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庞然大物,超过14亿人口的中国,占据了全世界人口的对18%。因此,中国人几乎遍布全世界。
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走遍世界。如今,全世界几乎各个地区都有中国人的身影。
无论是酷热的非洲,还是茂密的南美热带雨林,亦或是寒冷的挪威,甚至北极圈,都有中国人定居的身影。
全世界有多少华人华侨?这个数字,从《华侨华人蓝皮书》中可以窥得答案。根据蓝皮书显示,2016年至2017年度,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数量为5,800万。而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全世界已经约有6,000万华人华侨。
如此庞大的数量,中国人的面孔在全世界各国随处可见也就不意外了。如今,甚至有“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的说法。
华人在世界各国各地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唐人街聚集区,从事着各行各业。由于华人大多吃苦耐劳,善于学习,头脑聪慧,华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海外华人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在海外的一抹亮色。然而,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的华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形象越来越鲜明的大趋势下,有一个地区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态势。
这个地区的华人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极有可能彻底消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这个国家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且,这个国家与中国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和边境问题,没错,它正是与中国西南边境相连、与中国有超过上千公里边境线的南亚大国——印度。
如今的印度,仅统计的人口就有14亿,而以印度夸张的行政效率和统计能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今的印度很可能已经在事实上超过了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然而,就是这个也许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大国境内,居然没有多少华人的数量,华人数量几乎可忽略不计。
据统计,如今的印度华人华侨数量只有6000人左右。这6000人的分布,大多数——超过4000人位于加尔各达,1000多人在孟买,500多人则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当然,还有极少数人在海德拉巴和班加罗尔等地。
而这个数字依然不稳定,因为,如今留在印度的华人,华侨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孩子,青少年大多数已经选择了移民海外。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大的变化,尤其是印度政策的变化,那么,华人华侨在印度的数量会继续下降下降,甚至最终消失。
印度是与中国直接毗邻的国家,而且,作为全世界唯二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大国,两国一直有着密切的交往。
以2022年为例,这一年,中印双边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1,359亿美元的巨大数字。这其中,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额为1,185亿美元,而中国从印度的进口额则为174亿美元。
而且,中印之间密切的往来并不仅仅是现代,事实上,作为两个古老的文明,中国与南亚次大陆的贸易和人口往来,早在数千年之前就已经开展,并从未断绝。
最早,中国与南亚次大陆的关系,在史书上的记载莫过于佛教东传。
自张骞凿空西域,开拓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之后,中原王朝的视角就不仅仅局限于中原大地。丝绸之路不仅仅将中原的特产、文化带到了西方,也通过丝绸之路使许多外来物品进入中国。
这其中,也包括古印度地区,当时,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传入中国的古印度特产,其实是佛教。这其中,以东汉明帝邀请两位古印度的高僧来中原传授佛法,并建立洛阳白马寺最为著名。
在这之后,中原王朝与古印度的交往不绝于史书。自东汉以来,一直有古印度地区的高僧进入中国并传授佛法的记录。
例如,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曾担任后秦的国师。少林寺、中国禅宗的创始人,都是从天竺来到中国的高僧。
当然,不仅仅是印度僧人纷纷来到中国,中国的僧人也踏上了前往天竺的旅行,最早的记录是中国僧人法显,他沿着丝绸之路,经过帕米尔高原,最终进入天竺,而且,在天竺游历10年之后,又携带佛经返回中国。
当然,西天取经的最著名的僧人不是最早的法显,而是唐朝的玄奘。以玄奘为原型的西天取经经历,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进入中国古代王朝最鼎盛的唐朝时,由于唐朝疆域的迅速扩大,中原王朝与古印度地区的交往愈发多。
除了双方使节的交流,僧侣的自发传递之外,最著名的,莫过于唐朝使者王玄策借兵平定古印度地区一个王朝内乱,因此,王玄策有了“一人灭一国”的美誉。
而到了元明时期,臣服于中原王朝、生活在云如今云南、缅北一带的傣族,由于人口增长,一个傣族的部落首领苏卡法,最终带着麾下的9000人、300多匹马和两头大象开始远征,最终到达位于如今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古地区,并迅速征服了当地的黄种人部落,建立了阿萨姆王国。
虽然这个王国最终被英国殖民者所灭,但是,它带来了大量完全迥异迥异于印度土著、与中国人相貌极为相似的黄种人。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如今,中国与印度都有着密切的往来,而且,中印双方都是彼此最重要的邻国之一。既然如此,为什么在印度的华人华侨数量如此之少呢?
是因为中国人不爱去印度吗?
