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回国,1个团被朝鲜人抬到车站,朝鲜军官:1个师我们也抬

青柠谈历史 2024-10-31 22:04:54

引言:

世人皆知志愿军撤离朝鲜时,朝中两国军民洒泪道别的动人场面。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竟然出现了这样令人难忘的一幕:一位朝鲜军官要带领部队将整个志愿军团抬到火车站。这位军官究竟是谁?他为何要做出如此感人的承诺?而更让人动容的是,他不仅说到做到,甚至放出豪言:就算是一个师,他们也要抬!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深厚情谊?

志愿军撤离前的暖心故事

1955年初春,朝鲜的天气还带着些许寒意。在志愿军某部驻地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情。一位年近七旬的朝鲜老大娘,在得知志愿军即将回国的消息后,拄着拐杖步行了三十多里山路,只为给村里的志愿军送一篮自家种的苹果。

这位老大娘姓金,村里人都叫她金婆婆。两年前,她的小孙子突发急病,是驻扎在村里的志愿军卫生员连夜背着孩子翻山越岭,把他送到了最近的医院。从那以后,金婆婆就把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不仅是金婆婆,在志愿军即将撤离的日子里,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有的朝鲜百姓得知志愿军要走,连夜赶制朝鲜特色的泡菜,想让战士们带回国尝尝;有的农民扛着自家种的玉米,走了四五十里山路也要送到志愿军营地。

在平安南道的一个小镇上,志愿军某工兵连曾帮助当地修建了一座桥。这座桥对当地百姓来说意义重大,过去每逢雨季,村民们都要绕道十几里才能到镇上。1955年初,得知志愿军要撤离的消息后,镇上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在桥头竖起了一块石碑,上面用中朝两国文字刻着"中朝友谊桥"。

在咸镜北道的一个村子里,有位姓朴的老人家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面锦旗送给了志愿军。这面锦旗是他在1953年秋收时,志愿军帮助全村抢收稻子时特意做的。当时正值战后重建时期,村里的青壮年伤亡严重,眼看着成熟的稻子就要烂在田里。驻扎在附近的志愿军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出一个排的战士来帮忙。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终于把全村的稻子都收了回来。

在元山港附近的渔村,志愿军某部曾经帮助村民修建了一座避风港。这个避风港不仅解决了渔民出海的安全问题,还成为了当地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1955年初,渔村的渔民们纷纷划着小船,载着新鲜的海鱼送到志愿军营地。一位老渔民说,这些年多亏了志愿军的帮助,村里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他们虽然送不了什么贵重的东西,但这些是他们的一片心意。

在平壤郊区的一所小学里,志愿军某部的战士们曾经帮助重建了被炸毁的校舍。1955年初春,当得知这支部队即将回国的消息后,学校的师生们特意准备了一场专门的告别会。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唱起了中国歌曲,还有小学生用中文朗诵了自己写的诗歌。

朝鲜军民的特殊"抬人"传统

在朝鲜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抬人"礼仪可以追溯到李氏朝鲜时期。这种独特的礼仪最初源于王室和贵族之间的礼遇方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最高规格的欢迎与送别仪式。

据朝鲜族历史学家记载,在朝鲜王朝时期,当王室成员或重要使节visiting时,地方官员会组织民众用轿子将贵客抬起。这种传统在开城、平壤等重要城市尤为盛行。到了19世纪末期,这种礼仪逐渐扩展到对重要恩人的欢送仪式中。

1894年,在平安道一带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来自汉城的医生在当地治愈了一场严重的传染病,临走时,当地百姓自发组织了"抬送"仪式。他们用当地特制的藤椅,将这位医生从诊所一直抬到十里之外的驿站。这个故事在当地流传很久,成为了"抬人"传统的代表性事件之一。

到了20世纪50年代,这种传统礼仪在志愿军撤离时达到了新的高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轿子抬送,朝鲜军民创造性地采用了三人一组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极强的协调性,三个人必须步调一致,才能保证被抬起的人安全舒适。

在平安南道的一个村庄,当地人还保留着一份老照片,照片上记录了1955年春天,三名朝鲜青年正在演练"三人抬"的场景。他们反复练习,就是为了能在志愿军撤离时完美地完成这个传统仪式。

这种特殊的"抬人"方式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是朝鲜人民表达感激之情的独特方式。在朝鲜的传统观念中,将人抬起意味着将对方捧在手心里,是最高程度的尊重与感激。

有一位参与过抬送志愿军的朝鲜退伍军人回忆说,当时每个"抬组"都要经过专门训练。他们要学会如何配合默契,如何保持平稳,甚至连脚步的节奏都要统一。为了让志愿军战士感到舒适,他们还特意在手臂上绑上布条,以增加支撑的稳定性。

