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认知当中,”郑和”是第一个下西洋传播我国文明,加强海外商业贸易,与海外国家建立广泛经贸往来的航海家,其”七下西洋”的壮举至今仍令史学家为之叹服,对全球航海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是我国全球航海史上最光辉的一笔。
然而,陕西挖出一块墓碑,其碑文所叙述的历史直接颠覆了我们对我国航海史的认知。根据碑文记载,我国早在唐朝时期就曾派过外交使节下西洋,通过海路抵达现在的中东国家伊朗、伊拉克等地,航行上万公里,与沿路国家建立了深厚的政治、军事和贸易联系,是全球航海史上一次伟大的远洋壮举。这一发现,直接把我国正式开启全球航海的历史从明朝拉回到唐朝。
杨良瑶,这位对世界航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却鲜少见诸于历史叙述的伟大航海家,直到现在才重现在我们眼前。
《杨良瑶神道碑》出土,揭开我国航海史新篇章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陕西咸阳泾阳县云阳镇的一个乡村,村民在耕地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块刻满文字的墓碑。此事迅速引起当地政府及考古学家的重视,经过多方研究,确认此碑是一块“神道碑”,记录的是唐朝宦官杨良瑶的生平事迹,其中就包含他作为唐朝使节,航海下西洋的事迹。
在过完的史书当中,所以我们很难发现杨良瑶的影子。
《杨良瑶神道碑》的发现,使得这位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伟大航海家重现于世。
杨良瑶出身于弘农杨氏,曾祖是唐开元年间的功臣,曾经帮助玄宗灭掉中宗皇后韦氏的禁军将领。756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第二年,杨良瑶入宫成为一名宦官。此后近十年的时间里,杨良瑶一直处于平平淡淡的状态。直到765年,唐朝进入代宗时期,杨良瑶逐渐获得皇帝的重视,当年便受皇命出使叛乱的狼山部落,成功安抚叛军。771年,杨良瑶又受命成功宣慰安南、广府,安定民心。784年,唐德宗时期,杨良瑶受命前往回纥乞求援兵并成功完成使命,挽救了唐王朝的危局。785年,杨良瑶奉命出使黑衣大食,但因为陆上丝绸之路被吐蕃所隔绝,风险极大,所以选择海路下西洋并成功完成使命。回国后,杨良瑶更加受到皇帝恩宠,接连加官进爵,承担处理淮西叛乱,监东都畿汝州军事等重任。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杨良瑶因积劳成疾,于七月二十一日病逝于长安辅兴里私第,享年71岁。同年十月十四日归葬于云阳县龙云乡之原(故址位今陕西泾阳县扫宋乡)。
纵观杨良瑶的一生,他的经历都是代表皇帝四处出使,抚平乱局,足见皇帝对其的信任。这些经历当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于出使黑衣大食,在出色完成任务的同时,给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出使黑衣大食,连通大唐与中东黑衣大食,位于现在的中东地区,建立于750年,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阿拔斯王朝,古代中国史籍中称之为黑衣大食。从其建立开始的五百年时间里,阿拔斯王朝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文明,开创了与唐、宋、蒙元时期的中国交往的黄金时代。阿拔斯王朝的前几任统治者,仰慕于东方文化的繁盛,将其政治重心逐渐向东迁移。该王朝第一代哈里发阿卜勒·阿拔斯将都城迁到幼发拉底河中游的苦法,第二代哈里发曼苏尔又在底格里斯河中游的巴格达建立新的都城——平安京,其用意之一就是便于开展对中国等东方国家的贸易。塔巴里《年代记》称:“这个地方(巴格达)是一个优良的营地,此外,这里有底格里斯河,可以使我们接触像中国那样遥远的国度,并带给我们海洋所能提供的一切。”
751年,阿拔斯王朝在向东扩张的过程,同唐王朝的势力产生了碰撞。双方爆发遭遇战,阿拔斯军队在亚怛罗斯战役中击败唐朝将领高仙芝率领的唐朝和中亚各族联军,夺取中亚西部河间地区的控制权,而后,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势力从西边收缩,吐蕃趁势崛起,唐王朝势力与大食国脱离了接触。
唐朝被国内战乱搞得焦头烂额之际,为什么还要不远万里派遣正式使团出访黑衣大食呢?这一起因还得从吐蕃说起。
755年,安史之乱正式爆发,安禄山判断进逼洛阳、长安,唐朝不得不急掉何陇和西域的劲旅调到中原勤王。吐蕃撑着唐王朝西部兵力空虚,乘势而起,从青藏高原北上,不断蚕食唐朝领土,从764年到776年,相继攻占河西走廊的凉、甘、肃、瓜等州。后来由于双方关系改善,建中四年(783)正月,唐蕃在清水会盟,划定边界,和平相处。
783年势力分布图
同年,唐朝发生泾原兵变,叛军攻占长安,德宗不得不出逃。兴元元年正月,唐朝派出秘书监崔汉衡出使吐蕃,请求派出援兵攻打称帝的朱泚,唐朝以“安西、北庭土地”相赠。杨良瑶正是随崔汉衡出使的人员之一。四月,吐蕃出兵。五月,在吐蕃和唐军的围攻之下,朱泚大败,吐蕃军随即回归。七月,德宗重返长安,吐蕃即遣使来索要安西、北庭之地。
要不要履行先前的承诺,唐朝君臣犹豫了!毕竟安西、北庭战略位置太重要!
