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力”网站称,12月27日,网络上流传的模糊图片显示,中国某新型预警机进行首次试飞,根据外形判断,其大概率就是以运-20为基础改装的空警-3000预警机!
和前代空警-2000预警机最大的区别,就是空警-3000的雷达采用了与俄罗斯A-50和美国E-3“望楼”预警机类似的双面阵列雷达。
如果采用双面阵列,空警-3000的雷达运行方式就得又返回到老式的旋转扫描,而早前的空警-2000和空警-500,都采用的是三面固定式相控阵雷达,雷达罩不用转动就可以实现360°的探测,雷达罩不用转动,结构设计更简单、整体重量也更轻,既然如此,为什么空警-3000还使用旋转模式呢?
这就可以看出中国空军预设未来战场的核心任务了——反隐身作战!
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F-35产量在今年1月已经突破1000架大关,其中美军装备约600架、韩国40架、日本105架、澳大利亚72架、新加坡12架,我周边在5年内就将形成一支由300余架F35建立的五代机包围圈,因此,研制新型预警机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空军目前拥有的空警2000、空警500都是典型的三面阵相控阵雷达,以三面固定的方式,安装在碟形雷达罩内,每个阵面可以覆盖120°空域,其中一个阵面的顶点正好对着机尾,恰好便避免了尾部盲区,3个阵面依次轮流开启,可以同时开启,能够360°全方位扫描覆盖相关空域,对目标实施不间断跟踪!其扫描频率高、全视范围大但雷达口径小,尤其对低RCS的隐形巡航导弹、第五代战斗机探测距离太近,而根据国内对第四代预警机的发展战略看,各种研究论文都提到下一代预警机要突出高探测能力、高抗干扰能力、高识别能力和高战场管理能力,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探测距离上!
而这个距离,解放军空军的要求是360公里!刚好是福建到台海战场的距离,这就非常让人玩味了…
不过要实现下一代预警机对隐形目标360公里以上的探测距离,除了改用更长的波段,提高功率就成了唯一选择,而提高功率就得加大阵面!
空警-3000改为两面阵后,单一阵面更大、雷达物件也越多,探测距离就自然更远,代价是刷新频率会下降,但是通过流出的画面看,空警-3000的后机身加装了和空警-700一样的两侧固定式雷达天线,另外在飞机头部和尾部的雷达罩内,也安装了类似的天线阵,基本也能实现360度无死角覆盖。
当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不过中国从空警-700开始就有重新采用双面阵雷达的趋势,毒客认为这里很重要原因就是,解放军空军在装备了200多架次歼20战斗机,通过多次联合训练积累了大量的隐身与反隐身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在使用中发现,全向凝视的优点比不上更大阵面,而两面阵的回转速度和“数字前窥/回眸”也可以补偿了全向凝视的缺失!
总之,未来空战一定是空军体系间的较量…
一面是UHF波段阵面,探测距离远且反隐身能力强;一面是S波段阵面,探测距离不如UHF波段但精度更高,可为空空导弹提供中继制导。
一开始说的优点现在难道又成了缺点了?
空警700什么时候出来的?[抠鼻]
为了上双波段做的妥协吧。
三阵面 多了一个阵面 估计比机械旋转的机构更重 另外三个阵面 造成单个阵面面积更小 探测距离小了 二方面的原因吧 美帝玩预警机几十年 人家经验更多 人家不玩不是做不到 肯定这些原因
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军迷,但凡看过就知道,无非就是加大天线口径。增加同一方向的功率,提高探测距离。缺点是降低了刷新率。
小编是大神,应该让你去研发,搁这屈才了[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单个面越大,探测距离越远,三面是400公里的话,双面至少500公里。
歼20的制造速度达到了年超百架的规模!!!谁告诉你只有200多架???已经装备18-19个航空旅了…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特点是功率决定一切,这也是为什么早期无法用在轻型战机上的原因
相信中国军工
肉眼怎么看出来的?这么模糊的影像?
请向相关部门询问,无可奉告
钓鱼贴
探测隐身机距离太近
用飞艇当预警机不好吗
预警机上了航母才知道,不是美国不先进,是为了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