在元山市,当地群众甚至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接力抬送"方式。他们在通往火车站的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立一个换班点,确保能够将志愿军战士稳稳当当地送到目的地。这种方式后来被其他地区争相效仿。

这种传统在志愿军撤离期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不同于以往个别地区、小范围的抬送活动,这次是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行动。从平壤到新义州,从元山到开城,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这种特殊的送别方式都成为了那个特殊年代最动人的画面。

对朝鲜军民来说,"抬人"传统在志愿军撤离时有了新的意义。这不再仅仅是一种礼仪性的规格,而是将几千年的民族传统与特殊的时代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每一次举手抬臂,都承载着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无限感激之情。

感人至深的告别仪式

1955年3月的一个清晨,平安北道某火车站外围聚集了大量的朝鲜军民。这一天,驻扎在当地的志愿军某团即将踏上归国的旅程。就在部队准备徒步前往车站时,朝鲜人民军第三师的李贤哲团长带着两个团的官兵出现在了志愿军营地门口。

李团长拿着扩音器,用带着浓重朝鲜口音的中文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同志们,请你们放下行李,今天由我们来送你们最后一程。就算是一个师,我们也要把你们抬到车站!"

现场立即行动起来。朝鲜军人们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位置迅速列队,他们采用了特制的担架和传统的"三人抬"方式相结合的办法。担架是用当地最结实的白橡木特制的,每个担架的把手都缠上了厚厚的棉布,为的是能让战士们躺得更舒服。

李团长亲自带头,指挥着这场规模空前的送别仪式。从营地到火车站大约有五公里的路程,为了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朝鲜军人们每隔500米就设置了一个换班点。第一批担架手刚走出不到100米,后面的朝鲜群众就自发加入了队伍。

一位当时参与抬送的朝鲜老军人回忆说,那天早上的情景让人终生难忘。担架手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口号向前进。路两旁挤满了送行的群众,有人撒花,有人递水,更多的是跟着队伍一起走。

在第一个换班点,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年近六旬的朝鲜老兵坚持要参加抬送。这位老兵曾在1951年的某次战斗中被志愿军战士救过,那次战斗中他身受重伤,是志愿军的战地医生冒着炮火将他救了出来。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坚持要亲自参与这最后的送别。

当队伍经过一个小村庄时,村里的老人们纷纷走出来,他们端着特制的朝鲜米糕,递给每一位经过的战士。这是当地特有的祝福方式,寓意着一路平安。有的老人甚至将自家珍藏多年的人参塞给战士们,说这是让他们补充体力的。

在接近火车站时,整个送行队伍已经延绵成了一条长龙。朝鲜军人们喊着"中朝友谊万古长青"的口号,步伐依然整齐有力。当地的文工团也来到现场,演奏着《中朝人民团结起来》等歌曲,将这场送别仪式推向高潮。

最后一段路程,李团长特意安排了他们团里最强壮的战士担任抬送任务。这些战士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他们要用最庄重的方式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到达站台时,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被稳稳当当地放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整个送行仪式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但没有一个朝鲜军人喊苦喊累。当火车缓缓启动时,站台上的朝鲜军民们举起手臂,向着远去的列车挥动着手中的白手绢。直到火车消失在视线尽头,人群才慢慢散去。

李贤哲团长的特殊承诺

李贤哲,这位朝鲜人民军第三师的团长,在1955年初春做出了"抬送一个师"的承诺,这个承诺背后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早在1951年的夏天,李贤哲还是一名连长,在长津湖战役中,他的连队与志愿军某部紧密配合,共同守卫了一个战略要地。

当时的战况异常激烈,李贤哲的连队弹药告急,情况危急。就在这个时候,志愿军的一个运输连冒着敌军的密集炮火,将急需的弹药送到了阵地。运输连的指导员在送完弹药后,又主动留下来协助朝鲜军队组织防御。这次行动不仅挽救了李贤哲的连队,还巩固了整个防御阵地。

1952年的深秋,李贤哲所在的部队与志愿军某部在元山地区并肩作战。一次战斗中,李贤哲身边的通讯员被炸伤,情况危急。当时距离最近的医疗点有十多公里,志愿军的两名战士二话不说,立即用担架将伤员背了出去。他们在零下的温度中,翻山越岭整整走了四个小时,终于将伤员安全送到了医疗点。

