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亲子关系,你可以这样做

鹰哥爱写文 2024-09-02 01:46:24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本改善亲子关系的作品,书名叫作《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父母也是第一次作父母,但是他们都当过孩子。”在那个没有育儿启蒙,不知道心理学为何物的年代,他们只能凭借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养育孩子,或用自己以为的爱的方式粗线条地爱着孩子。很多原生家庭之痛,往往就来源于此。

英国资深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痛苦。她有感于自己成长和育儿中的经历,并结合20多年心理治疗工作中积累的案例心得,写成此书。而本书一经上市就登上了《星期日泰晤士报》图书畅销榜榜首,之后更是成为了亚马逊家教类的畅销书冠军,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教授更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更特别的育儿技巧。它只聚焦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培养深厚的亲子关系。并且它以亲子关系为起点,延伸到与父母的关系,与自身的关系,与过去的关系,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所以很多没有小孩的家庭也争先阅读,以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作者在一开始就提醒我们,书里的部分内容可能会让读者觉得不适,因为它会让人直面育儿中犯过的错误,比如斥责孩子“胡闹”,责备他黏人,或苛求他要时时保持快乐等等。但犯错并不可怕,只要能及时修复就是全新的开始。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书,来共同学习如何修复亲子关系中的裂痕。

允许孩子有“不快乐”的权利

我们先从作者菲利帕·佩里小时候的一段不愉快经历讲起。那年她才12岁,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在家里做客,无意中问她:“你的童年快乐吗?”佩里说自己不是很快乐,很多时候都不太开心。父亲听到后却生气地反驳道:“胡说!你童年明明过得很好很快乐,为什么要说谎?”

佩里很爱自己的父亲,所以在那一刻,她觉得肯定是自己错了,并开始怀疑起自己的感受。这种怀疑伴随了她很长时间,直到长大后才释然。我们知道,情绪感受和理性逻辑不同,它是人类的本能。当它被视作权威的父母所否定时,孩子的这种情绪认知本能也会被“扭曲”。

很多父母和佩里的父亲一样,在孩子陷入负面情绪时,会试图用“胡闹”这样的严厉指责来进行纠正,但这并不会让负面情绪消失,反而会斩断父母跟孩子的沟通桥梁。以后孩子不仅不会跟父母做这类“胡闹”的沟通,连其他父母觉得不算“胡闹”的沟通也就此消失了。

由此可见,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只能让亲子关系走向冷漠与疏远。而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每个决定,都掺杂着感受。如果孩子的感受经常遭到否定,就会削弱他的情绪认知本能,让他以后在人际关系中变得不再自信,甚至遇到危险也不知道躲开。这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在书中,佩里和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个危险的案例。有个女孩儿和朋友去附近的游泳池玩耍,但没多久就回家了。妈妈问她怎么了,女孩解释说泳池边上有个比她们大一些的男孩,总想扮成小狗舔她们的脚。她觉得很恶心,所以回来了;但她的朋友觉得很好玩,仍留在了泳池内。

以我们的视角看来,这个男孩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女孩的侵犯,但那几位朋友为什么觉得好玩,留了下来?仅仅是因为年龄小,不懂事吗?显然不完全是这样。佩里分析,很可能因为她们的父母经常说:“别胡闹了,别大惊小怪!”而不是鼓励她们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

对大人来说,他们能清晰地知道什么是胡闹,什么不是,但孩子却很难分清其中的界限。对孩子来说,吃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和遇到侵犯时产生的不适感,都是讨厌的事情。如果讨厌的事情总被父母斥责为“胡闹”,孩子就真地会以为是自己错了,并带着这种扭曲的看法走近危险。

而且,尽管父母希望孩子能始终幸福快乐,但这样的想法本身并不现实。如果没有负面情绪作比较,人们就不能体会到幸福、快乐等正面情绪。我们的情绪只有一个总开关,不能既淡化悲伤和痛苦,也能强化快乐和幸福。所以哲学家说,对快乐的苛求反而会破坏我们的生活。

