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女儿喉咙有红点点,被幼儿园退货了。
陪她去社区门诊看完医生,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附近的公园玩。

在那看到了好几堆老人:有跳交际舞的、有跳广场舞的、有带了移动点歌台唱歌的、有踢毽子的、有甩龙的、有打乒乓球的、有直播的……
他们个个喜笑颜开、精神抖擞的,看得我好生羡慕。
想起不久前才看过的一句话:“如今城市里满大街都是神采奕奕的老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和生不如死的中年人。”
如今社会,不同年龄段的人,活得越来越“割裂”了。
老人有闲有钱,年轻人和中年人,不仅没钱,还没闲,甚至没力气。
神采奕奕的老人
他们赶上时代的风口,经历了改革开放、加入WTO和房地产腾飞的黄金时代,和国家一起腾飞了30年。
无论是早期抓住了创业的机会,还是早早买了一套房,都让他们积累了不少的财富。
我一初中老师,省吃俭用存了几十万想让儿子出国留学,09年他儿子大学毕业后不想出国,他就用这些钱在深圳前海买了套房。
10年国家批准了前海的发展规划,房价开始直线上涨,16年他以1100多万的价格把房子卖了,轻轻松松实现财富自由。
他们那时候机会多,房价低,抓住一个就差不多能吃一辈子。
现在他们退休了,很多人拿的退休金比996年轻牛马的工资还要高得多。
他们这一代人是时代的幸运儿。
死气沉沉的年轻人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才是最幸福的,他们能享受父辈(神采奕奕的老人)留下的房子、车子和财富。
不像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一样,出生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父辈没给留下任何积累。
只能说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苦,每代人面对的机遇也是不一样的。
这一代年轻人,毕业时正赶上经济增长的尾巴,之后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剧烈,内部就业市场竞争加剧,他们已经很难再有老一辈那样的机遇,很难出人头地。
即使机遇出现了,也是稍纵即逝,也是被虎视眈眈的父辈或兄辈抢走。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未来失去信心。他们不是不想努力,而是他们发现,无论怎么拼命,都难以改变现状。
他们感慨“内卷严重,买不起房,结不起婚,成家立业遥遥无期”。
面对如此沉重的现实,他们选择了“躺平”,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不如死的中年人
年轻人还能躺平,夹在中间的中年人就更惨了。
最近看到一个搞笑视频,一个HR兴冲冲地跟老板说招到了一个“优秀员工”:独生子,32岁,结婚两年,孩子刚出生,老婆没工作,房贷还有110万,关键是技术好,贼听话,工资只要2500。
老板一听非常激动:“全身都是软肋啊,赶紧办理入职,脏活累活都给他干。”
这说的不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嘛。
这还只是普通难度的,往上还有炼狱难度的:家有两/三娃,房贷几百万。
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父母的医疗费,让他们不敢停歇,也不敢倒下,让他们被拿捏得死死的。
哪怕工作压力再大,也不敢轻易辞职,生怕一失业,这一大家子的生活就没了着落。
知乎上有人在问:80后、90后、00后,谁是最苦逼的一代?
默认了把吃遍时代红利的老一辈排除在外,但还是有60后、70后强行作答,说他们那一辈人才是最苦的。
每代人都认为自己是最苦逼的,我也认为我们这全身都是软肋的80后中年人,才是最苦逼的。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