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到底是不是千古第一相,为何总有人吹嘘诸葛亮是千古第一相

刘小元说美食 2025-02-13 19:07:08

诸葛亮这个千古第一相是不需要吹嘘的,而是公认的。

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厉害,那么诸葛亮的厉害表现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的才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武、忠。

诸葛亮所具备的这些能力,任何一种才能放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流的顶级人才,而诸葛亮一个人就把三种才能集全了,堪称华夏第一人。

我就简单地举个例子,诸葛亮的“文”才能强于荀彧,诸葛亮的“武”才能强于司马懿,诸葛亮的忠心又是同时代的顶级楷模,强于关羽,荀彧、司马懿、关羽任意一人放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顶级人才。

但我说:诸葛亮=荀彧+司马懿+关羽,是不是能直观地说明他的厉害。

1、文

文就是治国能力,这一点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天花板。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实际上诸葛亮的能力大于管仲+乐毅,很多人认为管仲比诸葛亮强,我实在不明白管仲强在哪里?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管仲的一大堆事迹出自《管子》这本书,这书是一般被认为是战国到西汉时期成书的,离管仲活着的时代相差了三四百年,而且连作者是谁都搞不清楚。

三四百年后的人不知道根据什么依据,把管仲在几百年前的事迹写下来,很多事是不是管仲干的,都是未知数。

管仲所谓的尊王攘夷,那是齐国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联合一帮小弟欺负另一帮小弟,这不是能力,这是实力的碾压。

管仲的政治主张、思想与改革基本上出自《管子》这本书,真实性存疑,《管子》压根就不是史书,是一种学派的思想著作,有很强的倾向性。

管仲有能力,但明显被夸大,他辅佐的齐国是春秋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当时的晋国经过多年曲沃代翼的战争,实力完全没有恢复,楚国正处于扩张期,而且实力未进入中原,秦国还是西部边垂的小国,没有哪个诸侯国实力能跟齐国抗衡的。

管仲辅佐的是春秋最强的诸侯国,而且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代表了政治正确,联合了一帮小弟,实力更强,管仲辅佐的齐桓公被宋国打败,被鲁国打败,领着一帮小弟讨伐楚国,又不敢动手,只知道欺负小诸侯国。

诸葛亮与管仲完全不同,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刘备连政权也没有,没有根据地,要兵没兵,要地盘没地盘,这完全是从0开始,仅仅10年时间,刘备势力就达到了巅峰,坐拥荆益,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尽管刘备最为弱小,但10年就建立了一个能与曹魏、东吴相抗衡的政权,非常了不起了。

诸葛亮才能大于管仲+乐毅

刘备去世之后,扔下一个烂摊子给诸葛亮,外有强敌虎视眈眈,东吴刚刚在夷陵之战打败刘备,还准备攻击益州本土,内有叛乱四起,南中少数民族群起叛乱,汉嘉太守黄元也起兵叛乱。

这种形势之下,完全靠能力稳定局势,诸葛亮东和孙权,稳定边防,先为刘备处理后事,趁机练兵,准备粮草,仅一年时间,就稳定了内外局势,平定了叛乱,让蜀汉远离灭亡的边沿。

说实话,这种形势之下,要是没有诸葛亮,蜀汉就要提前40年灭亡,这是实打实的能力,没有任何花样可以玩的。

诸葛亮治蜀也是一流的,用陈寿的话来评价就是:

《三国志 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诸葛亮担任丞相时,安抚百姓,教导礼仪,规范官职,明确制度,开诚布公。那些尽忠竭力的人,虽然有仇怨但是一定会赏赐,违犯律法的人虽然亲近但也一定要受罚,愿意认罪的人,虽然罪行重但一定会宽恕那些巧言令色的人,虽然影响轻微但一定会处死。没有细小的善事不受到赞赏,没有细微的恶是不被贬黜,处事精炼,探究事理的根本,根据事实来进行责罚,不录用虚伪之人,最后在国家之内,百姓都敬畏并爱戴他,刑法虽然严峻但没有埋怨的人,因为他是用心安抚,并且劝诫是明确的,真可以说是治国的良材,是管仲、萧何一样的人。

简单地说:诸葛亮处事公平公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没有关系亲疏之分,用人唯贤,百姓爱戴。

诸葛亮治蜀公平公正,受到百姓爱戴

这个评价很高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丞相能做到诸葛亮这样的成就与名声?

