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语文教材寻访真相的票友,到一个渐趋深入的涉水者,笔者更多的体验是一种收获。
本来没有把小学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列入寻找作者的对象,因为这篇课文注明了作者,用不着查找作者。
但是,《青山处处埋忠骨》注明的作者叫晓年,从这篇课文的文本来看,相当的精炼而富有文采,有这样文笔的作者,不可能在中国的文坛上悄无声息,无迹可寻。
笔者多少对文学圈有所了解,中国写作的作者,顶部作者也不过二、三十名,这个晓年怎么从来没有耳闻?
经过一番并没有多少难度的寻找,很快就查到了晓年,乃是军旅作家年维佳的笔名。
但是,奇怪的是,接下来,在寻找年维佳的身世与简历的时候,竟然找不到多少资讯。没有任何的报道与访谈,论及他曾写过《青山处处埋忠骨》。更没有即时类的资讯,介绍他的近况。
他好像就像消失了似的。
通过网上搜索,了解到长正的散文集《往事》中有涉及年维佳的部分,为此,笔者特意从旧书网上购买了这本书。
此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出版。
其中有一个章节,名为《心系故园年维佳》,对年维佳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与创作旅程都有详细的介绍,也是目前能够找到的纸媒中最细致的一份介绍。详细内容,可以点开笔者下面的图片,详读这篇文章:
从这份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年维佳的身世履历中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军人。
这个关键词表现在三个维度:一是他出身在军旅世家。二是他个人的军旅经历。三是他创作中的军旅烙印。
正是这三个维度,才会酿造成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那份军人埋藏在血脉中的阳刚浩气,那份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深沉情感,那份多情未必不豪杰的血性把握。
这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出现在教材中的意义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山处处埋忠骨》意味着红色经典的升级版进入了教科书的殿堂。
如果说《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个粗瓷大碗》这些课文中的红色经典,代表着1.0版本的话,那么年维佳的《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类出现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军旅作品,可以称着红色经典的2.0版本。
我们的红色文化,必须有所创新,接近现代读者的心理,捕捉历史中的更为触动心灵的特质,才能让这份红色文化,历久弥新,赓续传承。
年维佳的作品,显然作出了适应新的时代触觉的有益尝试。
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新意所在:
一是历史从细处角度看。《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主体事件,并不陌生,牵连着共和国的一项伟大的保家卫国的壮举,但是作者却把浩大的时代背景,推到幕后,而选择了一个巨大的悲伤的撞击点,来揭示出这场伟大壮举后面所付出的意志的力量,刻画出人物细微的心灵力场,以尺幅千里的叙事风格,烛见一个时代的勇毅与坚强。可以说,从细处入手,是这篇文章的叙事角度的新颖所在。
二是历史从联系角度看。历史不仅需要细处看,还要联系起来看,看似无关的事件,其实有着暗脉的相通。福尔摩斯之所以引人入胜,就在于他在平常中看到异常,在无关事件中捕捉到相连。《青山处处埋忠骨》把领袖与战争联系起来,找到了同频共振点,并以此构成文章的“眼”,可以说是作者的独到发现,独到的把握,独到的构思。
三是历史从共情角度看。历史如果没有接受者的情感介入,那么就是一个事不关已的传说,一个随讲随忘的故事。《青山处处埋忠骨》却动用了读者能够产生心灵共情的情感元素,构造出人物抉择的起伏纹路,产生了催人泪下的效果。
因此,《青山处处埋忠骨》这样的可谓是2.0版本的红色经典,在教科书中出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笔者之前经过没有多费周折的查找,查证出《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作者是年维佳,在网络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凭着这个反响,笔者有幸与年维佳建立了联系。
加了年维佳的微信之后,笔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是:
——我想请教一下,《青山》一文进入教材十多年,您应该知道,但未见您出来声明一下,这也可以看出您的格局与大度,我还是想问一下,很多人都在争署名权,而您却从来没有就此发声,您是如何 考虑的?——
年维佳给出的回答是:
——有些事别人可以争,但军人是不能争的。你们找的太辛苦了,似乎对不住您了。我发您二个小文,您会感受到我的心境——
这正是我上面所说,在年维佳的身上,有着军人的特质与烙印,这份融化在骨髓里的精神与气质,使他有着像他笔下描写那些血性的军旅人物与准军旅好男儿的志存高远、格局如山的胸怀与气度。
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我们可以在他的战友的一个回复中更清楚地看明白端倪:
