水渠也,自东阿之张秋镇东北,抵利津富国盐场达于海。”
起初,小清河的入海口并不在羊角沟。而是经博兴、马车渎入海,经过几次改道,至清朝时经塘头入海。塘头,便是羊角沟的旧名。据说唐贞观年间,唐兵渡海平辽由此经过,其先头部门就驻扎在‘塘头营’。”寿光市档案馆副研究馆员葛怀圣说:“羊角沟故址在老码头,位于小清河北岸西侧,当年东面附近有一鱼埠,地势略高,在淄河北岸,淄河即如今的北老河。”(《关注小清河复航》菜乡新闻 2023年10月09日)
历史上,小清河干流自历城以下,大致与古济水流经地区相同。5世纪末以后,菏泽以西的济水上段逐渐堙塞,济水仅余下段,唐代改称为清河。至北宋,又称北清河。大约在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黄河决溢合北清河入海,从历城东北又决出一股新道,北流入济阳境,与漯水合入渤海。其流经地区大致与今之历城以下黄河所行地区相同,此后黄河多次经此道入海,河道逐渐宽广,而历城以下济水则源短流微,渐趋堙塞。
齐刘豫时期(1130—1137年),大致循历城济水故道,挑挖疏浚,成为独流入海河流,目的是排涝防洪,并兼有舟楫之利。为增加水源,在华山(今历城区华山)下筑下泺堰,使源于济南各泉的泺水,注入新开的河道。由此,称由东平经平阴、长清、历城、济阳等地东北流入海的北清河为大清河;称由济南东流的新开河道为小清河。
小清河在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均有所疏浚,河道亦屡有变迁。小清河上游各河,如泺水、巨野河、绣江河等,时而北注大清河,时而注入小清河。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黄河河床高悬于平地之上,泺水等河不能入黄,泺水演变为小清河上源,泺水之名遂废。
清光绪十五年,作为登莱青兵备道道台兼东海关监督的盛宣怀,乘船从烟台到小清河入海口,数次溯流而上到羊角沟,勘查沿河百姓受灾情形及水灾频发原因,做出治理小清河及其支流的方案。清光绪十七、十八年(1891年、1892年),盛宣怀奉命治理小清河。上游疏浚历城、章丘、齐东3县河道,将支脉沟上段裁弯取直,展宽筑堤,以泄历城、章丘等县山洪。加宽马道等共长207里。
疏通小清河河道工程量大,据当地史料记载,当时有个叫袁文熥的人任羊口商业贸易商会会长,他建议羊角沟南迁,提议并参与了疏通小清河河道宏伟工程。随着河道的疏通,小清河航道成了黄金水道,船只增加,日夜繁忙,羊口商会是最大盈利单位。这条从济南到羊口的水上交通大动脉畅通,可把东北木材、廉价的大豆和高粱,及羊口盛产的盐、海鲜不断地从小清河运到济南黄台站,从黄台站分发到全国各地。清光绪三十二年杨士骧在“山东省小清河疏浚”折中有着如此描述:
小清河疏浚后,内海商轮民船运载客货,每由烟台出海,经过蓬莱县之天桥口、黄县之龙口、掖县之虎头崖,抵羊角沟,换乘小船,取道改河上驶,经过岔河石村,直抵济南城东关外之黄台桥。
当时的小清河是沿海城市与鲁西市场商品流通的重要水运商路。渤海湾沿岸山东商人所属的帆船有数百只,但常年在小清河运输货物的河船有3000只,通过海河接运,济南、羊角沟、烟台,连成了一体化的区间贸易系统。陆上车水马龙,人口稠密,遍地堆满货物,街道两侧楼阁高耸连成一片。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人们利用这条水上之路,使得济南同沿海各大港口开展了大量商贸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2023年7月21日,小清河断航26年后,首批货物在济南港起航。小清河复航工程起点为济南高新区荷花路小清河桥下游200米处,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五市,终点为潍坊港西港区羊口作业区,全长169.2公里。这不仅让济南也有了港口,也让历史焕发出了更加辉煌的时代光芒。但在这光芒里,我们却想到了另一条河——浑河。浑河古称沈水,又称小辽河。历史上曾经是辽河最大的支流,同时也是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内河。流域范围在辽宁省中东部。源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滚马岭,流经抚顺、沈阳、鞍山等市,全长415公里的浑河发源于辽宁抚顺市清原县长白山支脉,流经抚顺、沈阳、辽阳、鞍山,到盘锦与太子河汇流成大辽河,在沈阳境内全长172公里,城市段东起东陵大桥,西至浑河大闸,全长约32公里。
