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外名刹,当首推正定的隆兴寺。”古建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誉道。隆兴寺,一座饱经风霜的宋代名刹,屹立于正定古城,见证了千年的沧桑巨变。
隆兴寺俯瞰图
隆兴寺,又名“大佛寺”,寺庙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于寺内铸造一尊巨大的四十二臂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此后,以大悲阁为主体的宋代建筑群便相继告成。金、元、明各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间,又曾两次奉敕大规模重修,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
隆兴寺
寺院建筑南北纵深,从石桥向北依次有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龙泉井亭等十几座殿阁,高低错落,气势恢宏。
被梁思成赞誉为“京外名刹之首”的隆兴寺究竟有多美?快跟随小探君的脚步一起看看吧!
01
现存最早的宋代建筑居然是山门?!
隆兴寺的摩尼殿、转轮藏殿、慈氏阁、天王殿是宋代遗构,但你能想到,这四个修建时间最早的居然是作为山门的天王殿?!
天王殿
天王殿位于隆兴寺最南端,兼具山门的作用,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前出月台,为单檐歇山顶,红墙灰瓦绿剪边,始建于北宋,是寺院现存四座宋代建筑中最早的一座。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做过大修,外貌发生了一些改变,成为反映不同时期特征的古建筑复合体,但主要梁架仍为原来形制没有改变。现在大门上端的“敕建隆兴寺”和“天王殿”匾额都是康熙皇帝手书。
天王殿匾额
天王殿殿内供奉大肚弥勒佛和四大天王,可惜四大天王原塑像毁于1966年,现存塑像是1982年重塑的,而大肚弥勒佛为金代木雕,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弥勒佛体态胖硕,笑容可掬,双耳垂肩,左手执一布袋,其形象源于我国五代浙江奉化岳林寺的契此和尚。
大肚弥勒佛
02
遗憾:曾经华屋成丘墟
天王殿北侧,有一座巨大的砖石台基,这是大觉六师殿遗址,大觉六师殿创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为面阔九间、进深六间的单檐庑殿顶建筑,金、元、明、清均进行过重修,可惜民国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
大觉六师殿遗址
据《隆兴寺志》记载,大殿的佛坛上原供有七尊佛像,即释迦牟尼佛及其成佛之前的六位先师: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他们在佛教中合称“过去七佛”,因而大觉六师殿又俗称“七佛殿”。
隆兴寺内这座规模最大的宋代建筑失存,无疑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一大缺憾。
03
只有宋画中可以看到的建筑
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是隆兴寺现存宋代木构建筑中唯一一座有明确纪年者,也是隆兴寺内现存古建中最重要的一座。可以说,隆兴寺最精美的部分,就在此殿。
建筑形制海内孤例!
摩尼殿面阔七间,进深七间,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殿四面正中又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从空中俯瞰为十字形。
这样的形制可以说是海内孤例。梁思成先生对摩尼殿大加赞誉:“这种布局,我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有在宋画里见过。”“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
俯瞰摩尼殿
为了承托这样的屋顶,摩尼殿的柱网结构非常精巧。大殿柱网被称为“副阶周匝金箱斗底槽”式,用柱七十根(包含南面抱厦内檐柱二根)。最外圈三十八根,用以支撑下层;檐中圈外金柱二十二根,用以支撑上层;檐内圈金柱八根,前后两置,用以支撑梁架及屋顶,作为承重的支柱。这样的柱网布局下,摩尼殿才得以形成面阔七间,进深七间的宽敞内间。
摩尼殿透视图
摩尼殿的斗拱不仅用量大,而且样式多!上檐、下檐、内槽斗拱共计一百二十七朵(不包括襻间斗拱)。按位置可分为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其式样多达二十余种,但总的来说都为五铺作偷心造。上下檐斗拱皆为单抄单下昂,内檐出双抄,值得一提的是补间和柱头的部分铺作采用了45度斜拱(如意拱),是已知古代建筑中柱头铺作使用斜栱的最早实例。
摩尼殿内槽柱头、转角、补间铺作
摩尼殿外檐柱头铺作
除此之外,大殿副阶周匝,四面砌墙,只在抱厦正面设有格栅门,和檐下斗拱间设有“拱眼壁”,因此无论四季太阳方位与高度角的变化,光线都能从栱眼壁射入,将抱厦和内槽顶部照亮,并且在各个方向上的光照强度都趋于一致,避免了佛像、壁画受到阳光直射,也避免了高光与暗部对比过大导致人看不清。
檐下斗拱间有拱眼壁
绝美的佛像和壁画!