谋臣李泌进言:
“安西、北庭这些地方的人十分骁勇凶悍,控制着西域五十七国以及十姓突厥,牵制吐蕃东侵的图谋,为什么要拱手让给他们。而且,这两镇的人对陛下一直是忠心耿耿,为唐朝戍卫边疆将近二十年,实在是幸苦!如果把他们让给吐蕃这类蛮夷之国,他们内心对我们一定十分怨恨,为报丢弃之仇一定跟着吐蕃大肆抢掠我国。何况,吐蕃进军缓慢,左右逢源,又掠夺我国大量的钱财,对我国又有什么功劳呢。”
德宗听罢,随即拒绝了吐蕃的要求,唐朝和吐蕃的关系随即破裂,吐蕃大举进攻唐朝。
为了应对吐蕃带来的威胁,唐朝采取了“联手其它国家,共同夹击吐蕃的策略”。唐代史料就记载宰相李沁对该战略的构思:北部的回纥与大唐交好,与南部的吐蕃关系较差,可以联合共同应付吐蕃,吐蕃一定不敢轻易侵犯大唐边塞;南部云南一直以来属于中国,因为杨国忠所逼才臣服于吐蕃,一直深受徭役之苦,想要重归大唐,如果能够招降云南,就如同断掉吐蕃的一条臂膀;大食国在吐蕃的西部,是个实力非常强悍的国家 ,与吐蕃一直以来存在仇怨,并且希望与大唐建立文化贸易联系,如果再与大食国建立共同夹击吐蕃的约定,则对吐蕃形成四面夹击之势。
杨良瑶出使黑衣大食是这个战略的重要一环,促使黑衣大食从西面进攻吐蕃,与唐朝形成两面夹击之势。或许当初向吐蕃允诺”安西、北庭之地”的时候,李沁就已经想好了将来拒绝吐蕃领土诉求的对策-联合大食、天竺、南诏、回纥共同抗击吐蕃。
万里海路,不负使命杨良瑶出使黑衣大食国的时候,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已经破裂,使得陆上交通的安全性存在极高的风险。从长安往西最便捷的河西走廊已经落入吐蕃手上,长安西北边横亘着吐蕃的劲骑。如果先向北到回纥汗国,再折向西,走天山南北的丝绸之路,虽然是可以走通的,但路上很难说没有被吐蕃和其他部族劫掠的风险。更何况,杨良瑶一行人富有重要的政治军事使命,随身携带诏书文件都能印证此行的目的,一旦落入吐蕃军队或亲吐蕃部族的手中,所有使者必死无疑,朝廷的使命也就无法完成。
如何能够顺利安全到达大食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走海路出发!一来沿海的国家对唐朝没有敌意,二来可以发展一下同沿海国家的贸易。这一条路线 ,最大的困难不是人为的要素,而是跨洋越海的风险。
广州作为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最发达的港口之一,集结了当时非常多的远洋航行船舶。在时任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杜佑的治理下,广州处在一个社会安定、海外贸易发达的时期,这为杨良瑶的出使提供了物质基础及良好的社会环境。杜佑有一个侄子杜环,是一个真正对海路和大食国非常了解的人。杜环在天宝十载随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西征石国(Chach,今塔什干),在怛逻斯战败被俘,却因此得以从中亚前往阿拉伯世界的核心地区(今伊拉克境),流寓黑衣大食都城苦法(al-Kūfah,今Meshed-Ali)等地约十年,在肃宗宝应元年(762)附商舶,经海路回到广州。
杜环把自己一路的见闻都记录了下来,写成了《经行记》,这本书成了杨良瑶最好的海外出行指南。杨良瑶当时选择从广州出发或可见到杜环本人,或者从其叔父杜佑那里见到《经行记》,对海外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杨良瑶出使的成果没有明确的记载,《杨良瑶神道碑》简短地说:“播皇风于异俗,被声教与无垠。德返如期,成命不坠。”碑文作者既没有点名杨良瑶此行的真正目的,也没有表明其结果如何。不过我们可以从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推测杨良瑶此行的成果。《旧唐书·大食传》说“贞元中,蕃兵大半西御大食”。一些其它地方的史料中也记载,8世纪60年代末大食与吐蕃在西北印度的争夺日益激烈。如果是这样的话,表明杨良瑶的出使很可能达到了唐朝的目的,大食加强了对吐蕃的攻势,使得吐蕃在大唐方向的军事攻势锐减。
除了完成自身所携带的核心使命外,杨良瑶走海路出使黑衣大食,也大大促进了同沿海国家的文化和商贸交流。从贞元初年开始,海上丝路日益繁荣兴盛起来。根据王虔休《进岭南馆王市舶使院图表》的记载,从贞元年间开始,沿海国家的君王和王子纷纷前来,各国往来的船只比之前增加了好几倍。到贞元末,海外国家的”奇珠、玳瑁、异香、文犀”通过海运源源不断运来中国,而我国也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运往东南沿海。
杨良瑶远航中东的壮举极大地拉长了我国开辟全球航海事业的历史起点,他比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郑和率船队首次远航印度洋西岸,整整早了620年。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大食国的使命,还大大加强了唐朝同海洋诸国的联系,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全球视角来看,他这一次的远洋航行,极大的加深了东亚地区同中东地区以及沿海国家的联系,为世界各地区的进一步融合同样做出巨大贡献。今天我们为郑和下西洋给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同时,也不应忘记早在八世纪就远航中东的杨良瑶!
参考文献:
陕西师范大学史念海教授所主编的《唐史论丛》
金石录校证[M].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宋)赵明诚撰, 1985
资治通鉴[M]. 中华书局 , “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 1956
唐代墓志汇编[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周绍良, 1992
杨良瑶与海上丝绸之路[M]. 西安地图出版社 , 张世民, 2017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周绍良,赵超主编, 2001
唐朝与南海诸国通贡关系研究[J]. 周伟洲. 中国史研究.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