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球被敌人打掉,体内仍存4枚弹片,这位勇敢士兵才是真正明星

张郃历史文化 2024-11-11 03:36:13

【引言】

1985年的那场边境战斗,改变了一位年轻军人的命运。当敌人的炮弹如雨点般袭来时,他的左眼被弹片击中,眼球脱落在手心。面对这样的重创,常人或许会退缩,但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将眼球塞回眼眶,继续战斗。在接下来的11个小时里,他独自一人守住阵地,身中22处伤,昏迷7天7夜。直到今天,他的体内还留着4枚弹片,每过安检时都会响起提示音。这位战士究竟是谁?他为何能在如此危急的时刻,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壮烈话语?那场战斗,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从农家少年到军中战士

1965年,江苏溧水县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新生儿的啼哭声划破了宁静的黎明。这个男婴就是韦昌进,一个注定要在军旅生涯中写下传奇故事的人。作为家中长子,他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

家境虽不富裕,但韦昌进的父母仍省吃俭用为孩子们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当播放战争题材的节目,韦昌进总是全神贯注地守在电视机前。《英雄儿女》《地道战》《地雷战》等影片,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保家卫国的种子。

1982年春天,17岁的韦昌进正在溧水县高中读书。那时的农村,能读到高中已属不易。父母期望他能继续深造或者在县城找份稳定工作。然而,韦昌进却偷偷跑到县武装部,填写了应征报名表。

消息传到家里,掀起了轩然大波。母亲拿着报名表,眼含泪水地劝说:"你是家里的长子,还有三个妹妹要照顾,万一参军出了什么事,这个家可怎么办?"父亲则态度坚决:"现在是和平年代,好好读书多重要,非要去当兵受苦?"

面对父母的反对,韦昌进没有退缩。他找来了邻村参过军的叔叔,请他帮忙做父母的思想工作。每天放学后,他都会主动承担家里的农活,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担当。

高考前夕,韦昌进再次递交了报名表。这一次,他写了一封长信给父母:"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请相信我的选择。保家卫国是每个男儿应尽的责任,我不能躲在安稳的生活后面。"

1983年秋天,在征兵体检现场,韦昌进以优异的体检成绩通过选拔。临行前,母亲塞给他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她连夜赶制的三双棉袜。父亲破天荒地喝了两杯酒,拍着儿子的肩膀说:"既然选择了当兵,就要好好干。"

新兵连里,韦昌进表现出色。白天,他刻苦训练,常常在其他战士休息时还在练习;夜里,他坚持自学军事理论知识。很快,他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选拔到了步兵侦察连。

1984年,韦昌进在一次实战演习中,带领小组成功突破"敌军"防线,获得连队嘉奖。这次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从军报国的决心。第二年春节,他主动请缨留守营区,把回家的机会让给了家在远方的战友。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在部队站稳了脚跟。然而,他并不知道,一场真实的战斗即将来临,而这场战斗将永远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二、生死瞬间的抉择

1985年3月的一个清晨,边境线上的雾气还未散去。韦昌进所在的侦察连接到紧急战斗命令,要求在两小时内完成战斗准备。连队迅速进入战备状态,武器弹药、通讯设备逐一清点到位。

这个清晨,韦昌进穿上了全套战斗装备,将母亲织的那双棉袜换上。战友小李递来一包压缩饼干,叮嘱他放在贴身的口袋里。谁也没想到,这会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上午八点,侦察连接到命令,前往373高地设立观察哨。韦昌进和其他三名战友被派驻到最前沿的一处暗堡,负责侦察敌情并及时通报。这处暗堡位于山脊之上,视野开阔,但也最容易遭受敌人火力打击。

中午11点45分,第一发炮弹呼啸而至。敌人的炮火突然密集起来,暗堡周围顿时硝烟弥漫。韦昌进立即展开观察,通过无线电向指挥部报告敌军动向。就在这时,一发炮弹在暗堡顶部爆炸,碎片四处横飞。

暗堡内的通讯设备被炸毁,只剩下一台备用的报话机。更为严重的是,一枚弹片击中了韦昌进的左眼。剧烈的疼痛让他瞬间失去平衡,当他本能地用手去摸时,发现手心里躺着的竟是自己的眼球。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韦昌进作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他用右手拿起水壶,快速冲洗了脱落的眼球和眼眶,然后将眼球轻轻塞回原处。这个过程中,他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敌人的第二波进攻更加猛烈。一枚炮弹正中暗堡入口,巨大的冲击波将三名战友当场炸伤。韦昌进在硝烟中摸索着来到战友身边,发现他们已经牺牲。这时,他的右侧肋骨也被弹片击中,但他仍坚持检查了暗堡内剩余的武器弹药。

