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知道呢?黄河在此地长上了“眼睛”

路生观史 2022-11-25 19:27:20
秦始皇与河套

在荧惑守心和今年祖龙死这种迷信的歪门邪气里,秦始皇于第二年去世了。但历史依然滚滚向前,并在后来把秦始皇最早向河套地区移民的北假变成了“黄河之眼”。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 、祖龙 ,也有吕政一说。 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统一六国后,商鞅变法时极力反对的各方面的学派、人才都纷纷来到秦国服务,可能秦始皇采用了“秦国特色的商鞅变法”,造成秦帝国各种迷信盛行。其中黄老道家、阴阳家,他们综合儒、法、道诸家的学说,提出所谓“五德终始说”,尤其得到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于是认为秦是水德,周是火德,水能克火,因此秦得天下。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五德终始说”是邹衍提出来的。

邹衍,战国末期齐国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郝庄村) 。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

生卒年不详,据推断大约生于公元前324年, 死于公元前250年,活了70余岁。著有《邹子》一书。

提倡的主要学说是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仲连是同时代人。

齐宣王时,邹衍就学于稷下学宫, 对此,司马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他说:“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断行之……邹衍其言虽不 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人不察其大道,而学其小术,故封建迷信兴,这不是邹衍的错误。

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述了阴阳家的来历和社会地位:“阴阳家之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吴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班固认为阴阳家来源于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羲氏及和氏。既如此,天论与五行学说便是邹衍学说的主要内容。

《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说:“邹衍之所言……尽言天事,故曰 ‘谈天’。”《史记·孟荀列传》说,“邹衍之术,迂大而宏辩……故齐人颂日:‘谈天衍’。”《文心雕龙·诸子》说:“邹子养政于天文。”同书《时序》说:“邹子以谈天飞誉。”可见善于谈天是邹衍的一大特点。然而邹衍不是为谈天而谈天,他以谈天为手段,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需要为目的。建立于阴阳基础上的“五德终始”说才是他学说的核心所在。

观早期中华哲学文化,并没有五行的说法,更没有五行相克之理论。而邹衍认为,天地有五行,从天地剖判以来的人类社会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的。而五德转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 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规律进行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变化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受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元素支配的,历史上每一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一种必然性。

邹衍说:“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淮南 子·齐俗训》篇高诱注引《邹子》)。《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 《七略》曰:“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吕氏春秋·应同》讲得更具体:“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上述引文据近代学者考证,应属于邹衍的佚文,至少体现了邹衍的学说精神。邹衍的这种学说为齐闵王称东帝,燕昭王称北帝奠定了理论基础,因而受到他们的礼遇和重用是不难理解的。这种学说后来被秦始皇接了去,为他的称帝及其统治服务。

《史记·封禅书》说:“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说:“东莱吕氏曰:‘方邹衍推五德之运,人视之,特阴阳末术耳,若无预于治乱之数也。及至始皇始采用之,定为水德。以为水德之治,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则其所系岂小哉!”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认为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自有其合理性,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就陷入了机械论。至于秦始皇的“水德之治”,错不在邹衍身上。黄河,在今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巴彦淖尔一路向北,形成河套地区,秦始皇对这一带的开发分明也有着“迷信”的气息。但在这种“迷信”的气息,秦始皇对黄河向北的治理是雷霆万钧的。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北击匈奴

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忙于征战,无暇北顾,匈奴经常袭掠与其接壤的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地。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秦始皇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

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春,蒙恬统主力军从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北出长城攻其东;杨翁子率偏师由肖关(宁夏固原东南)出长城攻其西。匈奴败逃。秦遂取河南地(内蒙古巴彦淖尔乌加河以南及鄂尔多斯地)。沿河置44县,移民垦守。因匈奴不断来攻,次年秋,秦始皇复命蒙恬军又北渡黄河,取高阙(巴彦淖尔狼山中部计兰山口),攻占阳山(巴彦淖尔乌加河北的狼山、阴山)、北假(巴彦淖尔乌加河以南夹山带河地区)。匈奴不敌,向北迁徙。为巩固河南地区,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这场反击战,解除了匈奴贵族的侵扰与破坏,“悉收河南地”,使今河套内外,大河南北的广大地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摆脱了兵祸的灾难。

