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断联、拉黑,而是这样做

爱的轻语声 2025-02-14 15:51:00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写道:

“如果人生始终如初次相遇,那为何在秋风中感到对画扇的惋惜呢?”

曾几何时,以为只要全心全意地付出,就能换来真心诚意的拥有,或者是长久不变的陪伴。

没想到,人生波折不断,风云变幻,渴望的快乐并未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争执,让双方在纠缠中感到无比痛苦,每当回忆起这些时,眼泪总是夺眶而出。

经过一番波折后,双方终于达到了分别的时刻,各自走向不同的未来。

以为一切都已结束,能够换来内心的宁静,然而一旦停下脚步,便会感受到放下与留恋之间的纠结与煎熬,尤其是回忆起曾经的甜蜜与快乐时光,更是情不自禁,唯有痛苦不断缠绕在身旁。

因此,决定断绝联系,然而内心依旧无法平静,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忆起我们之间的小细节,每一次回想,都会让我泪如雨下。

即使在无奈之下将对方拉入黑名单,也无法完全抹去对方的存在感,时常在不经意间回忆起曾经的美好瞬间,心中不禁感到一阵隐隐的疼痛。

在我阅读《分手后,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本书时,遇到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需要合理地管理情感,回归理智,反思我们的生活,进行一些积极的改变,最终,再次出发。”

自从这本书发行超过二十年以来,它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人们摆脱了困境,重新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更具体地说,真正放下一个人并不是简单地断绝联系或拉黑,而是采取其他措施,才能真正见效。

1 接纳两人分开的事实,放弃心中的幻想。

许多人之所以难以彻底忘记某个人,主要是因为即使双方不再联系,内心仍然保留着一丝幻想:

或许我们还可以重新来过。

一旦心中产生这样的想法,尽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可以暂时减轻内心的痛苦,但其负面影响则是让自己陷入矛盾之中,难以解脱。

毕竟,两人已经变成了最了解的陌生人,但自己依然幻想着未来能够重聚。越是这种矛盾和挣扎,越是让自己难以释怀。

因此,要想真正放下一个人,首要步骤是接受两人已经分开的事实,避免继续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此时,强烈的负面情绪会涌上心头,尤其会引发最常见的疑虑:感到自己不配被爱,或者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可以选择一个时间,逐一列出自己的优点,并将其贴在显眼的地方,以便随时能看到。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不断贬低自己,而是提升自我评价。当自尊心逐渐恢复时,才能真正放下这段感情。

2 其实并不在乎彼此的生活琐事。

书中提到,当两个人结束恋情时,通常会有一段“蜜月期”存在。

所谓的蜜月期,是指在分开的三个月里,两人对彼此的印象会非常深刻,彼此还会表示希望做朋友,表现得格外友好,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很平静,没有任何问题。

实际上,这种蜜月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主要是由于两人内心的愧疚感和被抛弃的感觉所引起的。

在一段关系结束时,分开的双方通常不会处于相同的境地。

毕竟,分手通常是由一方主动提出,而另一方则被迫接受这一决定。

主动要求分手的人通常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因此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已经对这段感情释怀。而另一方虽然察觉到关系的裂痕,但仍然对过去的情感有所眷恋,当听到对方提出分手时,内心往往难以承受这样的事实。

因此,双方都可能表现得十分温柔,提出分手的人会感到对对方造成了伤害,进而产生内疚感。而被分手的一方则心存期待,不敢将心中的愤怒情绪外露。

这就是两个人在分手后所经历的“蜜月期”幻觉,如果不去正视这一点,就永远无法释怀,只会让自己在这段关系中不断挣扎,耗尽精力。

即使心中有想要复合的冲动,也要克制自己,不去查看对方的消息、照片或任何相关的事物,主动切断与对方的所有联系和信息。

只有在逐渐恢复理智后,才能真正变得清醒与智慧,真正意识到错误感情所带来的伤害,从而使自己走出不对的感情,远离生活中不合适的人。

3 总结

要真正放下一个人,单靠断联系和拉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让自己走出困境,迎接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首先,要让自己面对两人分开的事实,避免继续抱有幻想,接着通过自我肯定来增强自信,抵御分手所带来的失落感。

人生的旅途不会永远顺利,不是所有相遇都注定长久。既然彼此没有缘分,不妨微笑告别,不必为难自己,善待自己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只有当你能够真正放下时,才能够深刻领悟爱的真谛,这也是获得幸福的基础。

-END-

0 阅读:13

爱的轻语声

简介:不唯物、亦不唯心,只唯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