殿内佛坛上供奉五尊泥塑金装佛像,正中释迦牟尼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左侧弟子迦叶双手抱拳,右侧弟子阿难双手合十,两侧的普贤菩萨手托如意,文殊菩萨手持青莲,结跏趺坐于须弥座的莲座之上。这五尊都是宋代原塑,文殊、普贤在明代进行过修补。
释迦牟尼和阿难迦叶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殿内各壁为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绘“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四抱厦绘护法“二十四尊天”,其中东抱厦的“大悲尊天”、“鬼子母天”等保存较好;檐墙内壁生动地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槃等整个过程,称“释氏源流”;东西扇面墙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
西方胜景壁画
二十四尊天壁画
兜率陀天
鲁迅书桌上的东方美神!
摩尼殿内槽北壁为一座泥塑五彩悬山,悬山中现存塑像共30余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的五彩观音菩萨像,俗称“倒座观音”。因观音菩萨有“众生普渡不完,誓不回头”的誓言,而芸芸众生,永远普渡不完,故形成“倒座观音”形象。
倒坐观音
观音姿态优雅端庄,面容秀丽恬静,细眉之下一双悲天悯人的慧眼微微俯视,堪称宋代观音世俗化形象的巅峰。观音像原塑于北宋,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曾进行过修补。鲁迅先生非常欣赏这尊塑像,称赞她是“将神人格化”了,并把她称作 “东方美神”。
除此之外,摩尼殿南侧抱厦外有一个白石香炉,为北宋遗物,由炉身、炉座组成,炉身雕刻药师佛和十二药叉神将。
白石香炉
摩尼殿后还有一座被梁思成称为“小珍品”的庑殿顶牌坊门,可惜已经是现代重建的,南面提额“妙庄严域”和北面提额“通津宝筏”是康熙御笔。
牌坊门
04
罕见的铜铸双面佛!
隆兴寺的戒坛是我国古代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在古代,规模较小的寺院是没有资格设戒坛的,历史上有戒坛的寺院本就不多,经过历史变迁能保留下来的戒坛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正定隆兴寺戒坛尤为珍贵。
戒坛
戒坛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的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上层檐下悬挂清康熙五十二年皇帝御书的“戒坛”匾额,底层檐下悬挂乾隆十三年乾隆帝题写的“金绳觉路”匾额。这座雕梁画栋的清式建筑,其玲珑精致的外表,在整座古朴的宋代风格寺院内,显得格外醒目。
铜铸双面佛像
一般寺院的戒坛上多为释迦牟尼佛,或其法身毗卢遮那佛,或其报身卢舍那佛,而隆兴寺戒坛上却供奉着一尊明代铜铸的双面佛像——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整体造型与汉地普通寺院的佛像也极不相同,二佛像背身相连,相背而坐的造型和头戴五叶冠、长裙束腰的菩萨形象以及马蹄状莲台均具有明显的永宣造像风格,在汉传佛教寺院中属于罕见。
05
宋代小木作稀有遗物
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阁身呈正方形。前出一间雨搭,使一层空间增大,阁内正中安置一座直径7米的木制转轮藏。
转轮藏阁
转轮藏是什么?
转轮藏又称轮藏、转轮经藏、转关经藏、飞轮藏等,始于南朝,盛于宋,是集藏书、传道、求利多功能于一体的特殊法器,佛教中有推其旋转与诵读经文同功之说。
转轮藏
转轮藏由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组成,藏座位于最下部分,由藏针尾部出斜戗,上置八根平铺的角梁呈放射状。各角梁下悬垂柱,里外两根,柱根均有卷杀,斜戗施于内柱与藏轴之间。藏轴与垂柱间以三层枋连接,上、中层枋里至藏轴,外至垂柱,但不出头;下层枋里插于垂柱,外穿外垂柱延至地坑边缘。外端残留榫卯,原应有纵横向连接构件。
藏座
藏身位于藏座部分之上,平面呈八角形,底部八根角梁上施龙骨铺木质地板,地板上转角处外立八根梅花柱,内立八根方柱。藏轴与内柱间依对角施枋三层。各对角所施之枋上下交错,枋间施斜戗,枋上端以四根方木组成“井”字形框架将藏轴框与当中。藏身每面三开间,角柱为八瓣梅花柱,平柱为下不及地的垂莲柱。柱上部施扁阔普拍枋和上下额枋,额枋间嵌浮雕云龙纹华板,下以雕花雀替支托。外柱间及内柱里外侧施地栿三道,地栿间当为置放经匣和佛像的地方。宽阔的雁翅板上浮雕卷草纹并施以色彩,风格古朴豪放。
藏身
藏顶位于藏身部分之上,重檐结构,下檐八角式,上檐圆攒尖式,攒尖顶部出木轴,木轴穿井字枋伸至建筑转轮藏阁二层楼板上方。藏顶下檐铺作形式为八铺作双杪三下昂计心重栱,后尾为六铺作三卷头;上檐铺形式为八铺作五卷头计心重栱。藏顶铺作,从结构形式到细部做法与宋《营造法式》基本吻合。
藏顶
如此精美的转轮藏,是结构力学完美的运用,是大木作的萃取凝缩,是小木作的艺臻极品,难怪祁英涛先生称其为“宋代小木作的稀有遗物”。
06
七米的弥勒佛!