陈寿将诸葛亮与管仲和萧何对比:

《三国志 诸葛亮传》: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

诸葛亮处理政事的才干,也不在管仲、萧何之下。

诸葛亮的治国才能无论是同时代的横向比较还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纵向比较,都是数一数二的。

2、武

武指的就是军事能力,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一直是有争议的,来源就是陈寿在《三国志》中的那句话: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

这话的意思是:但是诸葛亮的才能在治兵上是长处,但在出谋划策上有所不足,在治理百姓的才干上比做将领的能力要强。

其实陈寿这是拿诸葛亮的文在跟诸葛亮的武在比,认为诸葛亮的武不如诸葛亮的文,并不防碍诸葛亮是那个时代与曹操并列的军事家。

不说别的,诸葛亮以弱击强,以蜀汉这盘国力主动攻打强大的曹魏,逼得司马懿只有用坚守不战的办法才能应付,如果司马懿出战,结果就像卤城之战那样,失败而归,而且还丢了张郃的性命。

隆中对战略规划是当时最成功的战略

司马懿在后期的曹魏就是无敌的存在,七天擒斩孟达,百日平定辽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忽悠曹爽兵不血刃,逼死王凌面不改色,纵横曹魏无一人是敌人。

这样的司马懿却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整个三国有多少人能力能超过司马懿的,恐怕没几个,那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是不是更强?

军事能力不仅仅是行军打仗,还包括军事思想与带兵练兵,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大意败夷陵,两大战事的失败给蜀汉带来多大的损失,损失士兵十余万,士兵更是短时间无法恢复。

但诸葛亮只用了五年时间,就训练出一支可以北伐的精兵,积累了足够的粮食与物质,最重要的是提升了士卒北伐的士兵,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任何一个带兵作战的将领来说,能够提升士兵远远强于带兵练兵。

《三国志 诸葛亮传》: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

诸葛亮擅长巧思,对连弩进行了改造,包括运输粮食的木牛流马,都是出自于他的意见。他推演兵法,制作八阵图,都得到了其中的精要。

诸葛亮的八阵图流传甚广

八阵图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古阵法,早已经失传,相传是黄帝所创,经姜太公发扬光大,诸葛亮之前整理过八阵图的还有田穰苴、管仲、孙武等,诸葛亮是史书明确记载改进八阵图的人,并且得到后世军事家李靖和李世民的称赞。

李靖和李世民认为陈寿是史官,不懂军事,因此才会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如政治能力,如果形象一点,诸葛亮的政治能力是99分,军事能力是98分,那也是一般人比不了的。

3、忠

有人会认为忠不是一种能力,但是忠心的人在历朝历代都会得到名声,比如周公。

对于统治阶层,需要宣传忠君思想,但是能作为榜样的是少之又少,在诸葛亮之前,忠心的人更少,即使是之后,也不是太多,最杰出的就是郭子仪和岳飞,另外关羽也算一个。

刘备在去世之前托孤于诸葛亮,并说出“君可自取”的话,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了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

《三国志 先主传》: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至于刘备将国家政事及太子托付给诸葛亮,而心中没有疑虑,这是君臣都是大公无私的人,是古往今来的榜样。

诸葛亮尽心辅佐刘禅

陈寿认为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榜样,这种和谐的关系放在整个中国历史出是少见的,这就是诸葛亮的忠。

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总揽大权,无论大事小事都是诸葛亮决策,刘禅只负责祭祀,诸葛亮的权力已经超过了篡位的司马懿,但诸葛亮没有一丝篡位之心,一心为公,在蜀汉实行公平公正的制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为国捐躺躯,他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同样为国捐躯,祖孙三代人,都为蜀汉送了命,这种榜样古往今来也极为少见,流传千古不是很正常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