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存在着诸多陋习,有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但直到近代,一些地方竟然还隐藏着有违孝道的丧葬习俗:
老人只要超过60岁,无论身体状况如何,都会被自己的子女背到山中的坟墓里,然后封死洞口被活活饿死,而这就是鄂北地区传闻中的“寄死窑”。
那么,“寄死窑”到底有多么残忍?它又是如何兴起和衰落的?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寄死窑”的传说
本世纪初,民俗学家刘守华在鄂西北武当山的民俗遗址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窑洞遗迹,当地老人告诉他,这些隐藏在偏僻山区,外观简陋、内部狭小的窑洞就是传说中的“寄死窑”。
“寄死窑”是一种古老而残酷的习俗,据说当老人年满60岁时,便会被子女视为“无用之人”,他的子女们会选择在一处隐蔽且险要的崖壁上挖掘出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作为老人的坟墓。
而等到一个天气阴郁的日子,子女们会背起年迈的老人,将其送到山崖上的寄死窑中,而已经预感到自己命运的老人也只能默默地接受死亡的命运。
按照古老的传说,子女将老人送入寄死窑后,会在封死窑洞前为其连送三天饭,这是老人在死亡前与家人最后的交流期限,三天之后,无论老人是生是死,子女都只能任其自生自灭。
经过专家考察,这些依山而建的窑洞虽然大小尺寸不一,但一般都保持着长约2米,宽1.5米,高1.2米左右的“棺材”大小,而且洞口处存在明显的插门槽和门栓痕迹。
如果默认“寄死窑”的传说属实,那么这些细节确实可以证明,这种山窟就是一处将年迈老人封禁在一个狭小黑暗空间里默默等待死亡的地方。
“寄死窑”的传说反映出古代社会的残酷现实,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老年人很容易被视为家庭的负担,而对于一些生存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无力照顾老人的情况更加容易出现。
而这种明显违背人性和道德的“寄死窑”,也是古人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对丧失劳动力后的老人一种无奈处理方式。
幸运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寄死窑”习俗早已成为了一种古老的传说。
寄死窑的学界争议
在传说中,“寄死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麋国(后来的庸国),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匮乏的食物供给,导致当地只要遇到天灾人祸,就会陷入到严重的饥荒当中。
为了家庭负担,一些已经无力继续耕作的老年人就会主动要求子女将其送入山洞,通过自我牺牲来为子女换取一丝家族延续的希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习俗变了性质,从最初的自愿选择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要求那些年迈的老人必须被送到“寄死窑”中,减轻家庭的负担压力。
2005年,一些在武当山地区进行深入考察的学者们经过对考古发现进行钻研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这些窑洞可能是祭祀先祖的“祭祀窑”,弃置老人只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说法。
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考古专家们展示了自己在窑洞中发现的祭祀用品和器物,这些物品显然与传说中“寄死窑”不符。
而且根据窑洞的结构和位置分析,他们认为“寄死窑”可能存在少数特殊情况,但绝不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与此同时,坚持“寄死窑”存在的学者们也发现鄂西北“寄死窑”的传说并非孤立,比如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就存在类似的场景描绘,而在河西走廊地区,当地也同样存在着“活葬”习俗的记载。
两种截然相反的证据指向,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寄死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古代黑暗面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残酷的生存压力。
但另外一些学者则秉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夸大的传说,或是一种被误解的祭祀习俗,牺牲老人的做法与东亚文化圈里“敬老思想”格格不入。
不过,在中国、印度、日本等存在“敬老风俗”的亚洲国家,都存在着老人因为展现智慧解决国家难题,促使当地形成尊敬孝养老人风俗的故事,这证明人类社会或许经历过一次从“弃老”到“敬老”的风俗转变。
因此,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寄死窑”的风俗即便存在,也应当是渔猎时期,或者早期农耕时代,而从春秋开始,它就已经属于个例现象。
一方面,春秋之后的历史文献几乎没有关于这种习俗的记载,而另一方面,儒家礼乐制度的复兴,也对这种习俗产生了强烈的抑制作用。
“弃老”与“敬老”思想的对抗
“寄死窑”虽然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但老年人甘愿牺牲自我,将生存机会让给年轻人的事情却在我们面前反复上演。
从久居病榻,治病掏空全家积蓄的父母苦苦哀求子女放弃治疗,到疫情期间,意大利72岁的牧师将呼吸机让给年轻人导致自己呼吸衰竭死亡,无数老人在面对生死抉择毫不犹豫地将生的希望让给了下一代人。
无数饱含人性光辉的案例都在向我们证明,自我牺牲的“寄死窑”、“弃母山”从来都不是虚幻的传说,而是父母长辈用自己的生命残烛为后辈照明的最后一丝光明。
那么,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敬老思想的不断发展,“弃老”现象真的就完全消失了吗?“寄死窑”故事中对生命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也已经全然无用了吗?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家庭的沉重压力依然让很多年轻人喘不过去,现在的“弃老”当然不会修建寄死窑,可将已经逐渐丧失自我照顾能力的老人丢在老家自生自灭的行为,与“寄死窑”又有何区别?
随着中国社会快速步入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项重大挑战,而日趋小型化的家庭结构,导致无数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已经事实上变成了“寄死窑”中等死的老人。
对于那些家境相对殷实的老人,能够进入现代化养老院,通过社会养老模式为子女远居他乡的老人提供全面照料和生活服务的情况固然是一种令人欣慰的好事。
可问题是,养老院发展同样存在诸多挑战,部分养老机构存在服务质量低下、管理不善等问题,甚至还出现过虐待老人的恶性事件,这都意味着我国养老制度和相关服务人才的不健全。
因此,哪怕是当下,“寄死窑”的故事,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应当让我们不断反思与改进养老制度,保障老年人能够得到必要的照顾和支持,并尊严地度过晚年。
“寄死窑”的故事固然是一种极端困难条件下人性的扭曲,但这种历史教训也督促我们进一步普及和深化关爱老人、尊重生命的理念。
结语
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当下,共同创造一个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环境,为每一个老年人提供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