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咱们来到桓台县的乌东村,探访一下村里的文物古迹,了解一下这里的故事。
乌东村现在是一个行政村,在历史上它与相邻的乌南村、乌北村合称为乌河头庄,是乌河进入湖区后经过的第一个村落。《淄博记忆乡村》记载,这儿自元朝就有村庄,元末时有郭姓居住,故初名“郭家庄”。后来孙姓宗族“始祖讳旺,字兴邦,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直隶真定府枣强县,分迁居于新城县东北乡距城四十里时右之乌河头”(《孙世族谱》)。之后就俗称为“乌河头庄”。乡间至今流传着“先有郭家庄,后为乌河头”之说。
有关村名的由来,也有说是因为乌河干流进入桓台境内后,倾泻流淌至此,已经到了边缘尽头,河水从这儿开始分支漫淌,进入河道纵横交错的湖区,于是村随之称为“乌河头”。当然还有宋赵匡胤在临淄矮槐树挂袍晾衣后,战袍化身一条黑龙顺流而下,来到这儿后腾空而起消失在空中,人们认为黑龙腾空的地方就是乌河的终点,于是称这儿为乌河头的故事传说。
现在的乌东村是省级文明村。村庄规划有序,村内街道宽阔整洁,古老的乌河穿村而过,拥有原始天然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而且乌东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依托古老的乌河,形成“一河两岸”的特色文化。现在村内还有西汉石虎、清代青龙闸、翟公口、圩子墙、四河寨等文物古迹和文化遗存。
沿着村东西主街东行过乌河后,迎面看到一个高高的矗立着的水塔,据说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治水工程的建筑。水塔高度达20米,砖混结构。
据知情人讲塔身分布了6道圈梁,起到了“环箍”的效果。塔身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由于塔身为圆形,所以采用调节灰缝(大小头)工艺形成圆形,大五花组砌方式,清水墙面,与地面相交的塔下根部塔身外表面,进行了水泥砂浆抹面保护,起到了防撞击破坏、防水水分表面侵蚀的功效。
塔顶部是储水用的巨大水箱。为扩大塔顶部水箱的容积,采用的挑檐的做法,这种做法对砌筑水平和工艺要求很高,外出6公分跳出5层,然后支模板现浇钢筋混凝土。
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桓台县比较大的村庄普遍建有这样的水塔,那个期间也正是验证了建筑之乡的兴起,是一个时代、一个行业的烙印!
去村委咨询了一下村里的文物古迹情况和青龙闸的位置,出门在乌河岸边发现了一个石兽,旁边立有文保碑,“县级文保单位-乌东石狮”。而村民却称之为石虎。石兽的头部已在上世纪的那场浩动中被砸掉了,看不出是狮是虎。整体看雕刻线条流畅,前脚后腿及尾刻划分明。
据村民讲这石虎(石狮)是汉代的,原来是一对,不过后来丢失一只。查阅相关资料,狮子并不是中国原产动物。据记载是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见到了异域的狮子,后西域各国入贡,成为汉朝皇帝的私藏,民间是不怎么能接触到的。所以这里咱暂称之为石虎。
关于这石虎,在《乌河头庄志》中记载:石虎很久以前是在庄东南小寨门的乌河滩上,面向乌河,守河镇妖,以保全庄平安。村志中还记一则有关石虎的传说,相传西汉年间,会城泊边有个村庄,叫穆家寨庄。庄里有个勇敢憨厚的小伙子,与母相依为命,艰苦度日。母亲因病去世后,只好用苇席将母亲草草埋葬。小伙此后就到处流浪,沿街乞讨过活。一天在大街上看到皇榜,说南山上有一匹野马时常伤人糟蹋庄稼,如能降服,则封官赐赏。小伙揭了皇榜直奔南山,经过激烈捕斗,将野马降服。皇帝大悦,封其为“降马状元”,并赐赏重金。
小伙回乡后厚葬其母,并立有石人、石马、石虎等守护坟墓。后来石虎跃入会城泊,逆水游到乌河头庄南,正欲上岸时,遇一农妇在洗衣浣纱。农妇惊慌失措之下用洗衣棒打了石虎的头部,石虎就留在了乌河头庄南的乌河滩上。
石虎被发现后,辗转被移至现的位置保存。而在石虎的旁边就是在乌河上现代才修建的一处闸口-乌东闸。乌河自此进入河、漏、渠纵横交错的湖区,在古代为了治理湖区沼泽荒地,修建子许多处水利工程,而位于村西乌河上的青龙闸就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物和历史建筑遗存。咱就着重探访一下青龙闸。
