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冷冬or暖冬?

有鱼的综合 2024-11-15 03:55:01
一、2023/2024 年冬季气候回顾

2023/2024 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 - 2.8℃,较常年同期偏高 0.3℃。从暖冬和冷冬的判定标准来看,全国暖冬指数为 36.7%,即全国有 36.7% 的站点出现暖冬;冷冬指数为 15%。由于均未达到一半,所以这个冬季被定义为正常年份。

全国有 2500 多个气象台站,暖冬的判定是单站冬季平均气温偏高幅度超过本站暖冬阈值,即可定义为单站暖冬;若全国一半以上的台站出现暖冬,则定义为全国暖冬。同理,冷冬的判定也类似。这个冬季,尽管全国平均气温偏高,但由于暖冬和冷冬的站点比例都未达标准,所以呈现出正常年份的特点。

从空间分布上看,2023/2024 年冬季气温差异较大。暖冬主要出现在华南、西南等地,而华北南部、黄淮、江淮一带多为冷冬。这种空间差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西伯利亚高压、极涡等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的影响。这些环流系统表现出很强的季节内变化特征,致使气温冷暖起伏比较大。例如,这个冬季冷空气活动较为活跃,寒潮次数偏多,强度偏强,共有 11 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其中 3 次寒潮),较常年同期偏多。西伯利亚高压等冬季风环流系统阶段性偏强,进一步加剧了气温的冷暖变化。

二、影响冬季冷暖的因素

(一)厄尔尼诺事件影响

厄尔尼诺事件通常会增加我国出现暖冬的概率。然而,从统计上来看,影响我国冬季冷暖的最主要因子是西伯利亚高压、极涡等中高纬度环流系统。这些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受厄尔尼诺事件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例如,2023/2024 年冬季虽有厄尔尼诺事件,但由于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的作用,全国并未出现明显的暖冬或冷冬,而是呈现为正常年份。

(二)西伯利亚高压等因素

西伯利亚高压、极涡等中高纬度环流系统对气温有着重要影响。强大的高压系统使得冷空气源源不断地堆积,并沿着西风带南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此外,西风槽和西北气流的控制也是关键因素。这些气流通常会带来湿润和寒冷的天气,但今年在它们的影响下受到了一些阻碍,导致了气温的异常升高。尤其在北方地区,这种现象延缓了冬季的到来。比如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入冬偏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总体偏弱,进入 “三九天” 以后,冷空气活动偏弱。

(三)入冬时间与冷暖关系

以北京为例,2024 年北京气象观测代表站观象台站入冬日期为 11 月 4 日,常年(1991—2020 年平均)入冬日期为 10 月 31 日,今年较常年偏晚 4 天。今年入冬日期偏晚,主要原因是 10 月下旬中期以来,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东亚大槽偏弱,西伯利亚高压位置偏西偏北、强度偏弱,同时北京地区上空受高压脊控制,这种环流形势不利于中高纬度地区冷空气南下影响北京地区,导致北京地区 10 月下旬中期至 11 月初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入冬时间的早晚可能对冬季冷暖有潜在影响,一般来说,入冬晚可能意味着前期气温较高,而后期是否会更寒冷则存在不确定性。但总体上,入冬时间只是影响冬季冷暖的一个因素,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环流系统等因素的作用。

三、各地冬季气候差异

(一)区域冷暖分布

2023/2024 年冬季,暖冬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等地。在华南地区,温暖的气候使得许多人可以在冬季享受相对舒适的户外活动。例如,广东、广西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人们可以穿着较为轻薄的衣物出行。而在西南地区,如贵州、云南等地,尽管部分高海拔地区较为寒冷,但整体气温仍相对较高。这里的冬季常常阳光明媚,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旅游。

与之相反,华北南部、黄淮、江淮一带多为冷冬。在这些地区,冬季的寒冷让人印象深刻。例如,河南、山东等地,冬季气温较低,时常伴有大风和降雪天气。人们需要穿上厚厚的棉衣、羽绒服等保暖衣物才能抵御严寒。这种区域冷暖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地方气候预测

贵阳市冬季气候冷暖波动大,需做好 “三防”。据贵阳市气象台消息,今年冬季(2024 年 12 月到 2025 年 2 月),贵阳贵安气候冷暖波动较大,阶段性强降温明显,冬季整体气温略偏高,降水大部地区偏少,时间分布呈现前后冷中间暖,降水前少后多的分布特征,其中前冬以干冷为主,后冬以湿冷为主。为了应对不利天气可能造成的影响,相关部门、行业及公众务必做好防范前冬的森林火灾、防后冬的低温雨雪以及防干旱这 “三防” 工作。

