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被后人奉为诗坛双璧。然而,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却当众表示:"我喜欢李白。但是李白有道士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的。"此后,他多次批评杜甫的诗"大多数并不怎么样",认为其"哭哭啼啼"且多为"政治诗"。从早年风流倜傥的才子,到中年为求仕途而趋炎附势,再到晚年寄居茅屋、饱经沧桑,杜甫的人生轨迹印证了毛泽东的评价。
从贵族到布衣:杜家兴衰史贵族出身不代表就能平步青云。杜甫的家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祖上是汉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是唐朝的杜审言。
在唐朝这个门第社会里,杜家的地位颇为尴尬。杜审言在"神龙政变"后失势,加上他曾经给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当跟班,这种政治操守让杜家在士族圈子里抬不起头来。
杜甫的父亲官职不高,只做到一个前凉军司马。虽然家境还算殷实,但在当时的士族圈子里,已经沦落为"小地主"阶层。
这种家世背景决定了杜甫的人生轨迹。他既不像普通老百姓那样朝不保夕,也不像李白家那样富得流油。
少年时期的杜甫,过着典型的富家子弟生活。他自己在诗中写道:"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开元二十四年,年轻的杜甫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这一考不要紧,直接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考试落榜后,他开始了长期的游历生活。在当时的年轻人中间,这种"壮游"非常流行。
在游历过程中,杜甫遇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李白。他对李白极为崇拜,不但追随李白学习写诗,还跟着李白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
这段游历经历让杜甫的诗歌才华得到了充分发展。他写下了《望岳》这样的名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气,至今让人心潮澎湃。
在这段顺遂的日子里,杜甫还迎娶了弘农杨氏的女儿为妻。他的岳父是司农少卿,但是弘农杨氏因为和隋朝皇室有关系,在唐朝也不太受待见。
不过他的妻子贤惠贤德,从锦衣玉食的千金变成茅草屋的主妇,始终不离不弃。在那个三妻四妾很普遍的年代,杜甫也坚持一夫一妻。
这段时期的杜甫,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快活日子。谁能想到,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几年,他的人生就开始走下坡路。
低头折腰求仕途:功名路难行李林甫把持朝政的那些年,是杜甫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天宝六年,李林甫搞了个"野无遗贤"的把戏,宣称天下所有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入朝为官了。
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杜甫就在这批落选的考生里面,从此他只能滞留在长安,开始了十几年的"京漂"生活。
没有家族的支持,没有权贵的提携,杜甫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处世方式。他开始频繁出入权贵之门,学着讨好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这种变化在他的诗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他写道"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把自己的处境描绘得很是凄凉。
天宝十四年,杜甫终于被授予了一个河西尉的职位。这是一个九品官,在当时的官场上,九品已经是最低等级了。
但杜甫觉得这个官位太小,不愿意去上任。他在诗中写道"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还在为自己的低姿态而感到羞愧。
经过一番周折,杜甫的官位稍微升了一级,成了从八品的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有些史料说他升为了胄曹参军,但不管是哪个职位,都只比九品高那么一点点。
这种变化让当时的文人都看不下去了。元稹在记载中提到,李白就曾经写诗讥讽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杜甫的转变,和李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白一直坚持"平交权贵"的态度,就连唐玄宗的宠臣高力士都得给他脱鞋。
李白的处世哲学可以用他自己的诗句来概括:"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算后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复出",他也没有向权贵低头。
而杜甫却不得不为了生计去讨好权贵,甚至不惜放下身段去研究一些斗鸡遛狗的把戏。这种行为,在当时的文人眼里是非常丢脸的。
这种变化背后,折射出的是杜甫作为小地主阶级的局限性。他没有李白那样的经济基础,不能像李白那样洒脱。
不过杜甫还是保持了一些底线,他只向朝廷权贵低头,没有向外敌屈服。这一点,让他在历史评价中还保留了一些体面。
在这段时期,杜甫写了大量的"政治诗"。这些诗歌不是发自内心的创作,而是为了迎合权贵的喜好。
