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兰西县榆林镇东南4公里呼兰河西岸,有座著名的马鞍山,北侧有一处金代古城遗址——山弯古城。沿河岸向东北80多公里,也有一座古城,名叫女儿城。当年这一带有许多金人活动,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

早在金代,松花江以北大片开阔地带,是当时的完颜阿骨打皇帝封给大元帅金兀术统辖的领地。这里土地肥沃、河泡众多、物产富饶,是一片辽阔无垠的大草原。飘然闪烁的呼兰河金波荡漾,宛若宽阔的玉带漫过绿色的原野蜿蜒北上,展现出北方绚丽优美的自然风光。当年,有众多金兵经常出没于呼兰河畔,时而向北扩展疆土,与辽抗衡;时而纵兵南下,进攻宋朝。一年春天,金兵在大兴安岭森林边拾得一匹零红色标准好马,膘肥体壮,神采不同寻常,是来自辽国大草原的优良品种。不久,这匹母马产下一匹小公马驹,浑身金色皮毛,金光闪闪,神态迥异,令人称奇!

两年之后的小马驹特别健壮,昂首劲腿,威风凛凛,虽说长得不是很高大,但比母马还要优秀上乘,精干超群。后来,金国与宋朝战事频繁,金兀术的长女女婿名叫夏金吾,时任左大将军,看中了这匹神采奕奕的金马驹,给它配上漂亮的鞍子,得意地骑着它过了松花江,直奔南方战场驰骋而去。

天会七年(1129年),夏金吾骑着这匹金色良马跟随大元帅金兀术挥师南下。他与岳父一样很有雄才胆略,精弓善射,武艺高强。五月奔装扬州,赵构渡江南逃。十月直趋江浙。十一月和州(今安徽和县)大破宋军,下广德,勇闯天险独松岭,强渡长江至建康(今江苏南京)。夏金吾带精兵冲锋在前、紧追不舍,连下广德、安吉等地,经湖州(今属浙江)攻下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巧渡曹娥江,克明州,奋力追击赵构。真是跨江河,越天险,破关隘,捣城池,搜山川,入大海,无坚不摧、无敌不克。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退兵北归途中,遭到了南宋名将韩世忠、岳飞的顽强阻击,10万大军被困黄天荡48日才得脱身。夏金吾大将多处要伤,险些丧命。金马驹带着多处箭伤一路狂奔,终于把将军带出幽深的死亡谷。

岳飞
金大定年间(1172年),金国军事上已明显处于劣势。夏金吾在徐州与岳家军的一场激烈交战中,由于寡不敌众,英勇战死。金马驹浑身多处负刀伤却没有停下狂奔的脚步,他把主人驮出了敌阵,日夜兼程,浑身是汗来到北方女儿城下。令人惊叹的忠义良马,不顾一切地冲进域去,跪在金兀术长女的面前,泪流满面。看到此情此景,女人什么都明白了,接下浑身血淋淋的丈夫,给马找来好草好料,可它不吃也不喝,疲惫不堪。后被将军手下的一员都尉所用,但它已不像从前那般勇猛,总是立在山头向远处张望,怀念它的英雄主人——威武不屈的大金姑爷。在一个漆黑的风丽之夜,它又逃回到呼兰河畔,整日整夜地不停奔跑,往返于马鞍山与女儿城之间。有时,它默默地立在城墙之上,仰天长啸嘶鸣,久久不肯离去。女人抚摸着它的金色鬃毛,想起壮士生前的一幕幕,禁不住潸然泪下。
偶有一日,金马驹瞅见河畔有个穿一身金国铠甲的军人,以为是将军从远方凯旋,便竖起金色长躯,张开四肢,嘶叫声久久回荡在旷野之中。它兴奋得腾空而起,跃过域池,穿过丛林,瞠过河流,来到久已想念的将军身边。不料,在它冲向天宇的一刹那,颠落了一直不舍丢弃的马鞍子,这是将军的珍贵遗物啊!几年之后,这个神奇的马鞍历经风雨洗礼和岁月浸染,便形成了一座巍峨的高山,两边凸起,中部凹陷,俨然就是个巨大的马鞍子,人们就称其为马鞍山。且说这金马驹来到这个军人面前一看,正是英雄的夏金吾!将军爱抚地梳理着它的鬃毛,一次次搂抱住它的腰身。金马驹贴着主人的脸颊,落下了思念的泪水。

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大举南犯,金兵屡吃败仗,纷纷南撤。在一次乱军交战中,金马驹被蒙兵缚了去,再次入京,成了蒙古皇宫里的一种摆设供人们观赏。它早就讨厌这种平淡寂寞的生活,日夜想念它的将军。一次被皇上带出城去游玩时,它把皇上颠落马下,跑出了人们的视线,疯似的在大地上奔驰,摆脱了蒙古兵的追击,回到了秀美的草原。
据说,民国初年,有个姓展的渔民在现今的南山门河畔见到一匹金马驹,形体俊美,气宇轩昂,颜色与普通马绝对不一样,尤为奇特。这个渔民快步走上前去,想要立即逮住它。刚伸出手去,金马驹猛地一场头,顿然消失,好似一片祥云飞走了。渔民又在那儿寻找了几天几夜,也没有再见这个宝物。不过,后来这个渔民打鱼十分顺畅,年年丰收,日子过得很不错。

1952年,这匹金马驹偶然跑进了一户姓徐的大户民宅。正是深秋时节,年轻的女人正在忙活做晚饭。一转身,见到传说中的这匹真的金马驹,惊讶不已!猛地伸手摸了一把,抓到手好几根“金条”,喜出望外。女人把金马驹紧紧抱住了,不肯让它走脱,拥它赶紧进里屋。可是,它仅在灶台前停留片刻,还是挣脱了出去,如一道金光消失在茫茫夜色里。屋内散落的金色宝贝,使他们生活富裕了起来,女人装扮得分外漂亮,儿子也读书成才当上了大将军。呼兰河两岸也因为有了金马驹而有了灵气,更具魅力。
直到今天,有人仍能见到这个神奇莫测的金马驹,它一直没有离开这片黑土地,没有离开它热爱的这方山水。它是这里的吉样之物、怪异之宝,年年岁岁,辉映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