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前几天还在和村里的老李头唠叨:“今年这土豆还是不如去年长得好啊,土壤紧实得不行,咋整嘛!
”聊来聊去才发现,土豆长得不好,其实问题就出在土壤上。
种土豆的人应该都知道,土豆是地下结的薯块,对土壤的要求特别高。
土壤透气不够,土豆的根就不能很好地发展,营养也吸收不了多少,最后怎么能长得好呢?
所以,土豆种植第一步就是深翻土壤。
一般土壤深翻至少要20厘米,这样土壤才会变得疏松、透气,有利于土豆的根系和薯块生长。
深翻还能打散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让土豆在生长初期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
这一步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特别重要,它为土豆的生长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过,种子选得好不好,真的是关系到最后收成的大事。
比如老王今年的收成都特别好,大家问他有啥诀窍,他就笑呵呵地说:“就是换了新种子!
”其实啊,选种是有大学问的,尤其是土豆。
要选脱毒的种子,这样的种子生长能力强,病害少,更有利于增产。
如果用整颗土豆做种子,最好选择那种小型的土豆,这样可以保证出苗整齐。
如果需要切割种子块,每块种块上至少要有2-3个芽点,这样即使有一个芽点出了问题,其他的芽点也可以替补上,不至于影响整块地的出苗情况。
合理施用底肥曾经有个朋友问我:“种土豆的底肥用啥最好?
”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
底肥是土豆获得高产的重要一步。
在选择底肥的时候,可以选用发酵腐熟的猪粪、羊粪这种有机肥,或者豆饼、菜籽饼等,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
还有一些人喜欢用复合肥、钙镁磷肥,这也没问题,但是使用的方法要注意。
有机肥要在土豆种植沟内施入,然后再把土豆种子播上去。
如果用化肥的话,要施在有机肥下面,或者两行土豆的中间,不能贴近种子,以免烧芽。
合理施肥,不仅能保证土豆营养充足,而且还能避免一些生长问题,让土豆长得又大又好。
掌握正确的播种深度与间距老张今年种土豆,感觉自己下的功夫不少,可收成还是不尽如人意。
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呢?
问题其实就出在播种深度和间距上。
土豆播种太深、太浅,都会影响出苗,播种过深,土豆出苗慢,出苗不齐;播种太浅,容易被风吹走或者被鸟啄掉。
理想的播种深度在5-7厘米,这个深度能让土豆既能保持湿度,又有足够的空间发芽。
再说说种植间距,土豆的种植间距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垄宽在50-60厘米之间,棵与棵的间距在25厘米左右,这样的间距既能让土豆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又不至于浪费土地,使收益最大化。
覆膜技术的应用前些天,村里老刘在地里忙活了半天,终于把土豆地覆盖了一层薄膜。
有人问:“大冷天的,盖膜有啥用?
”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
春天温度低,土豆刚种下去的时候,如果地温不够高,出苗慢,生长周期就会变短,最后产量自然也受影响。
覆膜就是为了给土豆保温。
播种后覆盖一层薄膜,可以增加地温,促进土豆快速出苗,提前生长。
等到土豆苗出齐了,气温也逐渐回升,这时候可以把薄膜去掉,让种苗正常生长。
看似简单的一步,其实却能够显著提高土豆的生长时间,从而增加土豆的产量。
间苗与叶面补肥的技巧土豆苗长出来之后,每窝要选择1-2棵最壮的苗保留,其他的都要拔掉。
这一步是为了减少养分的争抢,让保留下来的苗子能得到更多养分,更好地生长。
到了土豆薯块发育期,就是开花时期了,可以把花蕾和顶尖掐掉,然后给叶面补充营养。
补肥可以用磷酸二氢钾搭配芸苔素或者微量元素,在早晚进行喷施。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大大增强土豆的营养吸收,提高薯块的大小和产量。
其实,土豆增产没那么神秘,就是一些看似简单的细节叠加起来。
不论是深翻土壤、选好种子,还是合理施肥、掌握播种深度与间距,这些都是经验的积累和细心的结果。
种植土豆,就像是养育孩子,需要细心呵护和耐心投入。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种植过程中,都能学以致用,让土豆丰收,不断提升自己的种植技巧和收成。
每一棵健康成长的土豆,都代表了辛勤付出的结晶,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