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景教:中国本土化的基督教,为何罗马帝国毫无记载?

观图文读历史 2024-11-26 22:40:41

你听说过“罗塞塔石碑”吗?它可是解读古埃及文明的金钥匙,还有“摩押碑”,它对考证基督教旧约圣经意义重大。

再比如南美阿兹特克的“授时石刻碑”,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对时间和宗教的认知,这些石碑都赫赫有名,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块碑,和它们并列为世界“四大名碑”——它就是来自中国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这块碑的出现,堪称石破天惊,它不仅引起了世界的轰动,更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一个来自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派,如何在遥远的东方,经历了兴衰荣辱的传奇故事,这个教派,就是景教。

要了解景教,就必须先了解它的创始人——聂斯托里,公元428年,这位叙利亚教士当上了君士坦丁堡牧首,相当于教会的CEO。

上任后他立马搞了个大新闻:提出了关于耶稣基督“神人两性”的新教义——“基督二性连接说”,这个新理论,简单来说就是:耶稣既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两个实体,合二为一。

这个说法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直接导致了与亚历山大宗主教奚利尔的世纪论战,这场论战可不是简单的学术辩论,它背后是教会内部的权力斗争。

最终聂斯托里战败,被扣上了“异端”的帽子,革职查办,流放埃及,客死异乡。

其实在基督教内部,关于耶稣的神人二性,一直存在争议,“二性说”认为耶稣既是神又是人,而“一性说”则认为耶稣只有一个神人一体的属性。

在公元381年,尼西亚信经确立了“三位一体”教义后,“一性说”就被打成了异端,但有意思的是,“一性说”的亚美尼亚教会至今依然存在。

聂斯托里虽然是“二性说”的拥护者,但他提出的“二性连接说”却与主流教义有所不同,他认为耶稣的神性和人性虽然结合成一个“位格的合一”,但玛丽亚只是生育了耶稣的肉体,没有神性,所以不应该被称为“天主之母”或“诞神女”。

这一观点直接挑战了圣母崇拜,触动了教会的根基,在当时圣母崇拜可不是简单的宗教仪式,它象征着教会的权威,连接着人和神,聂斯托里否定圣母的神格,等于是在动摇教会的根基,挑战教会的权威,结果可想而知,他被教会毫不留情地干掉了。

被罗马帝国驱逐后,聂斯托里派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反而在波斯萨珊王朝找到了新的土壤,当时的萨珊波斯,正与罗马帝国明争暗斗,自然乐于扶持聂斯托里派,给罗马添堵。

公元498年,聂斯托里派正式脱离正教会,更名为“迦尔底教会”,以波斯为大本营,开始向东传教,史料显示,至少在公元6世纪,聂斯托里派的教士就已经来到了中国,但一直没有形成气候,直到公元632年,阿拉伯帝国吞并了波斯,萨珊王朝覆灭,聂斯脱里派才迎来了转机。

伊斯兰教对其他宗教毫不手软,“留头不留教,留教不留头”的政策,迫使聂斯托里派的高层不得不再次东逃,这一次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大唐帝国。

公元635年,聂斯脱里派的都主教阿罗本带着经书和十字架,来到了大唐的首都长安,他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接见,并在长安建立了景教的第一座教堂——大秦寺。

说到唐朝的宗教,很多人会想到佛教,毕竟从李渊开始,唐朝皇室就对佛教十分推崇,但实际上唐朝初期是三教并行的局面,除了佛教和道教,还有景教。

阿罗本自称是“大秦景教”的传教士,“大秦”在古代中国人的眼中,就是遥远的罗马帝国,唐太宗对阿罗本给予了最高的礼遇,这为景教在中国的传播铺平了道路。

当时的唐朝,对外来文化持开放态度,景教的传播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以长安为中心,迅速向全国扩散,到了唐高宗时期,景教已经“法流十道,寺满百城”。

然而到了武则天时期,景教的处境变得微妙起来,武则天崇尚佛教和道教,对景教的态度并不明朗,景教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了一些策略,他们集资在洛阳修建了“大周颂德天枢”,以讨好武则天,景教教士阿罗撼还将景教教义佛教化,以迎合武则天的喜好,这些做法虽然有些“曲线救国”的意味,但却让景教在武周时期得以继续发展。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景教再次迎来了春天,唐玄宗不仅允许景教教士在兴庆宫讲道,还曾邀请景教僧侣一起做礼拜、讲福音。