二、开发北疆

北伐匈奴的同时,朝廷又徙去大批刑徒,“实之初县”。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进一步增加了徙边的人数。除谪徙刑徒外,还鼓励一般民众移居边地。如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年),一次就从内地徙民三万家至北河、榆中定居,凡是去了的,均“拜爵一级”。这些迁去的民众与刑徒,一面屯垦,一面戍边,对于开发北方边地,充实武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北击匈奴相伴的是修筑长城: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当时中原刚统一,各地原来的贵族势力还很强,若不保持中央各地之间的交通和联系,国家随时会处于再次分裂的局面,所以必须尽快改善中央到各地及其他各郡、县之间的交通和联系,因此须尽快建设道路。

由于多年的战争,原各国的农业设施受到相当大的破坏,或因战争而年久失修;在统一后必须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因此花相当大的人力来疏通河道,修复水渠,对水路交通和农业灌溉都有利,是很有必要的。

修建长城,是为了保护北部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人民的负担;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范围很大,没有长城的话,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会给人民增加很大的负担。需要说明的是,万里长城不是秦始皇开创的,他只是把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北边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

与开发北疆移民北河相伴的是修筑秦直道。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阻止和防范北国匈奴贵族的侵扰,令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用两年时间修筑了南起陕西林光宫,北至今内蒙古包头九原郡的一条南北长达700多公里的一条军事通道,秦直道是由咸阳通往北境阴山间最捷近的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

关于建造秦直道的目的存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流行的说法包括“为了出巡便利”、“作为运兵通道”和“作为交通线路”等。该工程由蒙恬负责修造,由于该路线地形复杂,道路险峻,工程进展缓慢。直至蒙恬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赐死时,秦直道仍尚未完全修通。秦二世即位后继续兴建秦直道,但史料并未记载秦直道的建成时间,同时也没有记载秦直道的具体路线。秦朝灭亡后,秦直道至隋唐时期依然继续提供交通服务,有观点认为昭君出塞时所走的路线即为秦直道。清朝年间,秦直道逐渐荒废,失去了作为交通干道的作用。

具体线路虽然存在争议,但秦直道的终点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彦淖尔和包头一带的河套地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起点林光宫位于陕西省淳化县铁王乡凉武帝村,在淳化县西北甘泉山上,纵横各五里,为一较大的离宫建筑群。淳化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市北部。秦直道犹如长剑出鞘,由南向猛插而去,直指阴山,被赶往阴山以北的匈奴人也便从此有了不敢南下牧马的经历。

这就是秦始皇向北对于河套地区的经营。分明是力度太大,也最终让自己在荧惑守心的传说里驾崩。

所谓荧惑守心是一种天文现象,“荧惑”是指火星,由于火星荧荧似火,行踪捉摸不定,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为“荧惑”。但火星无论在东方或是西方都被认为是战争、死亡的代表。荧惑又名赤星、罚星、执法。又视火星在东方叫悬息,在西方为天理,在南方为火星。简单地说就是,美丽的土星、距离地球最近的外行星火星和天蝎座最亮恒星“心宿二”,三者依次连成一条直线。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意思是:火星侵入心宿,这种天象象征着帝王有灾。有颗陨星坠落在东郡,落地后变为石块,老百姓有人在那块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土地分。”始皇听说了,就派御史前去挨家查问,没有人认罪,于是把居住在那块石头周围的人全部抓来杀了,焚毁了那块陨石。

与这个传说相伴的是“今年祖龙死”,即: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深秋的一天,秦始皇还在巡游,前面忽然出现一个陌生人,拦住马车。这人手里拿了一块玉璧,不声不响地塞给使者。使者狐疑接过,未及开口,对方就抢先说了一句话:“今年祖龙死!”掷地有声。使者吓得够呛。“今年祖龙死”,祖,就是始祖,人之先;龙,君之象。意思是说今年秦始皇要死。陌生人撂下这句石头般冷硬的话,掉脸儿飞快走掉,使者回过神再想找,人早已不知去向。

