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石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种,它具有地域广阔、数量庞大、系统完备、内容丰富等特点,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石窟是一座建在河边悬崖上的佛教寺院,据说是一座古老的寺院。洞穴密布,也叫“千佛”。佛教石窟起源于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随之展开。
它是在公元前3世纪开始开凿的,它的鼎盛时期是在5到8世纪,一些洞穴则是在16世纪以后才出现的。”
据国家文物局在2021年开展的“全国石窟寺专题普查”统计,目前漳州市境内已发现21座石窟寺,其中漳浦寺5座。
通过对资料资料的考察,可以看出漳浦的石窟庙和一般意义上的“石窟庙”有一定的关系,但也有一定的差异。
简而言之,就是福建特有的花岗石地形,有许多天然的山洞,被人挖掘出来,建造成了石室,供佛修行。在闽南,漳州的窟龛无论从造型还是造像上,都是独具特色的。
一、漳浦主要石窟寺概况《杨文广平闽南十八洞》是闽台一带从清代起就很盛行的一种艺术形式。那时候,土著大多生活在寨子里,或者躲在山洞里,十八个山洞,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
在漳浦有港头十八洞、南峰十八洞、清暑岩十八洞、海云岩十八洞等说法,说明这些地区山中石洞众多。宋朝时期,鹿溪、浯江两条大河从古镇港流入大海,成为货物运输的重要口岸,也是重要的运输枢纽。
另外,位于旧镇的海云峰,又名“海云岭”,自古以来就有“海云十八洞”之说,山上自然形成的岩洞又为佛教信众提供了绝佳的栖息之所;
故旧镇及周边一带,亦有大量石窟寺的分布,其中海云岩,海屋寺,梅竹古朱岩,以及旧镇的泥洗岩、乌石岩和清暑岩,均为石窟寺所在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开始在山上或周围修建庙宇,把菩萨的塑像搬入庙宇中进行祭祀。其它如绥安东洛岩,现在属于古雷港区的鹿坑岩和大山岩,也都有相同的情形,它们都曾建有石窟。通过实地考察,现漳浦县现存的窟龛有:
梅竹古竺岩,依托自然之石,进行修缮,并将局部墙壁补齐,使之成为一间20平米左右的石屋。
卢厝仙峰岩,以一块自然形成的穹庐为屋,分为前、后两个房间。前厅呈正方形,占地20平米,后部是一条狭窄的过道,长度15米左右。杨美石寺庙内,几大石头围出一间自然的石屋,面积大约有三十平米(图1)。
这些洞窟大都采用自然生成的洞穴,有的只是一座大石头,有的则是几个大石头砌成的一个或几个小房间,占地约20平米。
二、闽南石窟寺产生缘起背景在历史上,尤其是在晋、唐、两宋等时代,不断有中原移民进入漳州,将汉族的文化与汉族的习俗带入了漳州。
中原王公和平民在永嘉叛乱之后相继南下。二○○二年十一月在漳浦县石榴镇发掘出一批晋族墓地,证实当时相继迁往福建的中原移民,除闽北和闽东外,亦有不少移民迁往闽南。
早在陈元光开辟漳水之前,他们就在土著“蛮獠”长久居住的鹿溪河谷一带,孕育出中原文化繁盛的文化氛围。唐高宗总章二年,派左中郎将军陈政任岭南都指挥使,率领58家三千六百余人,进闽平叛。
后来王潮和王审之两个哥哥进闽,到了宋朝后期,赵宋小王朝带着残余的官员到闽去了,到了宋朝灭亡的时候,也有一部分人逃到了这里。
漳州曾数次接纳中原人进入漳州,中原文化也随之进入漳州,佛教的引进是福建漳州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两宋时期,由于北方政治动乱,中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向南转移,因此,东南海岸的海运和商贸发展很快,这就带动了漳州的发展,其中包括:
兴学办教,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增加,也修建了大量的寺院。宋朝时,在漳浦县境建有东应成殿、梁山北有清泉庵、梁山以南有海月庵、杜浔建有“青阳院”等。
佛教东来的时候,闽南又引进了石窟文化。但是,由于南部花岗石质地较硬,石窟庙的开挖规模庞大,耗费的人力和物力也十分庞大,闽南当时的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尚不能承受。
而闽南山上自然生成的岩洞,只要稍加运用,加以改良,就可以成为供佛修行的好地方,于是就有了闽南特有的石窟庙。
这间石屋占地较少,以一方大石为顶,大部分都是一间房,虽然不成规格,却因应当地环境,造价低廉,最大限度地迎合了闽南信徒的需要。
明代中期以后,由于漳州地区的人口越来越多,文化和经济也越来越发达,佛教信徒也越来越多,于是就在石窟附近或山脚下,选择了较高、较雄伟的庙宇,许多石窟也渐渐废弃,重归石屋。
比如清泉岩,建于宋朝时,和尚们就用一座大型的自然石质建筑,稍加修建,称为“丹霞洞天”。明代成化时,和尚伯成又在这里重新修建了一座石室,并建了一座石室,叫做“蓬莱深处”。
万历年间,广东总督陈武退休后,以清泉翁为号,开辟了一片新的土地,建了一座寺庙,将这间石屋荒废了。
三、漳浦石窟寺的特点漳浦县东南沿海多为平坦或小型山丘,西北尤其与平和县接壤,多为黄炉山及它的分支所构成的山区;