安史之乱爆发后,景教也受到了波及,信奉祆教的安禄山,对景教进行了打压。

但景教徒也积极参与了平叛战争,景教徒伊斯甚至成为了郭子仪的副使,由于政治立场坚定,景教在唐代宗、唐德宗时期再次获得了支持,景教的福音也一路南传,传到了广州,各地景寺林立,我们开头提到的那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正是在唐德宗时期树立的。

盛唐之时,景教在阿拉伯天地同样崭露头角,随着公元746年阿拔斯王朝的建立,景教迎来了在新王朝中的机遇,由于当权者的波斯血统,景教的聂斯脱里派得以紧密联系权力核心。

进入阿拔斯王朝至曼苏尔哈里发的时代,主教提摩太一世频繁出现在曼苏尔的宫廷宴会上,762年,王朝都城迁往巴格达时,新都城中矗立起了聂斯脱里派的教堂,之后聂斯脱里派在哈烈、撒马儿汗、喀什加尔、阿力麻里和纳加夫这五座名城建立了威严的都教会,一时威名远播。

东西方景教都通过上层路线走上了顶峰,但这种依赖政治庇护的策略,也为日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景教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为了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景教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改造,这种本土化,既是景教得以生存的策略,也是其最终衰落的原因之一。

唐朝时期,儒释道三教鼎立,景教为了生存,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吸收了儒家思想,大量采用佛教、道教的成语翻译景教经典,甚至附会儒释道三家之言,借助当时流行的宗教术语来解释自己的教义。

例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就充满了儒释道三家的痕迹,碑文不仅歌颂了唐太宗和唐高宗的功德,还强调了儒家思想中的忠孝之道,更令人惊讶的是,景教甚至引入了祖先崇拜,碑文中称“七时礼赞,大庇存亡”,既为生者祈福,也为死者祈求冥福。

这种本土化策略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让景教融入了中国的文化环境,获得了生存空间,这种过度融合也导致景教逐渐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变成了一个“四不像”的宗教,它既不像基督教,也不像佛教,也不像道教,更不像儒家,最终失去了吸引力,被中国的知识分子所抛弃。

十七世纪,利玛窦来到中国时,曾找到过几个景教徒,但他们对自己的宗教,除了十字记号外,几乎一无所知,这足以说明,景教的本土化策略最终导致了其自身文化的丧失。

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对景教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公元845年,唐武宗为了整顿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灭佛运动,这场运动不仅针对佛教,也波及了其他外来宗教,包括景教,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朝廷原本打算遣返外国教士,但由于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吐蕃阻断,最终将他们全部处死,这场灭佛运动几乎让景教在中国绝迹。

虽然在元朝时期,景教在新疆地区和中原地区曾出现短暂的复兴,但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元朝之后,景教在中国彻底销声匿迹。

景教在中国的兴衰史,是一部宗教与政治相互交织的历史,景教的兴盛,离不开唐朝皇室的庇护;而它的衰落,也与过度依赖政治、过度本土化有关,景教的经历告诉我们,宗教传播必须处理好与当地文化的关系,适应当地文化固然重要,但不能迷失自我,失去自身的特色。

过度本土化,最终会导致宗教文化的空心化,失去生命力,景教的兴衰,也反映了宗教与政治的复杂关系,政治庇护可以为宗教传播提供便利,但也可能使宗教成为政治的附庸,最终受制于政治的变动。[浮云]

参考来源:

富平县地方志 富平石刻艺术的瞻古顾今

潮新闻 穿门而入,遇见盛世长安

海外网 文化润疆 | 景教丝路印迹 闪耀历史星空

1 阅读:47
评论列表
  • 2024-11-27 17:13

    景教翻译了大量经典加入了教义,同时也传入新疆的景教,同时也被伊斯兰教吸收,所以我们看那些西方哲学,总是会有相似的感觉,而且是不成系统,东拉一句,西扯一句,更像是葵花宝典中的辟邪剑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