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是当前国内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破除传统学科的壁垒,构建新的学科体系,探索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建新的中国学术理论体系,毫无疑问将是新文科建设的基本共识。在此背景下,《审美人类学》教材的出版可谓正逢其时,它既是国内20余年来审美人类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成果的一种总结形式,也可将其视为探索新文科建设的一种尝试。
王杰主编:《审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
主编简介
王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副主编简介
向丽,云南大学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
尹庆红,南京大学文学院与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学系联合培养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书籍内容介绍
”
《审美人类学》是国内首部审美人类学教材,主要涵盖“审美人类学导论”、“审美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审美人类学关键词”和“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新趋势”四个专题内容,基本上均由从事十余年的审美人类学、人类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方面的研究专家撰写而成,兼顾当代美学和人类学的前沿,对于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发展动态、审美人类学的关键词和基本问题,以及审美人类学在当代发展的重要趋势等问题做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和阐释。
审美人类学作为一门复合型交叉性学科,是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有效整合美学与人类学并超越其各自既定的局限性,激扬学科新质的有力尝试,同时也是深入探讨审美与现实生活以及历史进步之间关系的必然要求,并且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当代发展的重要尝试。该教材对于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探讨与阐释,同时也展现出了美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当代转向和发展前景。
”
目录 /contents/
导论 审美人类学:构建当代美学与艺术批评新体系
第一篇 审美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
第一章 审美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美学研究中的人类学转向
第二节 国外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国内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概况
延伸阅读
第二章 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中国美学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
第三节 审美人类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篇 审美人类学关键词
第三章 地方性审美经验
第一节 地方性审美经验的审美维度和文化价值
第二节 审美资本主义时代的地方性审美经验
第三节 地方性审美经验与政治话语——以革命歌曲《东方红》的成型为例
第四章 审美习俗
第一节 习俗与审美习俗
第二节 审美习俗的表征性
第三节 从审美习俗看中国民间歌谣中的身体意识
第五章 审美认同
第一节 人类学视野中的审美认同
第二节 审美经验与审美认同
第三节 民歌、展演与审美认同:以广西那坡黑衣壮民歌为例
第六章 审美制度
第一节 审美制度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审美制度研究理路
第三节 审美制度论域下的审美变形问题研究
第三篇 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新趋势
第七章 原始艺术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原始艺术的存在方式及其特点
第二节 原始艺术与具体性思维
第三节 原始艺术的当代审美价值
第八章 当代少数民族艺术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少数民族艺术
第二节 当代语境中的少数民族艺术
第三节 当代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第九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人类学批判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视域中的民歌艺术
第三节 民间歌唱与乡土秩序:以壮族《嘹歌》为例
第十章 审美人类学的伦理意识及哲学维度
第一节 悲剧艺术与审美人类学
第二节 审美人类学的伦理关怀
第三节 审美人类学的哲学超越
后记
审美人类学作为有意识地跨越美学与文化人类学两门学科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国外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审美人类学的兴起主要缘于西方传统美学对自身“物质基础”追问的缺席及其造成的与当代社会生活的疏离。文化人类学以研究全世界不同文化为目标,以实证性和经验性研究见长,并且能够通过边缘质询中心的缺失,对于传统美学的欧洲中心主义和文化精英主义形成了重要的纠偏作用,并在当代语境中,与美学共同描摹出新的多元化的世界审美图景。
从1998年开始,在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建设过程中,王杰教授牵头组织美学、文艺学、人类学和民俗学学者,努力将西南地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优势,转化和提升为地方性高校的文科建设的资源。通过不断深化理解国内外美学与人类学著述,在了解并反思当代美学与人类学前沿问题的基础上,以理论和实践的互动激发跨学科的发展,审美人类学在国内逐渐得以形成。作为一门复兴型交叉学科,审美人类学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有效整合美学与人类学,并超越其各自的局限性,是激扬学科新质的有力尝试,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审美与现实生活以及历史进步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当代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
