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标题:布林肯从北京,带走了美国的傲慢,中国有定力,和美国斗上一百年
深刻总结一下布林肯访华。他18日上午抵达北京,下午就和秦刚部长会谈,一谈就是5个半小时。还管了一顿“工作晚餐”,继续谈了两小时,布林肯车队才离开钓鱼台宾馆。
19日上午,布林肯与王毅主任再次会谈四个多小时。到下午4点半,布林肯受到中国最高层会见。美国提供的布林肯访华日程,18日下午是和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座谈,4点半结束就离开北京。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王毅主任会面】
而布林肯获得最高层会见,是一直到3点半才宣布的。礼节性的会见持续了35分钟。也算是拖到了最后一刻。毕竟这次布林肯访华,全球所有媒体都不看好,认为不会有什么成果——就连美国国务院自己之前也是这么认为。
不过工作会谈都谈了那么久,还是谈了点什么的。要是光拍桌子骂架,最多一个小时也就够了。“双方就中美总体关系及有关重要问题进行了长时间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像中国驻美大使谢峰最近透露:之前中方邀请美国承担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对华的主任罗森伯格到河北廊坊深入沟通10个小时,还一起品尝了当地美味——驴肉火烧。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峰】
谢峰大使的谈话还提到:我们需要拆除危险燃爆点。当务之急是切实管控好台湾问题这个最大风险点。没有人比中方更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更不愿意看到台海生战生乱。搞兵棋推演的不是中方,改变现状的也不是中方,制造危机的更不是中方。台湾当局“倚美谋独”和美国一些人鼓噪“以台制华”才是对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
布林肯来了,又走了。谈成什么了吗?几个宏观共识,归结起来两点就是落实巴厘岛共识和保持沟通对话。但是具体细节的呢?这么长时间,看来还是谈成了一些事的,尽管目前台面上看得见的只有中美航班有望增加,机票价格有望降下来。

【中美航班有望增加】
毕竟高层会面,具体工作、通报成果不会那么细。但具体会有什么呢?还是不宜期待过高。估计也就是气候变化、制毒化学品、全球宏观经济稳定这些美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9月份在印度新德里要开G20峰会,11月份轮到美国承办APEC峰会。还有两次在多边会议借机见面的机会,看吧。
从双方公布的结果来看,中方的一些基本诉求:比如取消对华单边制裁、放弃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不干涉中国内政等,布林肯并没有正面回应。布林肯这边的说法是“表示美方致力于重回巴厘岛共识,期待同中方加强沟通,负责任管控分歧,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展开合作”。
中方的表态是: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同样,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对抗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简单归纳,就是要求回到巴厘岛共识,简称“四不一没有”或者“四不一无意”: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制度、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2022年巴厘岛G20峰会】
这是去年G20会议在巴厘岛这个多边场合借机见面达成的共识。按理说,会后就应该落实共识。但是,美国的所谓共识,自己根本不认:说不支持台湾独立,结果继续卖武器,说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结果更加频繁地贴边巡逻侦查,说不寻求新冷战,结果继续制裁而且加码。
只有一句话大概是真的,那就是不希望中国动手反抗起来,也就是美国说的——无意,也就是不希望同中国发生武装冲突。我们外交部发言人的评价是:希望拜登他作为大国领导人,能够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但是其实拜登的对华战略也早就说清楚:极度竞争+合作——“极度竞争”不是请客吃饭,人家国内反华气氛高涨,不能指望见个面就收手。这就是根本症结。在拜登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里,把咱们定义成“优先考虑的,唯一的全球头号竞争对手”。

【特朗普与拜登】
川普时代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还只是把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呢。因为他们压根儿没觉得自己违反巴厘岛共识。所以这次布林肯访华,连战术调整都算不上,最多算技术调整,也就是缓口气而已。调整好姿势后,再战风云。
实际上,现在中美之间谁都知道谁在想什么,在干什么,没有误解,没有误判。双方的期望完全不合拍,也很难找到互利合作的领域。美国正在把全方位的遏制、围堵和打压,变成常规动作,并且要求中国不要反击引发军事冲突。也正如布林肯所说的,会寻求塑造各国与中国脱钩的战略环境。
但也没什么可怕的。中国的依托是庞大的市场和国家综合实力所产生的巨大的体量,只要不自乱阵脚,这两种能力就足以最终打破任何封锁。

【现在中美之间都知道谁在想什么】
中美博弈,两个10亿级人口规模的斗争,必然是超过百年尺度的事情。这是双方的体量、规模、能力、历史传统、地缘现实等等根本因素决定的,甚至超越了国家制度。这上百年博弈,这才远远没过半场呢。后面有的是仗要打,甚至都不会因为台湾问题的结束而结束。
台湾充其量是中美斗争阵地上的一个小山头。在台海打赢了美国,中美斗争就结束了吗?
马六甲、亚太、波斯湾、印度洋、欧亚大陆、美洲非洲大陆,都还有得斗呢。真正的大国,利益和命脉都是分布在全球的。
只有中美综合实力达到战略平衡转移、优势在我们这边的时候,斗争才算进入下半场呢。汉朝时汉朝与匈奴打了几百年,从西汉打到东汉,打打谈谈,最后匈奴才远遁。美英的相对实力比当年匈奴强的多!

【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中美斗争的全局性,不仅体现在时间尺度上,更体现在空间尺度上,那一定是全球性的斗争,
全球范围的对抗,21世纪的人类主题之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啊。站在百年尺度、全球尺度下看问题,很多事情就会豁然开朗。归根到底还是实力和自身发展的问题。
其实比起国际博弈,更重要的是对内政策,取决于中国制造和中国社会能够达到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一切底气,来自本国的扎扎实实的经济增长和国泰民安。这才是关系国家发展存亡的根本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