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侠客在汉、晋两代时期便已经出现过,不过那时候的女性侠客只是稍稍的展露了一点头角,女侠的标签是直到唐代中晚期的文学作品中才被正式引用的。
早在之前的文学作品中,侠客的形象一直都是被男性所引领的,如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游侠、刺客有许多,但在其中却没有见到过女性的身影。
而在唐代小说中的女侠形象是最为集中出现的,并且她们大多都个性鲜明、极具魅力,也成为了唐代文学作品中独特的一道风采。
唐代作品中的女侠形象唐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侠”则一度成为了文人们的歌咏对象,在中晚唐时期侠士作品风起云涌。
在一众的豪侠小说中,女性逐渐取代男性成为侠客的主角。宋代李昉所编撰的《太平广记》中便记载了四卷25篇的豪侠类作品,其中以女侠作为主角的作品便有八篇,如《聂隐娘》、《谢小娥传》、《红拂》、《车中女子》等。
这些豪侠作品中的女侠,都是有着一身高超本领、有勇有谋、济危扶弱的形象。同时,这些女侠的形象并非是同类型的,她们都有着多样性的身份,而且身处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
像是车中女子,她的身份是一个盗贼团伙的首领、红拂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婢女、聂隐娘则是大将军聂锋之女。有着不同社会地位的她们,却做了同样的一件事情,那便是仗义而行。
杜光庭的《虬髯客》中,红拂女是一个情侠型的主角,她身处的背景是隋末唐初,是隋朝重臣杨素身旁的一个小侍女。
虽身份低微,但她却拥有着一身高超的武艺,帮助彼时还是一介布艺的李靖,使他逃脱杨素的追杀,最终李靖成为了建立大唐的中坚力量。
还有一些女侠,她们的形象是恩怨分明,有仇必报的,《谢小娥传》中的谢小娥,她的复仇行为便充满着传奇色彩.
在父亲丈夫被害后,谢小娥心中一直怀着大恨,在睡梦中知道了关于仇人的消息之后,她就开始女扮男装,忍辱负重深入到敌人的府邸当奴仆,伺机而动,最终谢小娥取得了仇人的信任后得以复仇成功。
还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女侠形象在唐代小说中得以展现,而女侠形象在中晚唐时期得以盛行,也是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的。
中晚唐时期女侠形象得以盛行大唐盛世之下,国富民强,百姓们安居乐业,全国上下呈现出了“大唐气象”,时人的心态也是积极向上的。
但这种景象在“安史之乱”后便一去不返,大唐昔日的繁荣只能靠回忆来再次展现。
唐王朝由内部迅速腐败,党争、宦官专权愈演愈烈,人们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中,因此内心便有了对侠义之士的期盼,渴望有侠士来拯救自己。
裴铏《传奇》中的《樊夫人》所塑造的樊夫人这一女侠形象,她便是用自己一身的高强本领将不慎流落于洞庭湖的数百人给救了出来。
创作这篇女侠作品的裴铏,他也很是同情生活疾苦的百姓,也对当下社会的黑暗现实极度不满,因此裴铏希望在自己的小说中,可以有技艺高超的女侠来帮助处于社会底层、受欺凌的人们。
同时,中唐后期女侠形象集中出现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在现实社会中的青壮年男子人口数量太少了。
战乱频发、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老百姓家中的壮年男子丧失在战争中,女子们接过了养家糊口的重担,承担了更多责任的她们不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中的地位都显著提高。
因此,中晚唐时期的女子们有着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这样的现实也反映在了对小说中女侠形象的塑造上。
中晚唐时期的藩镇割据也是造成社会动荡的一大原因,为了扩充势力,藩镇们对众多侠士也是采取大量收纳的方式,唐代女侠小说中也有反映藩镇割据影响的篇目,最经典的便是《红线》与《聂隐娘》。
《红线》中的侠女红线,便是凭借了自己的本领帮助了潞州节度使薛嵩,制止了魏博节度使的吞并。
《聂隐娘》不同于《红线》是那种各方势力在明处的争夺,它展现的是那些处在暗处教人防不胜防的暗杀,而聂隐娘呢,也是先后侍于魏博节度使和陈许节度使。
对这些女侠们形象的塑造,也能深刻反映出当时诸节度使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内部矛盾,这种现实状况也为女侠形象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更为女侠的行为活动提供了背景和空间。
唐代女侠与佛道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唐代女侠与佛道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要知道,武侠小说可是生来就与佛道文化密不可分的。
因为凡是身为侠客,都要在身体上进行突破,也就是所谓的“脱胎换骨”,体现在武功上便是侠客们所身怀的技能,即轻功、剑术、隐形术等之类的。
而且唐代的武侠小说中,凡是响彻于江湖的武林高手大部分都是深受佛道思想影响的人。比如说聂隐娘、红线、古押衙等人,她们的内功都是在道观寺庙里进行修炼的。
这里的环境,能够增强心理素质,避免外界的环境干扰、提高练功效率。
就像聂隐娘一般,小说中对她练功之处的描写为“至大石穴中,嵌空数十步,寂无居人,猿狖极多,松萝益邃 ”。
当聂隐娘在此修炼学成之后,她的心态便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先前心中的一切杂念都全部摒除。
而佛教在唐代的盛行,也在某种程度上给女侠们的出现提供了相应的精神与文化保障。
因为女侠本身所秉承仗义行侠的精神,其实与佛道救世济民的思想在大体上都是一脉相承的,就像红线、樊夫人,她们便是以济世救民为己任来仗义行侠的。
总结中唐晚期文学作品中女侠形象的大量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文人们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在“男尊女卑”传统观念影响下,女侠身上所体现的大多是男性的心理,但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
而这一时期出现许多恩怨分明、聪明果敢、扶贫济弱的女侠形象对后世女侠作品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过不断地强化,女侠的形象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