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直相爱着。
Hi,我是她语心理。真实的婚姻哪有那么容易,殊不知许多表面上恩爱的夫妻,在关上家门后,不是对着电视沉默,就是对着手机各自刷屏。
可偏偏却有许多婚姻伴侣,走过十年、二十年,多少风雨都不曾让他们松开彼此的手。
我们羡慕,也好奇。
我们好奇的不是他们如何能长久地维系一段关系,而是如何能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依然保留那份奇迹般的心动与尊重。
婚姻不是爱情的终点,而是爱情最大的试炼场。绝大多数人在婚后几年就失去了爱的悸动,只剩下责任与习惯在推着两个人往前走。
那么,如何让婚姻的爱如恒星般璀璨?
答案是:保留边界感,释放攻击性,共同成长。
即使是亲密如夫妻,也要有自己的朋友圈、兴趣爱好、精神追求和隐私空间。当你尊重对方的边界,给彼此喘息的空间,爱才会有生长的可能。
拥有边界感,才不容易让两个人变成彼此的附属品。
附属品是什么?就是那种没了对方就仿佛失去了生活支撑的状态。
有边界的爱,不会让任何一方成为潮水退去后搁浅的鱼,而是两个独立个体在相互吸引的轨道上运行。
这不是指向对方大发脾气、无理取闹,健康的攻击性是敢于直面冲突,不逃避问题。
吵架不是坏事,一个不敢吵架的婚姻,往往是最危险的。
我见过太多夫妻了,表面上客客气气,家里的矛盾一地鸡毛。
攻击性得不到合理释放,只会暗中累积,变成漫长的冷战、无声的抵抗,甚至变成婚内出轨的借口。
这个社会告诉女人要温柔,告诉男人要强势,但真实的婚姻从来不是这么简单。
当妻子有勇气表达"我不认同你的观点",当丈夫有胸怀接受"我的决定可能是错的",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底色。
敢于对立,才能真正走向理解;敢于争论,才能拥有更长久的和谐。
长久的婚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变化中持续调整的过程。
他们不会因为一方变化而惊慌失措,反而会互相鼓励、支持对方追求更好的自己。
我认识一对结婚二十年的伴侣,妻子50岁时决定重新学习小提琴,丈夫二话不说买了合适的小提琴放在家里,自己戴上耳机工作,让她能够无顾虑地练习。
妻子同样支持丈夫辞去固有的职位去创业,即使这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经济压力的增加。
他们不是盲目支持,而是在理解对方追求后的全情投入,这种双向奔赴,才是婚姻长久的本质。
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性。别害羞,当两个人在性方面保持开放、探索和尊重,身体的亲密会反哺情感的亲密,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话题,而是两个成年人应该正视的婚姻底色。
我常想,每一段维系多年的婚姻背后,必然有它独特的生存法则。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流水一样,绕过所有的礁石;有的人选择像海浪一样,撞上去,然后退回来,再冲上去。
无论哪种方式,只要两个人都在努力,都在尊重彼此的独立与共生,婚姻就有可能像恒星一样,即使历经时间的变迁,依然能发光发热。
我是她语心理,我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