在荧惑守心和今年祖龙死这种迷信的歪门邪气里,秦始皇于第二年去世了。但历史依然滚滚向前,并在后来把秦始皇最早向河套地区移民的北假变成了“黄河之眼”。

秦汉称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夹山带河地区为北假。《史记·秦始皇本纪》:“(公元前214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这时的北假是地名,在阴山以南河套以北。因其地属于北方,此处官田假于无地贫民耕种,故此处为北假之地,按《史记》和《通鉴》,符合时、地、事准确的北假地域是:

东起内蒙古固阳县下湿壕镇后脑包村西至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北至色尔腾山秦长城,南至大青山乌拉山(即阴山包头市石拐、固阳、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段),蒙恬北逐匈奴据阳山的北假中地域是其中黄河支流石门水(今昆都仑河)流域以固阳梅令山古城为中心的固阳明登至公益民及明安一带土地肥沃的河滩。

至于秦时“北假”之名的由来,根据曹魏人苏林对《史记·匈奴列传》的注释,“北假”得名是因为“北方田官,主以田假以贫人”,也就是田官将土地租借给无田的贫民,这说明在秦朝,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在河套地区出现。《后汉书·和帝纪》:“其官有陂池,令得采取,勿收假税二岁。” 李贤注:“假,犹租赁。”

历史发展到汉代,北假同时成为官名,《汉书·元帝纪》:“(初元五年)罢……北假田官。”为边防屯田军官,掌驻防及屯田事务。

汉代统治者曾假民公田,征收假税。这样的假税分为两种:一种为高额假税,主要归大司农征收;一种为低额假税,主要归少府征收。

西汉初期,荒闲地较多,封建政权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鼓励农民勤本务农,积极开荒耕种,没有出现假民公田、征收假税的现象。至汉武帝时期,进行较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和边境战争,导致国家财政亏损,是以县官开园池,总山海,致利以助贡赋,修沟渠,立诸农,广田牧,盛苑囿。太仆、水衡、少府、大农、岁课诸入田牧之利,池籞之假,及北边置任田官,以赡诸用。

于是,国家把控制的公田苑囿假民垦植,即租赁给农民耕种,收取假税。当时出假的公田,有太仆所掌管的牧师诸苑草地,水衡都尉所掌管的上林苑闲地,少府所掌管的苑囿园池之地,还有大司农所掌管的大量熟地:其中一部分是由士兵在边地开垦的大片屯田,一部分是通过告缗令没收的大批良田。大司农设置田官管理各处田产,向假种熟地公田的农民征收高额假税。

大司农设有田官稻田使者,负责把国家所属稻田假与民,收其税入也。稻田使者当在武帝时期已经设立。《汉书·沟洫志》记武帝诏曰:今内使稻田租挈(契)重,不与郡同,其议减。 师古 注云:租挈,收田租之约令也。这种定立租挈的假税,自然重于常制三十税一的田租量。其假税率为多少?据《后汉书·黄香传》:(魏)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当时采取分成制的剥削办法,剥削率应与 见税什伍 差不多,但这是东汉后期出现的情况。

汉武帝在西北边郡曾开垦了大量军事屯田,当军队撤离后,即徙民以实之,设立田官管理。《汉书·元帝纪》载有北假田官,李斐注曰:主假赁见官田与民,收其假税也,故置农田之官。这种假税的征收量,据居延汉简:右第二长官二处田六十五亩,租廿六石。则每亩平均收租四斗。

在北假丰收的庄稼和汉朝政府收取的假税里,翻开历史,五原郡这个名字扑面而来,而所谓“黄河之眼”也就是五原郡下辖层——河目县。古人的才华让黄河在河套地区有了眼睛!

