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起,国家制定公务员薪资两年一调的政策以来,我国分别在2016年、2018年及2021年给公务员涨了工资。
而本次工资普调的文件于24年12月下发至全国各地,离上次工资普调也间隔了三年,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财政压力
。虽然本次工资普调再次“迟到”了,但总好过没有。而且这次工资普调有三大亮点,对绝大部分公务员来说,都是实打实的利好消息。
第一大亮点:人均涨薪500元。据网传消息,此次工资调整方案针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将普遍上调,人均增资标准为500元,并补发6个月的增资。
这一消息无疑给公职人员们打了一剂强心针,让他们得以更加安心地迎接新年和春节的到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资标准并非“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人员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从网络上曝光的消息来判断,工龄较长的正科级公务员或可达到这一标准,而工龄短的普通公务员的增资幅度则可能在200元至300元之间。
总体来看,本次增资幅度超过以往三次。原因可能是近两次工资普调的间隔总周期长达六年,本来三次普调变成了两次,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原因,所以,本次普调的涨幅较大。
第二大亮点:涨薪幅度与工龄挂钩。以往几次调薪往往与级别、职称挂钩。通俗来说就是官越大,涨的越多,这导致一些工龄较长但级别不高的公职人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感到不公平。
而此次调整方案则更加注重工龄因素,工龄越长的人员增资幅度越高。这一变化不仅有助于激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整个队伍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第三大亮点:政策执行迅速。文件大约是12月下发至基层单位的,一些财政状况良好的地区以及一些预算充足的单位,在当月就补发了去年半年的增资。
而大部分地区和单位也会在中央专项资金到位后,在1月份进行补发。时至发文之时,笔者相信有很多单位已经或准备造补发表了。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单位主管人事工资的部门“咨询”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不景气、内需萎靡不振的当下,公职人员作为相对稳定且收入水平较高的群体之一,其消费能力对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国家此次给公职人员加薪不仅是为了落实国家公职人员工资普调政策、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准不下降,更是为了激发他们的消费潜力、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至于那些攻击公务员正常涨薪的人,你们与其在这里愤愤不平,不如也去考个编。考公的大门始终向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开放,而且公考是除了高考之外,最公平公正的考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