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很可能会在无意中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比如早晨临下楼时小孩子突然变得垂头丧气,对妈妈说道:“我不想去上学了。”此时妈妈已经忙碌了一个早上,正在担心送完孩子再去上班会不会迟到,便会生气地责备道:“你干吗不去上学?必须去,赶紧下楼!”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垂头丧气了呢?是不是因为早晨那场匆匆忙忙的“战斗”,已经耗掉了他所有的热情?要知道孩子的认知有限,无法像大人一样,在短时间内就能处理大量信息。所以佩里建议家长们早点叫孩子起床,多留点时间来尊重孩子的慢节奏。

不过,即便这样,有时孩子也会难过,需要父母疏导他的负面情绪。比如遇到类似情况,有的妈妈会蹲下身子安慰孩子:“你真的不想去上学,对吗?妈妈理解,因为妈妈小时候有几次也不愿意去上学……可是你必须要去,就像妈妈必须要去上班一样。来,我们一起抱抱,加油!”

接下来,我们再分享一位妈妈的做法,同样值得学习。她有个四岁的儿子,每天都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哭得稀里哗啦。比如说下雨天摔了一跤,比如妈妈告诉他不能和动物园的企鹅一起游泳,等等。以至于这位妈妈开始担心,孩子会不会因此缺乏抗挫折能力,以后无法适应社会生活。

但她一想到自己小时候,动不动就被父母责骂“胡闹!”“别那么幼稚!”时的痛苦。她就希望自己能耐心一点,给孩子更宽松的成长空间。两年之后,这个孩子变得十分坚强,并且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会在摔跤后对妈妈说:“我膝盖疼,抱抱我,一分钟后就不疼了。”

尽管当时看起来耗时耗力,但这位妈妈还是选择了最合适的育儿方式,那就是持续接纳孩子的负面感受,让他得到安慰。反之如果我们一味责备孩子的哭闹,我们就给了他两个哭闹的理由:一个是最初让他感到难过的事;另一个是父母生气了,但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努力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做出妥协。我们不能因为孩子不想分离就放弃工作,因为情绪低落就不去上学,因为大哭就可以在午餐前吃冰淇淋。我们要做的是认真探讨他的感受,而不是否定或转移他的注意力,也不是逃避或疏远孩子。

贴小红花或进行金钱奖励,对孩子有用吗?

除了要解决孩子情绪方面的问题,有些家长还为孩子的不得体行为而苦恼,比如孩子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大哭大闹,在公众场合乱发脾气,不愿意打扫弄乱了的房间等等。那为了矫正这些“坏行为”,有些家长就会建立奖惩机制,比如用贴小红花来进行奖励或惩罚。

佩里不喜欢这种教养孩子的方式,因为它是单方面地用成人的标准来评判孩子,而不是培养亲子间的双向关系。而且用小红花贴纸来奖励,可被视为是一种操纵的伎俩,如果父母这样操纵孩子,就要做好以后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反向操作父母或其他人的准备。

此外,这种做法也没有尊重孩子的个性。孩子不是能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可以用完美的标准来衡量是否“合格”。他们也不是可以高效完成的项目,可以进行量化的绩效考核。他们是经由父母而诞生的“人”,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不能用单维度的标准来衡量。

佩里提醒父母,把孩子当作人,而不是机器来对待。养孩子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让一个孩子行为得体的方法,不能确保在另一个孩子身上也能成功。父母不能通过控制把孩子变成一个符合标准的“机器人”,而要鼓励他与别人建立联结,并灵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那反过来倒推,如果孩子的行为不得体,往往意味着他跟父母的关系出了问题。这一问题的负面影响甚至能延续到孩子成人之后。比如大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在求学时,曾狠狠地撞在了大理石柱上,撞破了额头。有人问他为什么会撞到柱子,他说因为没有人注意到他。

这是一种孩子气的做法。当婴幼儿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或不确定自己能否得到大人的回应时,就会大哭大闹,满地打滚,甚至对大人动武,或者伤害自己,来试图引起大人的注意。这些不得体的行为都是他们释放的信号,那就是:“求求你,看我一眼,看我一眼就够了!”