慈氏阁始建于北宋,与转轮藏阁相对,所以两阁形制与尺度大致相同。慈氏是梵语弥勒的意译,因此慈氏阁就是供奉弥勒的殿阁。
慈式阁
慈氏阁内的北宋木雕天冠弥勒菩萨立像,为国内最古老的独木佛像,乃是修建大悲阁时木料自五台山顺滹沱河漂至常山,采用其中最大的木料雕刻而成,1995年采用修残补缺、随旧着色的方法进行了复原性修复。
弥勒菩萨
阁内弥勒菩萨面目慈祥,头戴天冠,上身内着衬胸,外穿天衣,下着齐足长裙。右手上屈于胸前,掌心向外,左手下垂,其形为诸天说法状。菩萨身后为轮廓奇特精美的举身火焰背光,高8.8米。背光主题纹饰为雕制的卷草纹,内饰花卉,外镂火焰,整个雕像光彩夺目,金碧辉煌。
07
大佛寺由来竟是因为它!
大悲阁
燕赵大地上流传有一句家喻户晓的民谣:“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其中“正定菩萨”即大悲阁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铜像。
千手千眼观音铜像
大悲阁内所供的铜铸观音像,是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像高21.3米,共42臂,现存观音像的身体部分和当胸合十的两只手臂是宋代铜铸,其余两侧40只是民国时期重装的木质手臂。据说每只手眼都各有25种法力,40只手眼和25相乘便成了千手千眼。因此这尊观音被称为“千手千眼观音”, 它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者。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人们都自然地将隆兴寺称为“大佛寺”。
值得一提的是,观音像脚下的青石须弥座同为宋代原物,饰有力士、伎乐、飞天、共命鸟、妙音鸟等形象,雕刻细腻,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宋代石刻艺术珍品。
须弥座雕刻
关于大悲阁,还有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大悲阁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晚清时期,大悲阁因年久失修而逐渐破败。民国三十年,时任河北省省长的吴赞周代为提倡、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亲为发起,对大悲阁进行重修。1943年正月工始,1944年3月工竣。施工中由于经费严重不足,不得不拆去两旁的御书楼和集庆阁,将其旧木料用在大悲阁重建上。重修后的大悲阁阁身总体规模较前缩小了三分之一,面阔七间变为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缩为进深三间,五重檐歇山顶降为三重檐歇山顶,而大悲阁的塑壁永远地消失了。
大悲阁塑壁
从照片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悲阁内东、西、北壁皆为佛教题材壁塑,佛陀、菩萨、罗汉、天王、山水、楼阁遍布其间,其规模与艺术水准远超摩尼殿五彩悬塑,可惜永远地消失在世人面前,可悲,可叹。
08
隆兴寺最后一座建筑
大悲阁后为隆兴寺本体的最后一座建筑——弥陀殿,弥陀殿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
弥陀殿
殿内正中供奉明代泥塑金装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是佛教重要宗派净土宗的信奉对象,据说佛教信徒相信只要一心一意地念诵“阿弥陀佛”的法号,阿弥陀佛就会接引念佛者往生极乐世界。
泥塑金装阿弥陀佛
09
隆兴寺里的搬迁户
毗卢殿原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崇因寺的主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重檐歇山顶,红墙青瓦绿剪边,面阔、进深皆为五间,四面有门,1959年因寺院残破,为便于保护将其迁建于隆兴寺内。
毗卢殿
殿内正中供奉一尊明代铜铸毗卢佛像,像高6.42米,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和三层莲座摞置而成,大小佛像共计1072尊。这尊佛像是明代万历皇帝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繁复华丽,为现存最精美的古代铜铸毗卢佛像。
毗卢佛像
隆兴寺,这座穿越千年的古刹,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让人心生敬畏。漫步其间,心灵得以沉静,思绪飘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