这样的故事在李贤哲的军旅生涯中还有很多。1953年初,他晋升为营长后,与志愿军的联系更加密切。在一次联合演习中,志愿军某部不仅与他们分享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还帮助他们改进了战术训练方法。这些宝贵的经验为他后来的军事指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末,在得知志愿军即将撤离的消息后,李贤哲立即召集部队开会。他提出要用朝鲜传统的最高礼仪——"抬送"来欢送志愿军。这个提议得到了全体官兵的一致赞同。为了确保这个特殊的送别仪式能够圆满完成,李贤哲亲自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他首先组织人员对整个路线进行了实地勘察,确定了换班点的位置,计算了需要的人力。同时,他还特意找来了当地最有经验的木匠,按照特殊规格定制了一批担架。这些担架不仅要结实耐用,还要保证舒适度。

为了让整个送行过程更加完美,李贤哲还特意选派了一批文艺骨干,组建了临时文工队。这支队伍专门排练了一些中朝两国的歌曲,以便在送行途中演唱。他们甚至把一些中国歌曲翻译成了朝鲜语,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一起合唱。

在送行前的一周,李贤哲带领全体参与送行的官兵进行了多次演练。他们不仅要保证抬送的动作整齐划一,还要确保每个换班点的交接迅速有序。特别是在经过一些路况较差的路段时,更要小心谨慎,确保志愿军战士的安全。

李贤哲还特意准备了一些当地特产,准备在送行途中分发给志愿军战士。这些特产包括朝鲜人参、蜂蜜、干果等,都是精心挑选的。他说,这些东西虽然不够珍贵,但却承载着朝鲜军民的一片心意。

在送行当天,李贤哲身先士卒,从始至终都在现场指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地兑现了"抬送一个师"的承诺。这个承诺,不仅是一个军人的诺言,更是朝鲜军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的见证。

永载史册的历史瞬间

1955年10月,在朝鲜各地保存下来的照片、影像资料和文字记录,见证了这场特殊送别仪式的历史瞬间。在平壤市档案馆里,至今仍完整保存着一组珍贵的黑白照片,记录了当时送别场景的方方面面。

这些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沙里院车站拍摄的一组画面。照片上,数百名朝鲜军人排成整齐的队伍,他们或是手持担架,或是采用"三人抬"的方式,将志愿军战士送上火车。照片的角落里,清晰地标注着拍摄时间:1955年10月15日上午9时30分。

在开城市的一处民间收藏中,保存着一份当时的手写日记。这份日记的作者是一位参与送行的朝鲜军官,他详细记录了送行当天的情况。根据日记记载,仅开城一地参与送行的朝鲜军民就超过了五千人,他们组成了一支长达数公里的送行队伍。

元山市的地方志中也有相关记载。当地的文史工作者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口述史料,其中包括了多位参与送行的老人的回忆。据这些资料记载,元山市的送行队伍创造了一个特殊的记录:从火车站到码头的三公里路程,竟然动员了超过三千名军民参与抬送。

在新义州的某部队史料馆中,珍藏着一面特殊的锦旗。这面锦旗是志愿军某部临行前送给当地部队的,上面用中朝两国文字绣着"军民鱼水情深"几个大字。锦旗的背面还绣有送行时的具体日期和参与人数。

平安北道的档案馆保存着一份完整的送行组织方案。这份方案详细记录了当时的人员安排、路线规划和时间节点。方案中特别注明,为了保证送行的安全和庄重,每个担架必须配备六名轮换人员,每隔300米设置一个休息点。

咸兴市的老照相馆里,一位已过世的摄影师留下了一组底片。这些底片完整记录了志愿军撤离时的场景:从清晨的准备工作,到送行队伍的整队,再到最后的挥手告别,每个重要时刻都被定格在了胶片上。

在平壤某部队的荣誉室里,陈列着一件特殊的文物:一副经过特殊处理的白橡木担架。这副担架就是当年用来抬送志愿军的,担架上还保留着当时参与送行的朝鲜军人的签名。

江原道的一个村庄里,至今还保存着一本厚厚的签名簿。这本签名簿记录了参与送行的每一个人的姓名和具体工作。签名簿的扉页上,用工整的字迹写着"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

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从不同角度记录了这场特殊的送别仪式。它们或以照片的形式,或以文字的方式,或以实物的存在,共同构成了这段历史的见证。每一张照片、每一份文件、每一件实物,都在诉说着那个特殊年代里发生的动人故事。

这些历史记录被完整地保存在朝鲜各地的档案馆、博物馆和民间收藏中。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那个特殊年代最真实的写照。这些资料经过专业人员的整理和保护,让后人能够通过这些珍贵的史料,重新感受那段难忘的历史时刻。

0 阅读:19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