但传统的育儿模式往往会忽视,甚至压制这些信号。比如很多人善意地提醒那些准父母:“孩子哭了千万不能抱,抱一次以后他就学精了,就一直要抱。”还有“熊孩子就得治,狠狠地修理他一次就老实了!”但这只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让他变得更调皮,行为更不得体。

比如家长带着孩子坐火车,如果自己看手机,却告诫孩子要安静,不能乱跑,也不能大声吵闹,小孩子玩一会儿就会觉得无聊,看家长不理他,就只能大哭大闹地宣泄情绪。相反,如果家长能耐心地陪他画画、做游戏,读书给他听,孩子的情绪就会更稳定,行为也会更得体。

但很多家长不愿意花费这份心思,而是粗暴地压制孩子,殊不知越压制,孩子无法宣泄的情绪就爆发得越激烈。有人曾说:“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尽管我们不能随意给人贴熊孩子、熊家长的标签,但孩子行为不得体的背后,往往会反映出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那讲到这里,可能有家长朋友会担心,如果孩子一不开心就围着他转,会不会把他宠坏了,让他变得更脆弱,更任性易怒。事实证明,孩子宁愿被责骂,也不愿意被无视。只要父母给予他所需要的关爱,他就不会通过刻意捣乱来寻求关注,也就不会因行为不得体被定义为“熊孩子”。

实际上,小孩也需要他人的关注和称赞,这是他们建立人际关系并获得力量的源泉。如果父母能积极响应孩子释放的情绪信号,予以抚慰,那他们就能培养出强大的同理心,会顾虑他人的感受,长大后也会更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既不孤僻,也不会为了引人注目而莽撞地撞上石柱。

除了贴小红花的育儿手段,还有的家长想花钱“采购”孩子的家务劳动,认为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财商。但佩里认为,在培养财商之前,父母先要教会孩子认识“人”的价值,培养情商。与其花钱“引诱”,父母不如和孩子协商怎么分担家务,并对他的付出发自内心地表达谢意。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学会说“请”和“谢谢”,而不只是把这些礼貌用语仅仅挂在嘴上。最后,佩里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要想让孩子对做家务感兴趣,最好是从小就陪他玩类似的游戏。他会在游戏中模仿大人、配合大人,并视作一段美好的回忆,在以后做家务时就会想起。

别跟孩子争对错,否则赢了也是输

除了操纵和引诱,有些家长还会把职场中的其它做法带回家,比如遇事总要争个对错输赢。但家里并不是讲对错、论输赢的地方,大家即便看似赢了争斗,但最终输掉的是亲密关系。尤其是面对情绪波动剧烈的孩子,我们更要警惕,不要跟他们争对错、论输赢。

对此佩里深有体会。在女儿弗洛三岁那年,有一次母女二人步行去附近商店购物。回家的时候,弗洛突然坐在路边台阶上,不肯往前走了。佩里拎着沉重的购物袋走了一路,恨不得早点回家休息。但面对固执的女儿,她只好安慰自己:“好吧,晚点回家也没关系。”

于是她放下购物袋,蹲在孩子旁边,两人一起看一只蚂蚁沿着人行道上的裂缝慢慢爬行。这时一位老人走过来,意味深长地问道:“是她赢了吗?”佩里明白老人是在善意地调侃自己,这是一场母女间的意志之争,不幸的是是妈妈输了。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不能让孩子为所欲为,如果放任他使小性子赢一次,他以后就会不断制造麻烦,创造跟父母对抗并且赢的机会。所以家长一定要赢。佩里明白这一点,但没有反驳老人:“我们是母女同乐,都没输。”而是平静解释:“我们在观察一只蚂蚁。”