下午两点,敌人的地面部队开始向373高地发起进攻。韦昌进发现自己被困在已经半塌的暗堡内,而敌军正在逐渐逼近。他摸索着找到仅存的报话机,向连部报告了这一危急情况。

"排长,敌人已经突破了外围防线,正在向暗堡推进,请向我的位置开炮!"韦昌进的这句话通过无线电传遍了整个战场。指挥部起初犹豫不决,但他连续三次重复这一请求。最终,我军的炮火开始向暗堡周围倾泻。

接下来的11个小时里,韦昌进靠着仅存的报话机,不断向指挥部提供敌军位置。每当敌人调整进攻方向,他就及时修正炮击诸元。就这样,他带领炮兵连续打退了敌人8次进攻。

当战友们最终突破重围,找到韦昌进时,他已经失血过多陷入昏迷。暗堡内遍布弹坑,到处都是鲜血和弹片。清点武器时发现,他身边只剩下最后一颗手榴弹,这说明他已经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

三、战火中的兄弟情

战地医院的帐篷里,韦昌进躺在担架上,身上插满了输液管。医生们轮流值守,每隔半小时测一次体温和血压。在他昏迷的七天里,战友们三班倒守候在病床前。

张连长每天都会来病房看望。他从韦昌进的战术背心里找到了那包已经被血浸透的压缩饼干,那是牺牲的战友小李留给他的最后一份战友情。张连长将这包饼干仔细包好,放在了连队的荣誉室里。

在373高地牺牲的三名战友中,年龄最小的是19岁的王明。他来自河南农村,入伍前给母亲承诺一定平安归来。现在,他的遗物中还保留着一封未寄出的家书,信中说自己在部队一切安好,让母亲放心。张连长亲自前往河南,将这封家书和王明的遗物交给了他的父母。

负责救治韦昌进的军医陈大夫,在战地日记中详细记录了那段时期的点点滴滴。1985年3月20日的日记写道:"伤员韦昌进今天体温终于降下来了。查房时发现他的枕头下压着一张战友的合影,照片已经被汗水浸湿。"

韦昌进清醒后的第一句话是问战友们的情况。当得知三名战友牺牲的消息后,他沉默了很久。后来在他的笔记本里发现,他用颤抖的字迹写下了每个战友的名字,旁边是他们生前的点点滴滴。

当地的老乡们得知韦昌进重伤的消息后,纷纷前来探望。一位姓李的老大爷带来了自家种的人参,说是要给英雄补身子。更多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为前线的战士们送来食物和御寒物资。

在韦昌进住院期间,战友家属们也纷纷来信。牺牲战士王明的母亲在信中写道:"昌进,你就是我的第二个儿子。明明走了,但我还有你。"这封信被韦昌进一直珍藏至今。

一位战地摄影记者在医院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战友们轮流给韦昌进念信和报纸的场景。虽然韦昌进暂时失去了视力,但战友们想尽办法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医院里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细节。每当换药时,疼痛难忍的韦昌进总会紧紧握住战友的手。渐渐地,战友们发现,只要在换药前放一首《团结就是力量》,他就能坚持下来。从此,这首歌成了病房里最常播放的曲目。

战地医院的护士长回忆说,韦昌进住院期间,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始终惦记着战友。即使在高烧不退的时候,他也会询问其他伤员的情况,主动让出自己的营养品给伤势更重的战友。

随着伤情的好转,韦昌进开始给牺牲战友的家属写信。他用左手一笔一画地写,告诉他们战友们是如何英勇战斗、如何保卫祖国的。这些信后来被收录进了部队的"英雄事迹"专集。

在医院的最后一天,全连的战士们来为韦昌进送行。他们带来了一面绣着"团结就是力量"的锦旗,这是全连战士集资请人赶制的。韦昌进用右手抚摸着锦旗上的字,郑重地说:"这是全连战友用血肉之躯换来的荣誉。"

四、伤愈归来后的生活

1985年8月,经过五个月的治疗,韦昌进终于出院返回部队。虽然左眼永久失明,但他仍坚持参加日常训练。每天清晨五点,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训练场,和战友们一起晨跑。

