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白露宜晴不宜雨”?白露晴天好还是下雨好?

山里的小故事 2024-09-06 16:20:02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当白露到来时,天气逐渐变凉,早晚温差也逐渐变大。这象征着炎热的天气正式结束,各个地区逐渐进入凉爽的秋季。

正如老话说的那样:“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味着经过处暑节气之后,还要再热18天,但是一旦白露过后,天气就会变得凉爽起来,也就没有必要赤膊上阵了,以免受到凉气的侵袭。此外,白露节气对于农业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一直流传着“白露宜晴不宜雨”的说法,即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希望白露出现晴天,而不是雨天。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谚怎么说。

俗话说:“白露当天晴,秋天庄稼香。”这句话直接说明了白露节气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字面意思是,如果白露当天出现晴天,充足的光照会促进作物生长,庄稼的长势自然不会差,等到秋天就能获得大丰收。

然而,如果白露当天出现降雨,就可能引发连续的阴雨天气,长期下雨会导致土壤过于潮湿,或者作物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而且阴雨天气也会减少作物的光合作用,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句谚语是:“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白露阴沉沉,谷米贵如金。”这也解释了同样的道理。根据这句谚语的提示,当白露出现大晴天时,稻谷容易获得大丰收,白花花的谷米就像白银一样,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然而,如果白露出现阴雨,天气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不仅天气会变得阴冷起来,作物的光合作用也会大大减少,影响粮食产量。我们知道,古时候物质生活比较匮乏,当粮食产量降低时,价格自然会上涨。

那么,如果白露下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老话说得好:“烂了白露,天天溜路”,烂就是下雨的意思,溜路说的是道路湿滑。古人认为,一旦白露出现降雨,之后的天气也会频繁降雨,道路经常出现湿滑现象,这对我们的出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

之所以说"白露宜晴不宜雨",一方面是担心阴雨天气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出行。有了这两层顾虑,人们更愿意看到白露出现晴天。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