佩里的回答很得体,既考虑到了老人的善意,也照顾到了女儿的教育,就是在人际关交往中不必一定要争输赢。这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如果家长以输赢论英雄,并以专制的方式支配孩子,那么孩子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而不会灵活协商,达到合作共赢。

那么,父母该如何放弃这种争对错、论输赢的育儿思维呢?佩里建议大家:只用解决当下问题,不必担心引发连锁效应,进而对未来忧心忡忡。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担心今天放任孩子在路边休息,明天他会创造更多麻烦;今天抱起孩子或给他喂饭,以后他就无法独立。

孩子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阶段性的。一开始父母需要放慢步伐,因为他们只能迈出小小的步子;但他们会很快长大,达到和大人同样的速度;再之后他们就会走到前头,需要父母跑步跟上。所以我们前面要多点耐心,要相信他们总会长大,总有展翅高飞的机会。

但在展翅高飞前,孩子往往要经历青春“叛逆期”。如果说在孩子小时候父母需要投入关注,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到了这一阶段,父母就要学会放手和退出,给孩子更大的独立空间,允许他们在犯错中成长。

虽然有时候孩子会用激烈的方式,来宣示自己的主权。对此很多父母表示无法接受,好像一夜之间,那个喜欢黏在父母身上的“乖宝宝”,就变成了张牙舞爪的“小刺猬”,还在卧室门上写下“非请莫入”四个大字。但是对于孩子的成长变化,父母应该感到欣慰,并帮助孩子去适应这一变化,解决要面对的种种挑战。

佩里也曾这样陪着孩子度过了可怕的叛逆期。除了女儿弗洛,她还有个儿子叫伊桑。伊桑16岁时,警方打来电话,说伊桑参加了一个犯罪小团伙,因抢劫超市里的啤酒和糖果被拘留。佩里质问伊桑为什么这么做,但儿子只是摊摊手,说自己是跟着朋友在起哄。

佩里先对儿子伊桑讲出了自己的感受,她说:“我觉得打劫超市是不对的,我到警局接你时,简直无地自容。我需要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大家一起想办法,避免下次再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佩里一直在讲“我”怎样,这样通过界定自己的感受,来为孩子的行为设定界限。

之后,在佩里的引导下,伊桑开始梳理自己当时的想法。一开始,他和小伙伴们有说有笑地嬉闹,玩得很开心;接下来大家开始互相挑战谁地胆量更大,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相约去抢劫超市。虽然到了超市伊桑就后悔了,但是在那种场合他也不想退出,因为他不想让伙伴们瞧不起。

最后佩里问伊桑:“如果下次再发生这种情况,去做一件明知不好的事情,你该如何制止自己,以免事态失控呢?”伊桑想了很久,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办法。他说:“我们可以在大脑里想象一下怎么做这件坏事,然后当作一个笑话去讲,而不要真地去做。”

这就是面对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应有的智慧和耐心。无论如何,不要轻易对他吼:“你太令人失望了!”“你怎么会做出这样的蠢事!”这是在界定他的问题,会让他立刻心生抵触,相反,父母通过讲出自己的感受来界定问题,会让他更容易接受。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尽力理解孩子做出这一行为的背后感受,引导他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切记,一切让孩子来主导,父母要扮演的是他的教练,而不独裁者和批判者。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家视作永远的港湾,更自信地飞上高空,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好,讲到这里,《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我们就介绍的差不多了。

作者佩里通过大量的心理治疗案例告诉我们,亲子教育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就是如何构建亲密的亲子关系。它是滋养心灵的土壤,会影直接响孩子的童年时光,以及他们成人之后与周边世界建立的种种关系。

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可惜并非所有的父母都能建立良性健康的亲子关系。很多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充满裂痕,甚至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并通过代际传承影响到下一代的幸福。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通过自我成长的过滤器,把那些积极美好的记忆传给孩子,而减少那些不愉快的记忆对自身以及孩子的影响。

0 阅读:2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