沿着乌河西岸北行,咱们去找一下那个青龙闸。在河边有许多个小码头,停靠着几艘木质的小船,扁扁的、窄窄的,有些带有凉棚,据说当地称为溜子。现在是用来发展乡村旅游,以前的时候几乎是家家户户利用这河湖网拉纤跑船,是远近闻名的“船户子庄”。当然了那时候用的船与现在的不同,是一种对槽式木帆船和雁尾船。“乌河水碧悠悠,黄金水道载金舟。西连济南黄台港,东至寿光羊角沟……”这首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民谣,反映了乌河头庄航运的兴盛。
小码头的北侧,乌河西岸建有一座宏大的乡村大舞台,据说盛夏时会在这儿举办各种精彩演出活动。在乡村大舞台的西侧还有两处古宅,现在经修复后被辟为了乡村记忆博物馆和村史馆。而在大舞台的北边,有一处青砖修建、青石铺面,像是一座桥梁的建筑,这就是乌东村青龙闸,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河闸。据史料记载,这青龙闸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有近三百年历史了。
走近河闸,先看到南侧有一通石碑,“重修青龙闸”碑记。碑文正楷阴刻,但文字大部分已漫漶不清。通过仔细辨识了部分文字和查阅史料的记载得知,清同治四年(1865)的时候,因连年大旱,河道淤积,青龙闸年久失修,不能阻挡洪水的冲击。乌河头庄村民和鱼龙村村民自发捐款集资对青龙闸进行了加固维修。据说后来到了民国三十八年(1949)村民自发又一次进行过修缮。
石碑的西侧,路旁还有个简介栏,记载了青龙闸修建的原因及过程。据此记载,该闸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冬,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建成,二百六十多年了,是由当时的新城知县翟翷翟公所倡导修建的。
民国《重修新城县志》载:“翟翷,直隶饶阳人,以进士授新城令,在任三年(乾隆二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六年),开夏庄稻田,遂为水利。调文登。”翟翷以其清正廉洁和为民解忧的品质而著称,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地方官员。
翟翷在任期间整治湖洼沼泽,主持修建了一系列重要的水利工程,引进优良稻种,把沼泽变成了鱼米之乡,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显著贡献。青龙闸就是翟公所主导的水利工程中的一项,对于当时马踏湖湖区的水利调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控制水流、湖区灌溉、汛期防洪等等。
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在锦秋湖、马踏湖及周边一带,是荆棘丛生的湖洼沼泽,泛生盐碱的荒滩弃地,旱则纹裂焦燥,涝则洪波滔天。是旱时旱、涝时涝。知县翟翷到任后,体贴民情,数次到湖区实地考察、论证,并向当时的山东巡抚阿尔泰提请了湖区荒地改治的方案,阿尔泰对此非常重视,亲自到湖区考察后,于乾隆二十四年向朝廷上呈《新城等处营治稻田疏》,很快得到恩准。翟翷得到批文后,立即组织民众治理河道、疏浚灌渠、筑堤建闸,乌河头庄北漏(本地湖洼里人把乌河的支流叫作漏河或口子)的青龙闸就是这些工程中的其中一项。
青龙闸为砖石结构的开敞式砖石闸。进水口面向乌河护堤墙八字雁翅形,较为宽阔利于汇集水流,另一侧的出水口则相对狭窄。闸口底部是巨石垒砌,坚实劳固。上部和两侧为白灰青砖砌筑的闸身和护堤墙。闸口拱券上嵌有一块石匾额,阴刻“青龙闸”三字。闸顶又是以大块青石铺成桥面。整个建筑状如展翅欲飞的大雁,傲立在乌河漏渠之上。
青龙闸自建成一直对湖区的水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975年后,乌河河水断流,青龙闸失去了原有的防洪功能,污水垃圾等就逐渐把青龙闸掩埋了,甚至一度被填平修成了道路。2017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作为一处古迹,乌东村对青龙闸进行了清理和保护性修缮,使得这座美丽壮观的古河闸重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