——关于人教部出版的五年级文语教材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是出自《将军有泪不轻弹》这本书,原文原名。
该书作者年维佳时任我们原部队新闻报道组组长(副团职),创作过大量纪实文学作品,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与作者在一个报道组工作多年,后来作者转业到地方出版社工作。我调到军区机关工作,与作者亦有联系。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三年前作者在教科书中发现,为什么迟迟不露面,据我了解主要原因是:作者任主编、社长多年,文博眼高,认为这本三十年前写的文章从构思、艺术表现、文笔等都不太成熟,便顺其自然,没太在意。四个月前,一些职业学院院长和作者及昔日的战友们在网上看到了教材处寻找年维佳,并搜索出了作者原著,年维佳这才出面认可了这篇文章确实是选自他本人《将军有泪不轻弹》文集。
据我了解,年维佳的这本纪实文集在很多杂志有选摘,署名也不统一。
本条信息撰写人:原济南军区联勤部宣传处副处长徐健。——
这里表述的意思,就是年维佳认为《青山处处埋忠骨》是旧作,事过境迁之后,会觉得不甚满意,由此而不愿意认领此文的作者名姓。
写作《青山处处埋忠骨》时,年维佳33、4岁左右,这篇课文,典型地属于少作,以当时作者如此年轻的年龄,去忖度历史深处伟人的心灵秘境,确实需要有博大的心理定力与识力,但也反映出作者在有了更为成熟地衡量历史的新思考之后,会相应地产生一种类似于“悔其少作”的情绪反应,这就是他的战友在回复中所解析的“没太在意”的原因。
一句话,军人与文人的两种气质的融合,是他没有站出来,声明是这篇课文作者的原因。
年维佳在与笔者联系的时候,首先说了两个最重要的他目前的定位:“刚刚走了长征路回来,风格没变。”
年维佳老师在长征路上
这里可以看出他在“现实取舍”与“创作取向”两个与《青山处处埋忠骨》最为关切的基本点维度上,他依然保持着三十年不变的初心,依然不变地行走在军旅的长征路上,依然不改地保持着当年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动人、动情、动心风格。
在年维佳的回复中,提到“发您二个小文,您会感受到我的心境”,那么,我们可以看一下他的近作,以期把握作者的近期写作的动向与指向。
在这两篇文章中,第一篇名叫:“九千铁血今何在?”,写的内容是号称千古奇冤的“皖南事变”。下面我们摘录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看看是否可以隶属于我们上面归结的作者一贯秉持的可以称着红色作品2.0体系的风格维度:
皖南事变主题的历史文章,今天已经相当多了,而且黎汝清当年还写过一部长篇小说《皖南事变》,当年笔者曾认真地在小说连播节目里收听过,当时的感觉,就是黎汝清过分地描写了其中的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对历史人物的命运之痛的解析与刻画,并不如人意。
这也反映出历史文体的著作相当难写的原因。
在“九千铁血今何在?”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字字珠矶、刀刀见肉的文字中,直达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深刻的历史之问。
作者在这一篇短文中继续从细处入手,在历史的大事件中,抓住个人的视角,立足情感这一维度,把这一遥远的历史事件,记忆犹新地展现出依旧鲜红、依旧灼痛的未曾退色的血痕。
而作者立体地、通透地、贯穿地洞烛历史,在这一篇文章中,继续得到清晰地体现。
比如,我们注意到,在写到皖南事变的时候,作者却提到了小扬眉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曾经在小学课文《一个降落伞包》中了解到它的感人肺腑的内涵。
但是,作者将这个故事,安插进皖南事变的大背景下,我们恍然能够感受到周恩来的这一次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看似随意之举,还有更为深远的考量,我们看到的后续影响是,小杨眉的父亲叶挺将军在皖南事变的横生一祸中,依然不改自己的站位与信仰,这其中,不排除一个集团与团队在人道与人性上的那种动人心魄的感召力量,对他的巨大的辐射与召唤。这种将历史的碎片联系起来通透地烛照,正是年维佳写作中的一个屡试不爽、攻无不克的叙事宝典。
这种笔触与立意,与《青山处处埋忠骨》里隐藏的2.0版本红色文化风格有着一脉相承、息气相通的内在姻联。
这正是年维佳在回复中表示的“风格没有变”的蕴意所在。
年维佳老师在宁都起义旧址
而从中,我们仔细忖度,也能感受到作者执着于历史之殇而希望恢复隐秘处所有的情感秘境、让那些被遮蔽了的所有的奉献与牺牲都能获得它们应有的尊崇这份写作的原初目的与动机,依然勃发与浓郁。当抒写与作者的这份期冀产生悖离的时候,作者宁愿封笔而静待来日。
这也是笔者从年维佳发给我的新作之中,按照他提示我们的“感受到我的心境”所能体悟到的答案。
他的没写,是为了更好地写。
这就涉及到笔者想问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年维佳之后停止了的写作呢?
其实,年维佳老师给我们展现的新作,可以看出,他风格没变,依然执着于历史的抒写。
他在写,依然如同三十年前、四十年前那些抒写。
在年老师的回复中,他表示“相信很快会有新东西出来。”
年维佳老师重走长征路
从他给我们先睹为快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风格没有变,他的主题没有变,他的语锋没有变。
我们期待年维佳老师的新作,给红色经典2.0系列,带来更多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