在云霄县的西南部,是有名的梁山,北边是龟甲岭,中间是一片高五百八十多米的丹灶山,东边陡峭,西边平缓。独特的滨海侵蚀型花岗石地形,岩石暴露,形成大量的岩洞。
佛教向南传播后,由于南部地区的花岗石,雕刻的难度更大,因此,在闽南的硬质花岗石上,不可能再建造大型的建筑,只能借助当地的地势,对其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了南部石窟文化。
从现有的石窟寺庙考察来看,它们所坐落的山体都是由岩石构成的,构造紧密、坚固。例如卢厝仙峰岩,就是以山体中的硬花岗石建造,并在洞中凿出两块石刻,一块是咸丰年间漳州府事禁乡人抓乌岩寺的布告,一块是道光年间的庙产碑。
石窟文化虽然从中原引进,却融合了许多闽南地域特征,所崇拜的神像以石头为主,以闽南风格为主,所供奉的神像种类繁多,神像的尺寸也因石窟的规模不同而不同,无论大小、形状都不尽相同。
海云岩是五座中最大的一座,一共有三座。左边一座是配祀老君,另一座是张天师,一共有二十余座,每座三平米的供案上,都放了二十余座佛像。
这就可以看出,这座雕像是多么的小巧;右侧为鸿钧祖师,玉皇大帝等诸佛;另外一座30平米的大殿,里面摆放着抱子观音。
海屋寺原来供奉的是观世音,现在是地藏。石室里有三位地藏佛像,中央高一百二十公分,东西高九十公分。在观音大士的左边,是一座观音大士。
卢厝仙峰岩上的观世音菩萨,是一座高九十四公分的土制佛像,佛像前面有四个较小的菩萨像,当中二位是善财和连喜。左右两边各有一尊加兰王,另有一尊泥雕。
杨美石寺庙里的佛像是一尊石雕的弥勒,雕像高100公分,赤裸着上身,面带微笑,双臂抱着膝盖,身体向左倾斜,右边则是一个孩子。
梅竹古朱崖上放着一尊捧着净瓶儿的小型观世音菩萨。
在石窟文化中,画像石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艺术形态。在这些窟龛中,并无北方石窟所能见到的佛象,不过,目前古雷港区的海月岩,原来是漳州境内的“落伽境”(图二),它是闽南北部佛教传播的一个关键遗迹。
海月岩是漳州众多的宗教窟龛中最早期的一座,它是经过几代人不断地改建、扩充而成的。岩寺利用岩洞、石棚及山石、林木、清泉等资源,建造了一批风格独特的道教洞穴,并在其中遗留了数十块历代碑刻。
海月岩的最南边,是一座象首状的巨大岩石。南面为一尊菩萨立像,立于波浪之上,面向漳江口石矾塔,东山湾万顷碧波。这样的景色叫做“洛伽境”。这些佛像的石雕技术非常精湛,菩萨的造型也非常的亲切和庄重。
经考证,漳州境内现存的海云岩,海屋寺,卢厝仙峰岩,杨美石佛寺,梅竹古祝岩,海月岩,现已划归古雷港区。
福建漳州的石窟寺大多以“岩”为名字,而闽南的道教、佛教中的庙、院等同义,所以“岩”一词可以替代一切佛、道的建筑物,而“岩”的使用则是福建方言的一个显著特点。
据漳浦县第3期《文物保护名录》统计,全县共有29个以“岩”字为名的古迹。从29个古迹所分布的方位来看,大部分都是依山而筑,因此,在山上建立“岩”字的寺院,是一种习俗,而且在闽南乃至台湾一带都有很大的传播。
这座大山清幽安静,不染红尘,是一处极好的阅读之所。道教石窟文化的产生,也促成了岩寺中的士人和学者们的隐居之风。
在漳州的许多寺庙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有学者的影子:明代云南举人刘庭蕙,在海屋庙里求学。
林功懋、林士章等十余名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在这座建于宋代的紫微殿里念书,现在的石室里只剩下一块石头刻着神龛和断壁残垣,一座崭新的庙宇就在旁边;
海云山山腰处,有一座半岭亭和一座土地寺,由深州知州林茂桂于万历十四年举人所题,海云岩亦是清朝时所设的一座学校。
垢洗岩是清代康熙十八年举人林琛等六位先生曾在这里求学,所以也被称为“六夫子”,因为他们常与寺院的钟声和僧人为伴,所以在岩寺周围留下了许多的“摩”字;
例如:仙峰岩寺旁明嘉靖探花、南礼部尚书林士章撰写的记述林功懋隐居于仙峰岩之事的石刻;海月岩寺旁万历八年进士、广西参议刘庭蕙所作《题海月岩功德泉诗》;
湖西后溪有一块“魁”,上面雕刻着一个鬼怪和一个北斗七颗星辰,“魁”字上面还刻着广东雷州的著名学者林楚的题字。
四、结语福建漳州的窟龛,是一座在山体上依山而建的自然花岗石石棚石洞。与我国北部大规模的人造洞穴相比,福建漳州的石窟庙是比较小的,每个洞穴都只有20平米,而且大部分都是单间。
由于花岗石质地较硬,难以挖掘,所以所供的佛多以粘土制成。同时,由于它们地处深山,不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因而保留了许多宝贵的文物,如石窟、寺庙等。
文物是我们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它承载着辉煌的文明、传递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凝聚着一个国家的灵魂。
本文提出以漳州石窟寺作为一个载体,通过发掘古迹中的历史人物的脚印,发掘出这些遗迹的故事,来宣传和宣传石窟寺的文化旅游,推动旅游业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