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虽是罪恶的大宦官,但是崇祯过早处死他,这是错误的选择

小韩的历史之旅 2023-04-10 17:27:32

明朝后期,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当时大太监魏忠贤当政,大家都称他为九千岁,皇帝是万岁爷,大家这样称呼他,可见他的地位不一般。朱由校是个木匠皇帝,他很信任魏忠贤,很多朝廷大事都掌握在魏忠贤手中,这让当时的朝臣都愤恨不已,后来朱由校驾崩,17岁的朱由检上位,他有一腔爱国的抱负,早已对魏忠贤的做法不满,所以他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除掉党羽众多的魏忠贤。

魏忠贤到底是太监,他也只能依附皇权狐假虎威,从来没有想过越权,所以有人说,如果当初崇祯帝不杀魏忠贤的话,那么明朝可能不会那么快就灭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因为当时的明朝气数已尽,最近天灾人祸不断,各地都出现了叛乱,国库空虚,所以当时杀不杀魏忠贤都无所谓,还不如留下他来制衡东林党,这样的话明朝可能还会活得久一点。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但是他自己的才能却在魏忠贤之下。其实崇祯皇帝可以一边利用魏忠贤,一边提拔自己亲近的人,等到自己羽翼丰满再除掉魏忠贤也不迟。

当时崇祯继位以后,还没有培养好自己的势力就除掉了魏忠贤,所以导致朝廷的财政大权,都被当时的朝臣握在手中,作为一个皇帝却无可奈何,国家没有钱了,就是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试想,如果那个时候魏忠贤还活着,当时其他地方的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了,江南商人富庶,委中心肯定会在江南加大征税,而魏忠贤死了,江南士林的权力大了,他们不会在江南加大赋税,依然去搜刮其他地方没有有水的老百姓,所以最后才导致百姓造反。

明熹宗的时候,东林党之所以不是那么猖狂,是因为有魏忠贤压着,魏忠贤虽然是一个宦官,但是他有自己的势力和独到的手段,再加上明熹宗的放权,所以东林党才不敢乱来。而后来魏忠贤的后台倒了,崇祯皇帝把他一锅端了,那么他的势力就散了,东林党就一家独大了,黄帝控制不住朝堂,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朝代该灭亡了。当时明朝的收入主要是靠的盐铁和酒,然而朝中大臣勾结走私,朝廷自然出现财政赤字,面对这些贪官和自私的东林党人,一个18岁的小皇帝真的无能为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魏忠贤也算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宦官,因为他平衡了南北的经济,缩小了南北方的贫富差距,因为在富庶的南方增加赋税,所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军饷,军队才能稳定,国家才能稳定。然而魏忠贤一死,东林党人为南方谋得利益,那么就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北方没钱交税,南方有钱也不交税,自然就没有钱来充当军饷,没有军饷还怎么打仗?所以满族人打进来了,明朝就灭亡了。

所以说崇祯皇帝当初赐死魏忠贤,就是断了自己的爪牙,也许是年龄太小,不懂帝王的权衡之术,也因为疑心太重刚愎自用,太过自负导致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的结果。所以说作为天子,不能仅凭自己的喜好做事情,即使再恶心一个朝臣,只要他还有用,那就不能太过武断将他处死,那跟断了自己一只臂膀有什么区别?这个世界上没有事情是绝对的,魏忠贤是一个大奸臣,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宦官,但是不可否定的是,他对于朝廷的稳定也是有着不可或缺的功劳,人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那就要看我们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人。对于魏忠贤这个人,大家是怎样看的呢?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