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红学又一大发现,曹雪芹贬低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几百年不解其中味

2022年1月9日泽渊写于北京大学。红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就是红楼思想艺术,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是红楼一大特色,红楼人物的行为艺

2022年1月9日泽渊写于北京大学。

红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就是红楼思想艺术,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是红楼一大特色,红楼人物的行为艺术大多受到了曹雪芹思想和时代主流价值的牵制和影响,也就是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思想性决定了红楼背景下的时代文明,也诉说着红楼梦的历史性。

刘姥姥是红楼一条线,见证了红贾府的辉煌和衰落。也目睹了现实的残酷和竞争。

曹雪芹在这个人物身上着笔不少,不算后四十回的内容,前八十回用了近四回的章节,泱泱几万字,即便是红楼中的有些群芳,未曾有这样的描述,作者反而在刘姥姥身上如此煞费苦心,曹雪芹是褒奖刘姥姥,还是贬低刘姥姥呢?

刘姥姥是红楼外低层阶级和贾府上层建筑之间,起链接作用的一个过渡人物,贾元春是贾府和朝廷之间起衔接的一个人物,这两个女人在红楼梦中很关键,对红楼生活有极强的对比性,通过刘姥姥的形象和生活,见识和所为,还有刘姥姥所处的困境,曹雪芹要给人释放一种当时的社会现状。

贾元春说皇宫生活不如在贾府,刘姥姥进贾府,觉得到了人间天堂,这就是一种哲理思维,有钱人有有钱的烦恼,没钱人有没钱的痛苦,人生本就是酸甜苦辣,没有一帆风顺,贾元春想出来,薛宝钗想进去,刘姥姥自然想沾光,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就是一种社会现状。

当时正处在战乱平息后,百姓从民不聊生的痛苦中走出来,还没有走向繁荣和发展,社会经济不景气,刘姥姥表现出的困境是很多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如果遇上蝗灾或者自然灾害,百姓在水生火热之中度日如年,可贾府这样的望族毕竟是少数,即便是有,其挥霍的大多钱财还是靠庄园收入和盘剥老百姓,乌进孝的账单就表明了一切,也说明了贾府资产和食物的来源。

红楼梦一开始就说大荒山下林黛玉和贾元春流浪,恰恰是这样一个荒年,贾府子孙骄奢淫秽,不思进取,在无止尽消耗着祖上基业和盘剥劳动人民,可一个王朝能有多少的王侯将相和世袭爵位?曹雪芹说八王四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后来国民党时期的四大家族就是一个现实例子,显然这些人没有看过红楼梦,不然肯定知道自己的下场,最后落了个大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净。红楼梦是一本小说,也是一部哲理书。

曹雪芹时期根本不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末世帝王和这样的王侯将相把持朝纲,兴建土木,大肆敛财,就连王熙凤这样的女流之辈也在其中,王侯不知人民恨,奢华充满后庭花。

刘姥姥女婿一家本是安分守己的农民,一亩三分地足以,勉强过得去,可到了年关,刘姥姥加入了这个家庭,这就多了一个活口,女婿开始唠叨不开心,毕竟刘姥姥年事已高,几乎没有劳动能力,虽然是在女儿家里,毕竟不想现在,女人说了算,那时候刘姥姥母女肯定要看狗儿的脸色。

而这个狗儿以前是王夫人王家的奴才王成之子,也算是过了一段奢华的奴才生活,后因为无能将家业败光,如今养活刘姥姥,肯定气不打一出来,刘姥姥实在看不下去这窝囊气,于是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就是去贾府打秋风,搞点银子来,看女婿如何看。

其实刘姥姥有痛处,有心酸,这中间就出现了很多的无奈,只有一个女儿的古代老人,谁来赡养?现代也有这样的,老人帮年轻人看孩子,年轻人且嫌弃老人,而老人又无法像刘姥姥去打秋风,这样的现状是一个社会问题,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是当时封建社会制度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也是社会制度不完善的缩影。

可后世几百年来,大多红楼梦的研究者把刘姥姥的思维意识转移到了两次去贾府,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为什么去打秋风,去了贾府,那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刘姥姥是赶鸭子上架,自然丑态百出,贾府人都在笑看刘姥姥人生,连林黛玉都说是母蝗虫,妙玉更是嫌弃刘姥姥,碰了的杯子都不愿意再收回,刘姥姥在百般羞辱后,获得了一定的报酬,可这样的钱最终去了那里,还不是被女婿挥霍了。

刘姥姥的一举一动被世人可怜,可怜之人必有可悲之处,曹雪芹一直以来觉得出家是一种解脱,也可以混口饭吃,可就是把刘姥姥没有写出家,为何?因为刘姥姥有一种趋炎附势的心态,也就是攀高枝,这样的思想是一种陈旧的不上进,是一种文明的退步,如果人人都想沾亲带故,说成是皇帝的亲戚,那城门外有多少打秋风的人,可又有多少能得到秋风,估计全是西北方。

刘姥姥是少数的成功者,回去后把这样的事情说成了佳话,激起更多人的仇富心态,激化了矛盾。反而促进了后代人的进取和改变,就有更多的没有地方打秋风开始萌芽新思想和寻找出路,比如林黛玉这样的就不如此认为,从不为权势和金钱屈服,也不会刻意伪装人生,通过精神乞讨而得到物质财富,刘姥姥不一样,宁可失去尊严也要得到好处,骨子里头就是奴才气,这样的人是无法走出末世,是无法拥有斗争意识和新思想。

刘姥姥是红楼时代的保守派。

刘姥姥的一生是斗争的,晚年的时候和命运做斗争,在争取赡养权,希望有人养老送终,可惜当时的礼教和男权思想,偏偏让刘姥姥被女婿嫌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刘姥姥豁出了自己走向了贾府,才有了后来的二进贾府。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是褒奖新思想,林黛玉拥有新思想萌芽,妙玉虽为出家人,且都是在和封建礼教等斗争,想把自己弄成槛外人,可这两个人和贾府的群芳都在戏弄刘姥姥,作者是想同情刘姥姥,还是说刘姥姥取得了胜利,其实都不是,作者想说的就是一种新思想和旧思想的交融,是新文明和就文明的冲突,是人性的两面性。

曹雪芹在褒奖刘姥姥的同时,也在贬低刘姥姥。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郑重申明,此文为泽渊原创内容,由泽渊本人自媒体号——黑白文章泽渊诗全网分发,未经允许,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转载和引用,所有泽渊网络作品、发刊作品、文学著作等版权尽归属泽渊文学艺术工作室。)

评论列表

HellBack
HellBack 3
2022-01-12 09:53
扯。。。。。。淡
用户92xxx64
用户92xxx64 2
2022-01-22 11:06
百姓是善良的,刘老老是代表
沉香
沉香 1
2022-01-10 19:59
87版红楼梦刘姥姥演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