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问我来亨比最值得一去的是哪一处?那我就直截了当的说出来,登上那些岩石残骸的浅滩,然后在山顶上欣赏夕阳。亨比小村周围最大的一座山坡,也是最方便步行的地方,就是马堂加山。
顺着亨比集市往东的丁字巷,你会迅速到达马堂加山的山脚。亨比市场从维鲁巴克沙神殿的大门开始,一路向下,直到玛顿加山脉的脚下,这里是维查耶纳伽尔帝最热闹的街道,每天都有无数的商队和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就是为了一窥这座城市的风采。而现在,街道上唯一能看到的,就是那一根根经过修缮的巨石雕琢而成的长廊。
马堂加山脚有一处神庙,里面供奉着牛南迪之神,南迪是用巨大的岩石雕刻而成,正对着亨比市场尾的维鲁巴克沙神殿。顺着阶梯往上走,就能看到阿丘塔拉亚神殿的轮廓了。登上更高的地方,郝仁可以看到圣殿后面的景色:我看到了一座高低不等的土丘,土丘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鹅卵石,而在土丘之间则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椰子树与芭蕉树,整个旷野都充满了生机。在山顶上,阿丘塔拉亚神殿和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
这是一座修建得很好的寺庙,坐落在两个小山头中间的一片平原上。这座神殿呈长方形,主殿坐落在庭院的正中间,每一个入口都有一座高大的拱门,拱门比主殿的拱门要高得多,这种拱门在南印度是很常见的。从阿丘塔拉亚圣殿的最北端,有一条由石柱组成的长廊,这里便是著名的亨比苏雷集市。
在维查耶纳伽尔时,它的繁华并不逊色于亨比市场,那时候它是“红灯区”,无数美丽的舞姬经常出现在街道上,以吸引男性的目光,苏雷集市在很多古籍中都有栩栩如生的记载。苏雷集市的末端是一口台阶状的水井,在南印度地区,这样的水井一般都是修建在寺庙旁边,既可以用来储存水源,又可以用来举行各种仪式。
苏雷集市的终点是通巴德拉河,它是南印度有名的克里希纳河的一条分支,几个世纪以来,河水滋润着两旁干旱的土地,使岩石荒原变成了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因为是干燥的季节,所以河水并不湍急,不过河水还是很干净的,这让我们对印度河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马堂加山的西面,可以将亨比村的全貌尽收眼底,亨比集市是一条由一根根石柱组成的走廊,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维鲁巴克沙神殿的大门前,亨比村在通巴德拉之畔所占的面积并不大,与亨比集市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可想而知,当年的王宫都是何等的繁华,而在王都崩溃后,亨比却从一座国际大都市变成了印度最偏僻、最偏僻的蛮荒之地,令人唏嘘不已。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落后,亨利城保持着游客们梦寐以求的宁静。整座山上,游客寥寥无几,个人都在静静地欣赏着夕阳的余晖,这样珍贵的体验,在印度是很少见的。
远方的地平线上蒙着一层迷蒙的雾气,使得从西方落下的太阳不再那么耀眼,朦胧的光芒为地面上的景色镀上了一抹金黄,整个世界都仿佛蒙上了一层圣洁的色彩——传说中的“亨比”和印度的一部长篇《罗摩衍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种被认为是受到上帝眷顾的圣地。
亨比周围都是一座座低矮的山峦,到处都是嶙峋的乱石,这些乱石被国王们开发出来,用来抵御其他国家的入侵,也正是因为如此,国王们才能在这里屹立不倒。当夕阳西下,几个旅人开始窃窃私语,谈论他们在印度的感受时,他们都一致认为,亨利是他们在南印度,乃至全印度的首选之地,尽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原因,但我还是被这座只剩下岩石残骸的荒原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