随着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推进,对国内外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与发展动态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并将其纳入学科的现代转型早已提上日程。2005年,审美人类学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王杰教授调至南京大学工作后,《审美人类学》获教育部批准为“十一五规划教材”,但因多种原因,中道而止。2016年,王杰教授加入浙江大学,“审美人类学”作为学科前沿课程得到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立项,《审美人类学》教材也获得批准。2019年3月,《审美人类学》教材的编写正式启动,经过编写组的多轮商议,确定提纲、分工负责及撰写修改。最后由云南大学向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尹庆红老师协助完成统稿工作。
经历两年多的选稿、定稿和反复的审校工作,《审美人类学》终于在2021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完成出版。该教材是目前国内首部审美人类学教材,主要涵盖“审美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审美人类学关键词”和“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新趋势”三个专题。第一篇“审美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对审美人类学在国内外的兴起与发展动态,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研究对象与方法等进行系统性的呈现和分析;第二篇“审美人类学关键词”以学理性的梳理和实践阐发的方式对“地方性审美经验”、“审美习俗”、“审美认同”、“审美制度”这四个审美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和范畴的内涵及其如何作为审美人类学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点进行了系列性的分析和阐释;第三篇“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新趋势”主要从原始艺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及审美人类学的伦理意识及哲学维度等方面,立足当代多重文化叠合的语境展开对审美人类学研究趋势的讨论与展望。该教材通过这三篇章的呈现与推进,较好勾勒出审美人类学这门新兴的复合型交叉性学科在当代跨学科研究趋势中所呈现发展态势与开阔的理论和实践增长空间,对于美学、文艺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当代转向与学科构建,以及助益学科融入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作为文艺学、美学、人类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和研究参考之用。
本教材在编写上的一个主要特色是理论联系实际,将审美人类学的理论运用于具体的个案分析。在每一章的前二节,主要是对审美人类学的某一理论和观点进行学理阐释,第三节则将这种理论和观点运用于具体个案的分析。这种写法既避免陷入理论是理论、个案是个案的两张皮的窠臼,也能检验该理论在分析具体个案时的效度。在教学上,这种编写体例既有利于学生在观念上了解某一理论观点的来龙去脉,也能让学生在经验上体会到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具体个案的分析,具有可操作性。
章节选读
本节将以广西那坡黑衣壮民歌的变迁和展演为例,分析在现代大众传媒文化的冲击下,黑衣壮传统的文化认同机制如何遭到破坏,族群意识削弱;黑衣壮族群在展演本族群的民歌艺术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份意识如何被激活,并强化了黑衣壮的族群认同。在求发展的愿望下,黑衣壮族群“反利用”现代传媒、官方权力、商家力量和社会资源等各种现代文化力量,主动地参与族群身份的自我表征。
在传统社会,黑衣壮人们按照血缘、家族、地缘而组织在一起的族群共同体是非常稳定而持久的。而现代化的进程打破了这一切,社会的快速变迁让人们感受到了压力,原有的共同体正在破坏,在面对外来文化的“他者”时,认同危机也由此产生。这种认同的危机表现为族群文化的消失和个体的族群意识的淡忘。在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都市的传媒文化对边缘地区、弱势族群的传统文化进行扩张和渗透,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被同化和消解的危险。
自2001年以来的数年间里,黑衣壮的民歌从大山走向都市,黑衣壮的民歌和传统文化被媒体无限放大,唤起都市人对“神秘的黑衣壮”的想象。而当地政府也正希望借助媒体把黑衣壮“捧”起来,以便吸引开发商来投资吸引游客。黑衣壮群众则希望通过旅游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实惠。这一切都围绕着黑衣壮民歌文化的展演而展开。黑衣壮的迅速“成名”使得“黑衣壮”这个名称赢得了黑衣壮族群成员的认同,而这种认同首先体现在对“黑衣壮”这一名称的接受上。
……黑衣壮族群对“黑衣壮”这个名称的接受也具有这一特点,但同时也说明了民族认同感的产生不仅是在与“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中产生,而且是建立在民族平等的前提下,和对本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心的基础上。尽管现在黑衣壮地区的经济还是十分落后,但黑衣壮人们重新穿上黑衣服,接受“黑衣壮”这一族群称号,敢于承认自己是“黑衣壮”人,这也是黑衣壮族群自信心的表现。这种认同过程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弱势群体在经济不平等的情况下,渴望发展与展示的欲望。另一方面反映出,当一个族群在传统文化即将崩溃时的内心深处情感与文化认同的需要。
……这种将历史、现实和未来诸多因素“叠合”“杂糅”的文化特征,正是现代化变迁中的黑衣壮族群文化的特征。这些文化唤起他们的集体记忆,重建他们的文化归属感,“这里的文化既涉及概念和观念,也涉及感情、归属和情绪”,他们在重新发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寄托了他们的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归属感。因此,我们在讨论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命运问题时,不可忽视这样的问题:任何一种文化之功能,在于其赋予生活的意义。
我们看待变迁中的黑衣壮文化,不是判断它是否符合过去的历史事实,而是看在这一过程中,黑衣壮群众为什么要这样书写其传统文化以及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对黑衣壮族群有何意义,带来何种好处。“没有一种身份是本质性的,也没有一种认同本身可以不根据其历史脉络就具备进步或压迫性的价值。要看每一种认同为属于该认同的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从发展的角度看,传统是个“活”的过程,就像一条河流。这条河在不同时代的原野上流淌之过程,便是与“现代”不断冲突、交流和融合的过程。这恰恰说明,传统本身也是“世代相传并经世世代代的接受者不断发展的”,“因为那些获得并且继承了传统的人,希望创造出更真更完美、或更便利的东西”。我们从黑衣壮的例子可以看出,民歌文化在重新塑造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中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民歌作品,还有民歌演唱、民歌节等一系列以民歌为核心民族文化的展示,共同建构了民族认同。黑衣壮族群也在对传统文化的回忆和重构中强化了本族群文化的认同。
转自:马美研究、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