西汉五原郡领县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东北乌梁素海东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境。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北河)自临河县东径阳山南……东流径石迹阜西……南屈径河目县故城西,在北假中。”

河目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乌梁素海东岸。属五原郡。东汉废。《水经注·河水三》五原郡段:河水“至河目县西……在北假中。地名也”。 当地考古专家认为,今五原县塔尔湖镇(原丰裕乡)五份桥村古城即是河目县县治所在,此城边长(1000米x700米)。“五份桥”三个字是有典故的。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乡村邻里的安全,为了维护乡村居民稳定的生活,当地五个比较大的家族集资修建了一座桥。由于是由五份子资金合资修建,故名桥梁为“五份桥”。后来人们引用着桥的名字称呼当地,村名们相当自豪,认可了这一地名。“五分桥村”自此心口相传。

五份桥村位于五原县与临河区交界处,地接塔尔湖镇西部,南临丰胜村,北接银定图镇,西与临河区新华镇接壤。这片土地在历史上,伴随着秦始皇对北疆大力开拓和汉王朝对河套持续不断地开发,让黄河诗情画意服睁开了眼睛,也让自己有了“河目”的名称。

西汉后期,五原郡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内蒙古包头市市区、固阳县、乌拉特前旗、达拉特旗以及准格尔旗东北部。境内有石门水,即今昆都仑河。汉武帝、汉昭帝时在临近匈奴的边地塞外大规模修筑长城和要塞。五原郡北境有石门障,出石门障向北,有光禄城。光禄城西北一线,有支就、头曼、呼河、宿虏(受降城)等数座鄣塞,中以长城相接,称为列城。

汉成帝元延、绥和之际(约前8年),五原郡领十六县。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39322户,231328人,绝大部分居民为汉人。这种人口结构也是秦汉移民的结果,是这些人最早将中原的农耕文明带到了河套地区的北假地。然而,历史有时会选择性地忘记——关于塔尔湖镇地名由来有这样的两种说法:

一、塔尔湖为蒙古语,意为“绕道湖”,因附近有湖泊,道路泥泞,人须绕道行走,故名。

二、据传说,清末时期此地的湖边建有召庙和白塔,首任召庙住持喇嘛名叫塔尔棍,因后套发音,后来逐渐演变为塔尔湖。另据传说,古代该地区湖泊众多,同时在湖的周边又建有塔,所以叫塔尔湖。

历史上的河目县在东汉废,但一个有关农耕文明的地名却一直被保留了下来,这个地名便是丰裕。而在塔尔湖镇的近现代的历史里人们依然还能看到这样的文字:

1942年,实行新县制时,塔尔湖曾为晏江县(后改称达拉特后旗)政府所在地。

1958年,旗县合并后改为县辖乡,乡名巴彦特拉(蒙古语为富饶的滩)。

1958年,为巴彦特拉公社,后改镇。

2005年,乃日拉图、丰裕、海子堰3乡并入塔尔湖镇。

今天的塔尔湖镇,位于五原县西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2公里,东至乃永分干沟与五原新公中镇永联村相连,西至五排干渠与临河区乌兰图克镇毗邻,南与五原复兴镇、天吉太镇接壤,北至五原拉僧庙与海子堰乡分界。“丰裕”虽然被“藏”了起来,但人们依然能够看到在塔尔湖镇全镇管辖的16个村员会122个村民小组中,农耕吉祥的名称:

春光村、联丰村、胜丰村、常丰村、春联村、丰裕村、丰华村、丰产村、丰胜村、永丰村、五星村、乃日村、红光村、金星村、金丰村、金联村。

同时,塔尔湖镇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土壤多以红泥土,沙盖垆两黄土为主。大部分土地引黄灌溉,有4000多亩井水灌溉区,其中联丰三社2000亩为国家节水井灌项目区,渠系和灌排基本配套。境内物产丰富,主要农副产品有小麦、玉米、甜菜、花葵、油葵、红、黑籽瓜籽、蜜瓜、蔬菜、苹果梨、杨树育苗、鱼类。苹果梨以其独特的味甘、水大,耐贮存等优点而畅销京、津、呼等地区,蜜瓜以肉厚、香甜、含糖高、耐贮运、回味悠长等优点而远销全国各大城市。

分明地,这些丰富的农产就是河之目了,它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还带着自然而漫长的历史馨香。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