诗圣惹恼伟大领袖:批评背后事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的一番话让在场的文艺工作者们大吃一惊。他当着何其芳、严文杰等人的面说:"我喜欢李白,但是李白有道士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的。"
这番评价背后有着深刻的含义。毛泽东虽然也读过大量的杜甫诗,甚至还特意去过杜甫草堂,借阅过12部108本杜甫诗集,但最终得出的结论却是"大多数并不怎么样"。
到了1957年,毛泽东在与臧克家等人谈话时,对杜甫的批评更加直白。他说:"杜甫的诗有什么好的?大多数并不怎么样。杜甫的诗是政治诗。"
一年后的1958年,毛泽东又一次表达了对杜甫诗歌的不满。这一次,他指出杜甫的诗总是"哭哭啼啼",而且又是"政治诗"。
毛泽东对杜甫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杜甫的阶级立场问题,他认为杜甫站在小地主的立场上写诗。
另一个则是杜甫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态度问题。面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杜甫选择了"哭哭啼啼"的表达方式。
这种表现手法与毛泽东提倡的革命文艺精神完全相反。在毛主席看来,文艺应该具有战斗性和革命性,而不是一味地悲叹。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祈求式的表达就让毛主席很不以为然。
相比之下,毛主席更欣赏"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样充满斗争精神的表达。他甚至写下"红旗卷起农奴戟"这样的诗句来号召人民起来反抗。
不过毛主席对杜甫的批评并非全盘否定。在杜甫众多的作品中,《北征》这样反映战争创伤的诗作就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
原因很简单,毛主席经历过民国时期的动荡,亲身体会过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痛。杜甫在《北征》中描绘的战争场景,与他的亲身经历产生了共鸣。
但即便如此,毛主席还是对杜甫诗歌中那种消极悲观的基调感到不满。在他看来,面对困难时的"哭哭啼啼"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就拿杜甫最有名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说。与其感叹贫富差距,不如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变现状。
杜甫诗歌中那种无能为力的叹息和对天官降福的祈求,在毛主席看来都是不切实际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说"杜甫的诗有什么好的?大多数并不怎么样"。
诗人晚年寄茅屋:名垂千古终成空安史之乱彻底改变了杜甫的人生轨迹。潼关失守后,长安陷落,唐玄宗仓皇出逃,而杜甫这个"京漂"也不得不开始了逃难生活。
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在逃难途中,他被叛军抓获了。同期被俘的还有大诗人王维,不过因为王维官职较高,反而受到严密看管。
杜甫倒是因为官职太小,叛军根本懒得理会他。正是这种被忽视,反而给了他逃跑的机会。
逃出生天的杜甫投奔了唐肃宗。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政治生涯中最后的机会——当时的宰相房琯对他颇为赏识。
但房琯在军事指挥上犯了大错,损兵折将,激怒了唐肃宗。杜甫不顾朝廷反对,坚持为房琯说话,甚至在诗中暗讽皇帝。
这一次,杜甫彻底把自己的仕途给毁了。唐肃宗大怒,把他贬官外放。好在宰相张镐出面说情,才让他免于更严重的处罚。
从此以后,杜甫再也没有机会重返朝廷。他的余生就在流放和漂泊中度过。
但是人在困境中,往往能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正如文王在狱中演《周易》,孔子在困厄时著《春秋》,杜甫在流放期间也创作了大量传世名作。
《北征》《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都是在这段艰难岁月中写就的。这些诗歌真实记录了战乱年代的民生疾苦。
这时候的杜甫已经不再是那个追逐功名的文人了。他亲身经历了百姓的苦难,看到了战争带来的创伤,诗风也变得更加写实。
杜甫笔下的每一个悲剧都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源自他的亲身经历。这种真实性让他的诗歌在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这种写实风格也有局限性。当杜甫看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场景时,他只能发出无力的叹息。
他寄希望于上天降下福祉,期盼能有"安得广厦千万间"来庇护天下寒士。这种消极的态度,正是毛主席所不满的地方。
与杜甫"哭哭啼啼"的风格不同,毛主席提倡的是积极的斗争精神。面对不公,不是祈求,而是反抗。
这种思想上的差异,源自他们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立场。作为小地主阶级的代表,杜甫终究无法突破自己的阶级局限。
但即便如此,杜甫的诗歌价值也无可否认。他用真实的笔触记录了盛唐由盛转衰的历史瞬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最终,这位"诗圣"在颠沛流离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的诗作流传千古,但他本人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