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每天冲鱼入海,大部分淡水鱼无法存活于海,那它们都去哪了?

渣叔罗影的人生 2023-10-05 11:40:04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

说起我们国家的鱼,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长江中的鱼类,然而鲤鱼、青鱼等淡水鱼类,也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

每天,大量淡水鱼随着黄河水流入海,这些淡水鱼进入咸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它们是否真的大批死在海洋中?

黄河鱼类百态

黄河,这条孕育和济养着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她优美的弧形就像一条青铜色的巨龙,蜿蜒穿行在中原大地,这条河流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也孕育和济养着各种生物。

在这条河流中,有着丰富多样的鱼类生存其间,据《黄河鱼类志》记载,黄河全流域共有近200种鱼类,这些鱼类可根据生存环境大致分为两类:淡水鱼和洄游鱼。

淡水鱼中最有名的当属黄河鲤鱼,它们体型修长,鱼鳞鲜亮,在河水中灵活摆动尾巴,急流中穿梭跃动。

在我国历史上,黄河鲤鱼一直很负盛名,因为其名与唐代君主“李”谐音,曾一度不可随意捕杀。

古人观其在黄河险滩跃过,便赋予其“龙鱼”的美称,如今黄河鲤鱼已成为黄河四大名鱼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而作为“凶鱼”的黄河鲶鱼,最让人闻风丧胆。它们体型硕大,张牙舞爪,大嘴里满是锋利尖牙,极为可怖。

传说中最大的个头可达2米长、300斤重,能轻易掀翻过往的渔船,现实中虽未见过此等巨无霸,但1.5米长的50斤重个头也常有出现,它们嗜食其他鱼类,在河中捕食猎物时极为凶猛。

除此之外,长江流域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也有分布在黄河,这种鱼体型较小,肉质细嫩,是很多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据统计,黄河183种鱼类中,鲤科、鳅科、鲶科等不同科属占有一定比例。

可见,尽管泥沙含量高,但黄河中鱼类数量并不因此减少,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仍然生生不息。

这就是黄河的魅力,也体现了生命的韧性,每一种鱼类,都在这条母亲河中找寻生存,挣扎求生,并倔强生长,它们与这条河水相依为命,共同编织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黄河鱼类求生记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江水奔流不息,每逢汛期更是汹涌澎湃,这时,大量江鱼随波逐流,被冲到黄河入海口。

这些江鱼大多是淡水鱼,一旦进入咸水,生存必然极为困难,然而历史上鲜有记录它们大规模死亡,这些顽强的生命究竟是如何逃避死亡,重新回到淡水家园的呢?

原来,虽说黄河水势凶猛,但进入中原地带后,河面变宽,水流明显缓和,加上入海口处淤积着大量黄河带来的泥沙,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减慢了水流,江鱼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借水流向上游方向游动,避免被冲入盐度高的海域。

据统计,黄河中纯淡水鱼占总鱼种的80%左右,但它们集中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等黄河上游地区。

能被冲到入海口的,主要是生活在下游的鱼类,这些鱼要么具有洄游能力,能在河水海水汇合前回到河内,要么是能适应入海口盐度的半咸水鱼。

具有洄游能力的鱼类,如鳗鲡,它们会先在入海口产卵,然后幼苗孵化后往回游淡水域。

另一类如花鲈,会在淡水产卵后随河水进海,它们的耐盐能力强于洄游鱼,这两类鱼进海后,体内会增加生长激素,促进氯细胞增多,加强调节盐分的能力。

至于那些不经意被冲到海中的淡水鱼,也并非毫无生机,黄河鲤鱼含有丰富脂肪,提高了渗透调节能力,能在2-3周内适应海水,鲫鱼皮肤渗透性强,肾脏发达,也有助其在海水中生存。

可以说,尽管遭遇了困境,但黄河鱼类仍然凭借体内的智慧与本能,找到回归故乡的道路,它们与生俱来的适应力,成就了这场与大自然博弈的传奇求生记。

再深入看,黄河鱼类面对海水的生存智慧,其实源自它们漫长的进化历程,比如鳗鲡,它们每年要从淡水域洄游至海洋产卵,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逐渐形成了在淡咸水间迁移的独特生理机制。

当入海后,它们身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能迅速增加,刺激鱼鳃中负责渗透调节的氯细胞数量急剧上升,这使鳗鲡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海水盐度。

类似的,长期生活在黄河下游的鲫鱼,也进化出了强大的渗透调节系统,它们皮肤渗透性强,肾脏发达,能够大量排出体内盐分,这些都成为鲫鱼应对咸淡水转换的重要生存工具。

即便是那些不经意被冲入海的鱼类,比如黄河鲤鱼,也并非完全手无寸铁,丰富的皮下脂肪为鲤鱼提供了浓缩和稀释体液的物质基础,使它得到宝贵的适应期,这种脂肪储备,正是过去淡水鱼祖先为对付周期性洪水而逐步形成的遗传特征。

黄河入海口:生生不息的母亲河

黄河,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她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最终汇入渤海,漫长的旅程中,黄河滋养了两岸的生灵,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血与泪。

站在山东省东营市的海滨,远望汪洋大海,一条蜿蜒的黄色河流注入其中,这里就是黄河入海口,也是黄河冲积形成的广阔三角洲,丰沛的泥沙在这里沉积,海水使这片黄土又多了一份蓝色。

黄河不再是内陆的汹涌急流,她平缓地拥抱大海,如同一个疲惫的母亲终于回到故乡,历史上,黄河三次改道入海,见证了中原王朝的兴衰,而今,她静静地泻入东海,等待新的复兴。

河海交汇处,生机勃勃,这里不仅有近600种海洋生物栖息,还聚集了河鲜和海鲜,堪称“百鱼之乡”。

梭子蟹、明对虾、各类鲈鱼、刀鱼,品种繁多,个头硕大,这些都是黄河的馈赠,也是大海的饵食。

黄河携带的鱼群,在咸淡水的过渡中经历生死考验,据研究,大多数鱼类在20天左右就能适应海水环境。

当然,也有一些鱼终成他鱼的食粮,生存环境的改变使鱼群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正在发挥作用。

我们不能贪婪地掠夺这些海洋资源,否则昔日“百鱼之乡”的美名将成为空洞的留声机,近年来,过度捕捞和工业污染已使这里的鱼量大减,保护环境、理性捕捞,我们既守护了鱼的家园,也守护了渔民的生计。

变与不变,黄河入海口承载了太多故事,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守望这片生生不息的海域,让母亲河的馈赠永远,风雨如晦。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
0 阅读:4

渣叔罗影的人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