返回连队的第一天,韦昌进就向连长提出申请,要求继续担任侦察班班长。连长起初有所顾虑,但看到他在体能测试中以单眼视力完成了所有科目,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为了适应单眼视力的作战环境,韦昌进制定了特殊的训练计划。他在训练场边缘设置障碍物,反复练习快速移动和瞄准。经过三个月的刻苦训练,他的射击成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

1986年春节,连队组织春节联欢会。韦昌进登台演唱了一首《战友之歌》,这是他为牺牲的战友们创作的歌曲。歌词里提到了373高地的那场战斗,提到了战友们的名字。当天晚上,很多战士都留下了眼泪。

同年夏天,韦昌进被选派到军区进行伤残军人康复培训。在那里,他认识了许多像他一样负伤的战友。他们互相鼓励,分享康复经验。韦昌进把自己摸索出来的单眼训练方法教给其他伤残战友,帮助他们重返岗位。

1987年,韦昌进响应号召,开始在连队授课。他把自己在战场上的经验编成教材,特别强调了战场应急处置和伤员自救互救的内容。这些课程后来被总结成册,在全军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韦昌进的体内仍留有4枚无法取出的弹片。每次过安检,都会引起警报。起初,这给他带来不少困扰,但他总是笑着告诉安检人员:"这是我的荣誉勋章。"

1988年,韦昌进获得了立功表彰。授勋仪式上,他特意邀请了牺牲战友的家属参加。当天,战友王明的母亲把一件亲手织的毛衣送给了他,这件毛衣原本是要送给王明的。

转业后,韦昌进并没有因为伤残享受特殊待遇。他主动申请到基层工作,继续发挥余热。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带领新战士去373高地,讲述那段历史,传承军人精神。

1990年,一支电视台摄制组来到韦昌进工作的单位,要拍摄英雄事迹片。摄制组发现,他的办公桌上一直放着三个相框,里面是牺牲战友的照片。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擦拭这些相框。

在一次军营开放日活动中,一位参观的小学生问韦昌进:"叔叔,你后悔当兵吗?"韦昌进回答说:"如果时光倒流,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段对话被《军营生活报》记录下来,成为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报道。

2000年,韦昌进参与编写了一本《战场自救互救手册》,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和战友们的实战经验。这本手册发放给了边防一线的每个战士,成为了基层部队的必读书目。

五、新时代的精神传承

2005年春,韦昌进受邀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军营授课活动。这次授课的对象是新兵连的战士们,地点就选在当年的373高地。二十年过去了,这片曾经硝烟弥漫的土地已经绿树成荫,但那些弹坑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在授课中,韦昌进带领新战士们实地考察了当年的战场。他们依次参观了观察哨、通讯据点和阵地防御工事。韦昌进用实物向大家展示了当年使用过的军用地图、作战指挥笔记本和通讯器材,这些都是连队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2008年,韦昌进参与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边防战士口述历史的记录整理。他走访了数十位老战友,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到了当年战地医院的老院长,补充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战地救护细节。

2010年,韦昌进和其他几位老兵共同发起了"边防精神传承计划"。他们组建了一支宣讲团,定期到部队、学校进行巡回报告。在五年间,他们足迹遍布了全国20多个省份,听众超过十万人次。

2012年,373高地建成了一座边防战史纪念馆。韦昌进担任了名誉馆长,负责史料收集和讲解工作。纪念馆里专门辟出一个展厅,陈列着当年战斗中使用过的武器装备,以及牺牲战友的遗物。

201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韦昌进参与编写了《边防战士口述实录》一书。书中不仅记录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故事,还收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这本书后来成为了军事院校的重要教材。

2018年,一支由青年导演组成的摄制组来到373高地,准备拍摄一部纪录片。韦昌进担任了历史顾问,协助他们还原当年的战斗场景。这部纪录片后来在全国多个电视台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

2020年,韦昌进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战地日记和照片。这些资料被数字化保存,制作成了多媒体教学资料。新一代的边防战士可以通过数字设备,更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

2022年,在373高地战斗40周年纪念日那天,韦昌进带领着一群年轻战士,重走了当年的战斗路线。老战友王明的儿子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他现在已经是边防部队的一名连长。

2023年,韦昌进参与了一项特殊的工程——边防精神VR展览的制作。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边防战士的日常生活和战斗场景。这个项目获得了军区科技创新奖。

如今,每当有人问起373高地的故事,韦昌进总是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故事,这是千千万万边防战士的共同记忆。"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边防历史,传承边防精神。在新时代的军营里,373高地的故事仍在继续,精神的火炬正在代代相传。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