显然并不是。如今,中国人已经真正意义的做到了遍布全球,无论是落后荒凉、几乎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非洲,还是寒冷严酷的北极圈,都有中国人的身影。但凡有机会,中国人选择在印度定居,并不多么让人奇怪。
而且,根据历史记载,印度很早之前就有了中国人居住的身影。最早有记载的在印度定居的中国人,是17世纪末一个来自广东的天主教徒。
17世纪末,正是明末清初战乱之际,当时,大量中国人选择南下东南亚,有人选择更远的印度地区,其实并不奇怪。在这之后,不断有中国人在印度定居的记载。
例如,清朝中后期,就有一批广东客家人来的印度地区,并选择居住在在英国人统治之下的加尔各答。当时,他们在距离加尔格达65公里的钻石港定居,并在此地形成了印度的第1个中国人聚集区。
这个聚集区随着时间的发展和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定居,一度达到鼎盛时期。20世纪50年代,纷纷完成建国的中国和印度,进入短暂的蜜月期,
也在此时,位于印度的华人华侨数量达到了最鼎盛时期。当时,整个印度的华人华侨数量已经达到了5万人,而最早有华人聚居的加尔各达地区就有2万多人。
当时,位于印度的华人华侨,大致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广东梅县的客家人,而另一个,则来自湖北天门县。
然而,随着中印蜜月的结束,尤其是中印战争的爆发,印度华人华侨的数量开始迅速减少。
所以,第一,印度华人数量较少且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印关系的恶化,尤其是中印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的爆发。
印度这个国家是十分奇葩的,其思维方式乃至于行事规则都难以令人捉摸。在这一点,即便雄才大略如毛主席都感到莫名其妙。
因为,六十年代,原本合则两利、也处于蜜月期间的中印关系,因为尼克鲁的悍然挑衅,甚至发动战争,导致彻底破裂。
对印度挑衅中国,毛主席一直难以理解,毛主席对此曾说过:想了10天10夜,总想不通尼赫鲁(当时的印度总理)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然而,事实就是发生了。脑回路异于常人的印度,频频挑衅中国,最终酿成了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
嘴炮无敌的印度人在战争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印度遭遇了建国以来最惨重的失败。
然而,更奇葩的是,这场失败不但没有让印度人有所反思,相反,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的印度人,将仇恨的目光转向了定居在印度的华人华侨。
印度开始疯狂的迫害位于印度的华人华侨。据不完全记载,仅1961年2月至1962年9月间,就有超过200多名印度华人被驱逐出境。
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之后,印度政府更是毫无底线的颁布法令,冻结了在印度的华人财产。不仅如此,印度迫害华人的政策越来越过分,也越来越嚣张。
例如,印度西孟加拉邦规定,被捕获释后的华人,不允许在该邦北部定居,必须居住在加尔各答。当时,位于印度的中文学校被关闭,华人开的商店被封,甚至,许多华人华侨还被直接逮捕,投入了集中营。
这导致大量华人被迫离开印度,逃离印度,最终使得华人的数量由数万人锐减至数千人的规模。
第二,印度华人华侨的数量少的重要原因,也与印度本身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作为面积不足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印度的人口却与中国相当,由此也可见印度的人口密度之高。
而更为夸张的是,作为一个完全由殖民者组装的国家,印度还存在这极其复杂的民族、宗教、经济、政治等矛盾。
尤其是印度事实上存在的近乎无解的种姓制度,使得印度的经济发展极具波折。这也是为何与中国差不多同时间独立、工业基础远好于中国的印度,经济在如今却只有中国1/5的原因。
比中国更高的人口密度、远差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极其不均衡的发展,使得印度很少有能够吸引华人定居的特点。
这从中印之间的贸易也能看得出来,中印贸易虽然已经高达1000多亿美元,然而,大多数都是印度是中国的进口,而印度能够出口给中国的东西,总价值也只有200多亿美元,进出口额相差十分悬殊。
可以说,印度超高的人口密度、超高的失业率以及过低的收入水平和经济水平,是中国人不愿意前往印度定居的重要原因。
第三,种姓制度和歧视政策,也是华人逃离印度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几千年来,印度一直存在着一个极为奇葩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之下,占据多数的低种姓人只能一辈子从事一个行业,而且至死不变。这样及其固化且不公平的社会等级,一方面稳固了印度的社会,而另一方面,则以使得印度的阶级变得愈发固化和僵硬。
作为华人而言,由于中国人在近代以来并没有侵略和殖民过印度,所以,华人很难如白种人一样被印度人视为高种姓。甚至,印度对其国境内的华人华侨,总是提出种种奇葩且随意性极大的限制和歧视措施。
而且,作为一个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都全面落后于中国的人口大国,国内机会匮乏且内卷激烈的印度人,也在纷纷选择离开这个国家,选择海外打拼。
如今,如中国一样,印度在海外的侨民数量也达到了数千万人的规模。试想,就连印度本民族自己的人都受不了国内的环境,纷纷逃离印度,又会有多少华人华侨逆潮流而去印度呢?
不过有趣的是,即便如今只有6000多人华人华侨在印度,这个数量依然算多数了。也就是说,除了华人之外,在印度的外国人数量比这个数字更少。也可见印度的机会之匮乏和印度之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