此外,桂林气象部门对 2024 年冬季(12 月至 2025 年 2 月)的气候趋势预测为:与常年同期相比,2024 年冬季气温正常,降水偏少,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全市各地需加强做好防旱抗旱工作。10 月中旬以来,桂林大部分地区雨量显著偏少,平均气温偏高,大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各地对冬季气候的不同预测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影响因素。这些预测为当地的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不利天气带来的损失。

四、老祖宗的经验与科学判断

(一)谚语预测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立冬后天气及冬季冷暖的谚语。比如 “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单衣过冬;冬在尾,倒春寒”,这句谚语中的 “冬” 指的是冬至节气,“头”“中”“尾” 分别对应农历十一月的上旬、中旬和下旬。如果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上旬,那么这个冬天可能会非常寒冷,甚至连抗冻的老牛也难以熬过寒冬;若冬至在中旬,冬天则相对暖和,人们穿单衣就能过冬;如果冬至在下旬,来年开春后可能出现倒春寒天气。

还有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直接点明了立冬当天天气与整个冬季天气的关系。立冬晴天预示着冬季天气晴朗,雨雪偏少;立冬阴雨则预示着冬季雨水频发。类似的还有 “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凌” 代表寒冷结冰,“温” 代表温暖,即立冬晴天冬季多寒冷,立冬阴天冬季较暖和。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立冬当天打雷下雨,意味着冬季是冷冬的概率很大,来年庄稼可能丰收,因为冷冬降雪量大,能为庄稼形成保温层并补充水分,还能冻坏土壤中的病虫害。

“立冬不见霜,来年鼠咬仓”,立冬后还不下霜,来年庄稼收成就会下降,这句俗语也体现了冷冬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观点,因为降雪量大有利于庄稼增产增质。

“立冬三日晴,单衣过寒冬”,立冬后出现三日晴天,就意味着可能是暖冬,人们不用准备太厚的衣服过冬,但这只是一种夸张说法。

(二)科学结论

虽然老祖宗留下的谚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过去人们对冬季冷暖的经验总结,但一个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需要通过对整个冬季气温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结论。根据国家标准《暖冬等级》《冷冬等级》,冷冬 / 暖冬的判定都是用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作为判定的基本要素,通过当年冬季平均气温与其常年值的差值(距平)与标准差(描述序列偏离其平均状况的统计量)来判断。

在单站方面,如果单站平均气温距平大于等于标准差的 0.43 倍,则为暖冬;反之,如果单站平均气温距平小于等于标准差的 -0.43 倍,则为冷冬。在区域总站数方面,暖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 50%,即为暖冬;冷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 50%,即为冷冬。在全国有效面积方面,暖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 50%,即为暖冬;冷冬面积超过总站数的 50%,即为冷冬。

科学判断冷冬或暖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气象站点的数据,避免仅凭一时的冷暖或个别地区的天气情况就得出结论。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候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需要结合现代气象学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五、应对策略与未来展望(一)提前做好御寒准备

面对可能到来的冷冬或暖冬,提前做好御寒准备至关重要。对于个人而言,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物。在冷冬的情况下,准备足够的厚棉衣、羽绒服、围巾、手套等保暖物品,以防止感冒和其他因寒冷引发的疾病。同时,要注意室内保暖,可以使用暖气、空调等设备,但也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因空气不流通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对于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更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必要时可以使用电暖器等辅助设备。

在交通方面,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道路防滑、除雪等工作,确保道路畅通。可以储备足够的除雪剂、防滑垫等物资,及时清理道路积雪和结冰。驾驶员也应提高安全意识,在恶劣天气下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

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那些在户外作业的企业,应提前为员工准备好防寒工作服、保暖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同时,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下长时间户外作业。

(二)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冷冬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甚至冻死,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应提前做好农作物的防寒保暖工作,例如可以采用覆盖地膜、搭建温室大棚等方式,为农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要注意合理施肥和浇水,增强农作物的抗寒能力。

对于畜牧业来说,冷冬可能会导致牲畜饲料短缺、饮水困难等问题。养殖户应提前储备足够的饲料和草料,确保牲畜在冬季有足够的食物供应。同时,要注意牲畜的防寒保暖,可以搭建保暖棚舍,为牲畜提供温暖的栖息环境。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农业部门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三)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能力,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预测准确性。气象部门应加大投入,引进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和技术,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度和时效性。同时,要加强气象信息的传播和普及,让公众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做好应对准备。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各国应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共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完善。

0 阅读:0

有鱼的综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