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国货,海外遇阻”,这熟悉的配方,这熟悉的味道,咱们国产品牌“出海”这事儿,怎么老是唱不好这出戏?
今年,国产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可谓是接连碰壁,先是鸡蛋在欧盟“折戟沉沙”,接着月饼在韩国惨遭“滑铁卢”,就连国民零食卫龙辣条都没逃过此劫,在日本市场“翻车”。这一波接一波的“退货潮”,不禁让人深思:究竟是这届老外不好糊弄了,还是咱们自己出了问题?
鸡蛋、月饼、辣条,接连“翻车”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先来说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毒鸡蛋”事件。据食品安全网报道,一批出口欧盟的鸡蛋被检测出含有恩诺沙星,随即遭到欧盟果断退货。
消息一出,瞬间引爆舆论,网友纷纷表示“这波操作,属实是把脸丢到国外去了”。
恩诺沙星,说白了就是一种兽药,主要用于治疗动物疾病。虽然在国内,恩诺沙星的使用还没有被完全禁止,但在欧盟等发达国家,这玩意儿早就被列入了“黑名单”。
说到底,还是食品安全标准不同步惹的祸。
“鸡蛋风波”还没平息,月饼事件又给咱们来了个“当头一棒”。据悉,一批出口韩国的月饼因为被检测出含有脱氢乙酸,惨遭韩国海关“拦截”。
这下可好,原本打算让在韩国的华人同胞过个喜庆中秋节,结果却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硬生生地给搅黄了。
这边月饼“凉凉”,那边辣条也“翻车”。作为国民零食界的“扛把子”,卫龙辣条一直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心头好”。
然而,最近卫龙辣条却在日本市场遭遇了“滑铁卢”。据澎湃新闻报道,日本食品检测机构在抽检中发现,部分卫龙辣条产品中含有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随即宣布对相关产品进行召回。
TBHQ,同样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作用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虽然在国内,TBHQ是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但在日本,这玩意儿可是妥妥的“违禁品”。
这下可好,卫龙辣条还没来得及在日本市场大展拳脚,就被迫“打道回府”了。
安全标准不同,真的是“挡箭牌”吗?接二连三的“退货事件”,让“食品安全”这个老话题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的差异,认为是“标准不同步”导致了这些产品的“水土不服”。
诚然,国内外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一些在国内被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在国外可能就被列为了“违禁品”。
这也就导致了一些产品在国内市场畅通无阻,到了国外市场却“处处碰壁”。
但问题是,标准不同,就能成为企业“推卸责任”的“挡箭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国家就已经开始着手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接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法规,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量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此外,随着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主动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别拿“标准不同”当借口,是时候“卷”起来了!平心而论,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确实存在差异,但如果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标准不同”,那就未免有些“甩锅”的嫌疑了。
首先,标准不同不等于可以“钻空子”。企业在生产出口产品时,应该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相关标准和法规,而不是一味地“自说自话”。
其次,标准不同不等于可以“降低标准”。企业应该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生产,而不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牺牲产品质量。
最后,标准不同不等于可以“止步不前”。企业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食品安全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而不是抱着“差不多就行”的心态,最终被市场淘汰。
总而言之,“退货潮”为国产食品敲响了警钟,也给国内企业上了一课。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光靠“价格优势”是不够的,更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产食品的“出海”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能够正视问题,积极应对,相信国产食品一定能够突破重围,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内卷”时代,国产食品如何“杀出重围”?接连不断的“退货事件”,让不少人开始唱衰国产食品,甚至有人断言:“中国制造”在食品领域永远无法摆脱“低质低价”的标签。
但真的是这样吗?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的浪潮席卷而来,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安全、营养”成为了新的消费关键词。在此背景下,一大批优秀的国产食品企业开始崛起,他们以创新为驱动,以品质为保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比如,在新式茶饮领域,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时尚的包装,迅速俘获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芳心;在休闲零食领域,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以其丰富的产品线和优质的原料,成为了不少人休闲娱乐时的首选;在乳制品领域,伊利、蒙牛等品牌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多款高端、差异化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这些优秀企业的崛起,充分证明了国产食品并非“扶不起的阿斗”,只要找准方向,用心经营,国产食品同样可以做出“高品质、高颜值、高附加值”的好产品。
那么,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国产食品如何才能“杀出重围”,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呢?
内外兼修,打造“内外兼修”的“金字招牌”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国产食品必须内外兼修,既要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又要符合国际市场的标准。
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苦练“内功”。
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将“安全”二字刻进DNA。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将食品安全贯穿于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加强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要重视品牌建设,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体验、打造品牌文化等方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其次,要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要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要积极参加国际食品展会,加强与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食品安全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讲好中国食品故事,传播中国美食文化。要积极向世界推介中国美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食品,爱上中国味道,提升中国食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重塑“中国制造”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中国制造”的崛起,离不开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强监管,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要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企业要勇于担当,做食品安全的守护者。要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食品。
消费者要提高安全意识,做食品安全的监督者。要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中国制造”的逆袭之路注定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重塑“中国制造”的辉煌,让中国食品走向世界,香飘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