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平面上升之前的两万年前,我国东部大陆架全部出露,当时的海岸线就在钓鱼岛附近。
1.5万年前左右,大陆架出露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目前东北和华北平原的总和,这是一片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地方。
当时的陕西地区海拔高,被冰川覆盖。
到了8-7千年前是高海平面时间,我国东部沿海约有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没,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被淹没了。
长时段气候变化研究显示,2万年前的末次盛冰期,海平面要低于现在130米左右,距今6500年才大致达到现在的水平。
末次冰盛期,渤海湾和黄海大陆架出露。黄海水深在50米到70米之间,东海平均深度100米左右,大陆架的坡度很小,鉴于黄海、东海蕴藏着由古代陆地植物所生成的丰富泥炭资源,可以设想古代黄海和东海是植被茂密的大平原,肯定存在早期人类生活和迁徙活动。
我国东部处于东亚季风区,拥有独立的北方旱作、南方稻作体系,孕育了悠久的中华农耕文明,是研究气候变化与农耕文化关系的一个关键区域。
浙江上山文化申遗最重要的内核就是稻作起源。
上山遗址文化层中的水稻驯化时间可追溯到9400年前。东亚稻作农业与西亚两河流域麦作农业的起源在时间上是同步的。
近十多年来,在沿海地区的浙江省上山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万年前最早的驯化的水稻、定居的村庄、精美的彩陶,完全不同于内陆发现的旧石器的文化传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钱塘江南岸的井头山遗址,海平面以下10米的沉积物里面发现了被海水沉积埋藏的八千多年以前的文化层,出土了大量的木器、陶器。
一万年的水稻考古遗址有2处,一处是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洞穴遗址,一处是浙江省浦江县上山文化旷野遗址。
一万年前水稻从长江中下游起源,9千年前向西传播到河南,7-6千年前才传播到关中盆地,5-4千前年传播到西南。
从空间上看,浙江宁波井头山遗址应属于大陆架考古的范畴,为河姆渡文化的直接祖源。井头山遗址文化层最浅的地方位于现在东海海平面5米以下的深度。
距今12ka以来,海平面从-30m缓慢抬升至现今海平面。
中国黄海、东海的大陆架从北往南还分布着庙岛海域、舟山海域、台湾浅滩等陆桥区域,曾是古代人类生活繁衍、迁徙交流的空间和通道。距今6500年的全新世暖期,边缘海海平面与现今相当。
其中,距今8-6千年是全新世的大暖期,比目前温度高1-2度;随着气候变暖、冰盖融化,全球海平面比两万年前升高了约130多米。
距今8000至3500年,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一个以温暖湿润为特征的暖期,在距今7000至5000年达到鼎盛,年代上正对应着仰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的聚落普遍修建了具有排水功能的大型环壕。
河南大河村遗址发现的地面式房屋还经过烘烤处理,以增强房屋的防水防潮功能。他们发明的以“木骨泥墙”为基本结构的地面建筑,“与半地穴式房屋相比,这种地面上的房屋形制更加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栖息生活。尽管郑州地区处于中国北方的旱作农业区,但许多仰韶时期遗址都发现有水稻遗存。
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地处冀蒙交界的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位于农牧交错带上,环境具有脆弱敏感易变的特性。但是,距今约10000年前,兴隆遗址的先民开始定居,还驯化了黍、粟等农作物。
河南舞阳贾湖古先人来源于东海大陆架,末次冰消期(距今约1.8万年至1.1万年)海平面大幅上涨,不得不西迁,为寻找新的适合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长距离西进,来到这个地方。在贾湖遗址里发现一个个夫妻二人合葬墓,里面男性身高将近一米九,女的一米七。
与后来在陕西、甘肃发现的、平均身高1.53米的D系矮黑人相比,作为现代中国男性中占比最多的父系单倍体基因O3-M122+的祖先,贾湖人的体型比较高大,智力水平比较高。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最早,同时期保存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9000至7500年,分为三期。
