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不一般,老人说“60年一遇,3人不上坟”,指哪“3人”?

傻姐美食 2025-03-27 23:16:31

今年清明不一般,老人说“60年一遇,3人不上坟”,指哪“3人”?不是迷信,最好了解下。各位朋友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傻姐。最近总听长辈念叨:"2025年清明不一般,60年一遇要当心"。掐指一算,明年清明正好遇上甲辰年闰二月,这种特殊的历法现象确实要两个甲子才能重逢。更让我好奇的是那句"三人不上坟"的老话,仔细打听才发现,这可不是迷信,而是暗藏老祖宗的生活智慧。今天就来和大家唠唠清明节的这些习俗,看看您了解多少呢?

记得去年在杭州龙井村采茶,遇到位八十多岁的陈阿婆。老人家边揉捻新茶边念叨:"你们年轻人总说老规矩过时,可去年清明后山体滑坡,可不就是有家小年轻非要在雨天去祭祖"。原来清明时节多雨,今年又逢闰月,地表含水量更高,山间小路确实容易打滑。

去年清明我就亲身经历过惊险一幕。跟着表哥去给外公扫墓,表嫂怀孕五个月非要跟着,结果在湿滑的石阶上崴了脚。幸好当时有村民经过,用竹椅抬下山才没出大事。后来村里长辈说,老话不让孕妇上坟,其实是不想孕妈妈们冒险走山路。

清明3人不上坟”,指哪“3人”?

1、准妈妈要注意:邻居张姐去年清明挺着7个月孕肚去扫墓,回来就感冒发烧。医生说是山间阴冷湿气重,孕妇免疫力低容易中招。现在她逢人就劝:"听老人言不吃亏,等娃生了再补上心意也不迟。"

2、生病得缓缓:同事小王去年重感冒刚好就跑去扫墓,结果淋了雨又复发肺炎。中医朋友告诉我,人体阳气虚弱时最忌阴气重的地方,老祖宗说的"病秧子不上坟"其实是保护机制。

3、古稀老人别勉强:我爷爷70岁那年非要亲自去修祖坟,结果扭了腰在床上躺了半个月。现在他总叮嘱我们:"心意到了就行,我这老胳膊老腿还是在家叠元宝实在。"去年去苏州东山扫墓,看见景区特意立了警示牌:"70岁以上老人建议亲属陪同"。管理处的小哥说,去年就有独居老人摔伤,现在清明期间都会增派巡逻人员。

清明节的美食

要说清明美食,首推江南青团。去年在嘉兴月河老街跟糕点师傅学了一手:采新鲜艾草焯水打成汁,糯米粉掺粳米粉按3:1和面,包上自制的咸蛋黄肉松馅,上锅蒸8分钟,揭盖瞬间艾香扑鼻。记得要用粽叶垫底,这样既防粘又添清香。

福建朋友教我做的鼠曲粿更有意思。采田埂边的鼠曲草,和着晚稻米浆捶打成团,包上笋丁香菇馅,用芭蕉叶裹着蒸熟。咬一口,野菜的微苦混合山珍的鲜香,是城市里尝不到的山野之味。

在皖南驻村时,老乡教我做的蒿子粑粑最接地气。野蒿焯水切碎,拌进籼米粉揉成饼状,铁锅烧热淋菜籽油,煎到两面金黄。清明早晨吃两个,配碗新采的明前茶,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清明将至,今年扫墓时,记得给长辈带把折叠椅,给孕妇备件防风衣,给体弱的家人煮壶姜枣茶。毕竟,最好的孝心,就是让每个家人都平安顺遂。关于清明节的习俗您了解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家乡关于清明节的更多习俗,今天的分享到这里,感谢阅读,我们明天见!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