有河自然就有船,浑河有着悠久的通航历史。在历史上,浑河除灌溉和饮用外,中下游曾有通航之利。《辽海丛书》上记载:浑河航运起于明朝,兴盛于清代。明初开始官运粮饷,沿渤海湾、辽东湾到东北,再沿辽河北上,把粮饷沿途运到各驻军。而东北出产的人参、鹿茸、木耳也从此时开始销往各地。到了明末清初,浑河漕运通航,码头繁荣,是沈阳与外界的通商口岸,此时的浑河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162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进占沈阳,水陆并进,军队便由太子河乘船溯浑河而上。1625年,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中卫,开始拓建城池,营造宫殿。后兴建东陵、昭陵,所用的木材全部源自长白山,通过浑河经过新宾运到沈阳。对此,《沈阳县志》记载:“由心(新)宾所产的木材,运入县境,由此通津。”民俗专家齐守成甚至认为,除了木材,砖瓦石料也是通过浑河运送至沈阳。可以说,清朝初期建都沈阳、修建皇宫、修建皇陵,浑河发挥了重要的航运作用(刘海搏《浑河与船的故事》环京津新闻网,2019-08-20)。齐守成说——
过去,沈阳浑河北岸泥泞,人马难行,所以运输的各种物资、往来客商,必须用骆驼来回驮送。这些骆驼由八旗士兵在地势平坦之处饲养,以致当地被称作“骆驼圈子”。后来,一些“闯关东”的人们在此安家落户,所以又称为“骆士圈子”“骡子圈子”,久而久之就成了“罗士圈”。罗士圈子是浑河最早期的码头之一,与浑河七间房、上木场、下木场、石庙子等码头相比,罗士圈子存在时间长、作用突出,因此更为有名。
清朝中后期,浑河作为水上运输的航道,任务更重了,每日往来于浑河上的官船和大小私船不计其数,从沈阳上船的木柴、粮食等,通过浑河运往天津、山东和南方港口,由南方运送到沈阳的布匹、日用品、百货商品等,也通过浑河,在罗士圈子装卸。因为往返人多,浑河渡口很多做买卖的小商贩,每天码头热闹异常。
罗士圈(juàn)就是沈阳声名远播的“十里码头”的核心港口,这里的客货船可直达渤海,去山东、天津以及江南沿海城市。史料记载,清代,浑河沈阳段的河道是没有堤坝的,现今和平区大部都属“十里码头”范围,西起新华广场、东到南湖大桥、北到光荣街、南临现在的南运河,就连辽宁省委附近都是大大小小的码头。全盛时期,停泊船只达千艘。
1904年2月至1905年2月,日俄在沈阳近郊开战,俄国军队将罗士圈港口毁掉,把所有的船只都烧毁,从此港口一蹶不振,只剩下渡口功能。其后,河道失于疏浚,逐渐淤塞,航运功能彻底丧失,致使依赖“走船”为生的罗士圈居民不得不转行从业。
因为地处河滩,影响泄洪,2005年,沈阳市政府将这个古码头的居民区整体动迁,改造成滩地生态公园。在改造施工当中,挖出几个铁质的柱子,有人说,它们可能是拴船用的缆桩,并由此成为“十里码头”的历史见证。如今,罗士圈已成为面向市民免费开放的生态公园,人们在此可以体验到当年盛京八景中的第三景——浑河晚渡,尽享“鸟落空林、轻舟古渡”的幽静黄昏。但正是在这份幽静里,昔日浑河繁华忙碌的黄金水道已经却很难重现了。
河流是历史,两岸是未来。浑河,这条千万年来奔流不息的大河,其实也可以在两岸已经形成水清、岸绿、景美、路畅的城市滨水空间里,记下它也曾是东北重要入海航道,以及近200年中因为水量减少,其水运功能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的历史。因为,即使公路、铁路再发达,人们也很难改变在我国东北当下没有出海口的事实。浑河,就这样成为了一种梦想与渴盼,期待着人们的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