东南和北方两大文化系统在贾湖地区交流碰撞,圜底器和平底器融合催生了鼎的发明。后来“鼎”类器物由陶器演变为金属器,从一般的炊器发展为传国重器,并有了“定鼎中原”的说法。
贾湖稻作农业是长江以北最早的稻作农业。
贾湖遗址与稍早或同时期的浙江上山文化、湖南彭头山文化,都是在距今9000年的时候进入水稻栽培初级阶段。
贾湖遗址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有翻土的石铲,收割的石镰,还有加工脱壳脱粒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等。
贾湖的米酒距今90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粮食酒。
贾湖人饲养了世界上最早的家猪,考古工作者在墓葬中发现有随葬猪的下颌骨。贾湖遗址中很少见零星的狗骨头,都是整体埋葬的。这种葬狗现象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也是世界发现最早的之一。
河南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重要的历史遗存。2001年,贾湖遗址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21年,又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西安头条#
在黄土高原的黄土峁是穹状或馒头状的孤立黄土丘;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农业生产,给人们日常生活也带来不便。
黄土厚度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黄土高原的降雨集中在7—8月,且多为暴雨,降雨强度越大,径流量越大,对地表的侵蚀和破坏力就越大,因而此时水土流失最严重。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地表层,因受流水冲刷而造成水分和土壤流失,使得黄土高原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全新世早期–全新世中期 距今约 1.2 万年至公元前 2029 年黄土沉积剖面的孢粉记录证明,黄土高原古植被曾经历了荒漠草原–疏林草原–针叶林–森林草原的演变过程。
自新石器晚期一直到汉初,区域内严狁、鬼戎、土方、羌、薰育等游牧部族较多,农耕人口优势并不明显。且由于耕作技术及劳动工具的限制,对黄土高原的开发力度还比较小,黄土高原原有的林草植被发育良好。
夏朝–战国时期 是公元前 2029 至公元前 221 年,由于人类生产力低下,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垦程度较低,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较好的疏林草原景观,植被发育以疏林草原为主。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以北、长城以南的黄土高原分布着面积广大的草地和灌丛。
秦–西汉时期 (公元前 221 年至公元 25 年)人口涌入和修筑长城等工事使得黄土高原地区耕地紧张,兵民大规模屯田开荒,天然植被有所减少。直至秦末汉初,沿秦长城经东胜东、榆林北、靖边北到环县一线以北为草原景观,此线以南为疏林灌丛草原景观。随着人口的增加及农耕的发展,黄土高原军屯与民垦的规模不断扩大,草地面积萎缩。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 25 年至公元581 年)人口压力的下降及以游牧为主的畜牧经济的发展使得黄土高原秦汉大规模开发破坏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相当一部农田渐渐转变为次生草原和灌丛植被,草原面积扩大,部分黄土丘陵区呈现“杂树交荫”、“层松饰岩、列柏绮望”的繁盛景观,生态环境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隋唐时期 (公元 581 年至 907 年),唐后期黄土高原土地沙化问题已不容乐观,自然植被破坏严重,部分地区草原开始向荒漠草原和荒漠转变。
宋元时期 (公元 960 年至 1368 年)许多河谷平原以及黄土塬区已没有天然森林,呈现草原景观,且北部土地荒漠化也继续南侵。黄土高原地区夷狄聚集,胡化倾向严重,元朝统治者虽在陇东平凉等地屯田,但农田不如前代面积广大,关中地区仍是“人稀地广,蒿莱满野”,灌草等植被较之前有所增加。
明清时期 (公元 1368 至 1911 年)滥垦、滥牧、战乱使黄土高原自然森林和草地植被几乎破坏殆尽,长城以南的草原基本消失,草原荒漠化程度加深。
到全新世晚期,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面积不断减少,荒漠草原分布范围变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