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国40年,3场农民起义乱了35年,四川为何成全国最乱地区?

终究还是放不开 2023-08-29 16:23:05

太宗时期统治的危机,不仅表现在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上,更表现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生上。

在开国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即爆发3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在历代王朝中也是少见的。

1、宋初四川地区的现状

宋代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在四川地区,不是偶然的。

四川地区,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中为平原,四周为高山环绕,东有三峡之险,北有剑门之固,土质肥沃,物产丰富,自古号称“天府之国”。

中唐的“安史之乱”,引起一场大战,但并未波及四川。唐末黄巢起义,纵横大江南北,最终攻入长安,但兵锋亦未及四川地区。唐玄宗一行,逃入川陕,“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四川地区的官僚、豪族、士大夫,躲过了两次大的打击。

五代时期,王建、孟知祥先后据有四川地区,建立了前、后蜀政权,保护了四川的地方豪族势力,使其未受多大影响。

因此,到宋初,四川地区土地集中的情况特别严重,在宋朝全国堪称第一,贫富对立,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四川地区有些州县的客户数量十分惊人。

如眉州主户31665户,客户31258户,客户约占50??嘉州主户5691户,客户23207户,客户约占80??阆州主户11746户,客户22234户,客户约占65??普州主户1366户,客户13144户,客户约占90??昌州主户1180户,客户12700户,客户约占90p?

客户比例如此之高,反映出没有土地的农民数量庞大。

四川地区的大地主,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役属大量佃客、“旁户”。

乾德三年(965)正月,后蜀灭亡,四川归入赵宋皇朝版图。

宋太祖随即下令,组织水、陆两支运输队伍,用十多年时间,把后蜀府库中的宝货、钱币、布帛、粮食等,全部送到京城开封,“悉归内库”,使四川遭受了一次浩劫。川峡民众失望了,愤怒了。

2、全师雄兵变

北宋初期的军队,是一支保留了五代时期骄兵悍将恶习的军队。平蜀之后,军中将士以胜利者、征服者自居。

诸将恃功骄恣,“日夜宴饮,不恤军务,纵部下掠子女,夺财货,蜀人苦之”,甚至有军校在街市持刀抢劫商人财物,或割民妻乳而杀之者。

北宋军队的横行不法激起蜀民群起反抗。

平蜀的次月,即北宋乾德三年(965)二月,梓州(今四川三台)后蜀军校上官进,就“啸聚亡命千余众,劫村民数万,夜攻州城”,被新任知州冯瓒镇压下去。

三月,宋朝诏发蜀兵赴阙,并优给路费。但王全斌等将领擅自克扣蜀兵由蜀地至开封的粮饷和路费,又纵部曲侵扰,致使蜀兵愤怨思乱。

他们行至绵州(今四川绵阳),便“劫属县以叛”,时值后蜀文州刺史全师雄,遵命带领家属赴京师拜谒新朝皇上,路过绵州见蜀兵叛宋,弃家匿藏民舍,被蜀兵搜得推以为帅,众至10余万,号“兴国军”。

王全斌遣马军都监朱光绪将兵招抚。光绪尽灭师雄之族,纳其爱女,夺其财物。“师雄怒,复无归志。”

率众攻克彭州,成都所属十县皆起兵响应。于是全师雄自称“兴蜀大王”,署节帅20余人,分据要害。王全斌遣崔彦进、高彦晖分路进讨,为师雄所败,彦晖战死。又遣张廷翰等进讨,同样大败而还,退保成都。

全师雄乘胜分兵绵、汉,断剑阁,沿江置寨,声言欲攻成都。自是邛、蜀、眉、陵、简、雅、嘉、东川、果、遂、渝、合、资、昌、普、戎、荣17 州及成都属县皆起兵反宋,邮传不通者月余。

王全斌等平蜀将领十分恐惧,见成都城内后蜀降兵尚有近3万人未遣赴京师,虑其响应师雄反宋,便诱至夹城中,连其老弱疾病全部杀害,更加激起蜀中群众的反抗。

其后刘光义、曹彬相继败全师雄于新繁、郫县,师雄退走灌口寨。师雄同党吕翰也在嘉州(今四川乐山)为宋军所败,退守雅州(今四川雅安)。

乾德四年(966年)正月,宋朝以客省使丁德裕为西川都巡检使率兵入蜀协助宋军平叛,然反宋烽火仍遍布蜀中各地。

正月,阆州(今四川阆中)农民攻逼州城。二月,渝州(今重庆)杜承褒率领民众围攻州城,判官卞震受伤逃遁,反宋军入据州城。

六月,王全斌败师雄于灌口寨,师雄退走金堂。八月,宋军攻克雅州,吕翰走黎州(今四川汉源)为部下所杀,其他各地反宋军队相继被宋军镇压下去。

其后全师雄病死金堂,余部推谢行本为帅占据铜山,被宋军擒获,为时一年有余的全师雄领导的蜀兵反宋斗争才全部镇压下去。

宋军在镇压蜀兵反宋战争中前后杀戮近10万人之多,导致蜀中民众的积怨和仇恨,成为宋初四川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兵变被平定后,宋廷对川峡地区也十分重视。

后蜀平定后的第一任知成都府,竟然任命参知政事吕余庆担任。带参知政事衔任地方长官,这在宋初是绝无仅有的;而且一任就是三年。吕余庆离任后,又派太祖早年幕僚刘熙古接任,一任又是四年。

开宝五年(972)刘熙古自知成都府升任参知政事,以邓牧接任两年。开宝八年(975),吕端出升知成都府,直至太宗即位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五月调任开封府判官,辅佐秦王廷美。太宗任命的第一位知成都府,是他任开封尹时的幕僚程羽,可见他也是十分重视川峡地区的。

宋廷十分重视川峡地方长官的选择,但并未能治理好川峡地区,蜀中各种势力与宋朝的矛盾并未化解。

3、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宋朝为了进行统一战争,把四川作为重要财源基地。

史载:

从此,宋朝“储积充羡”,“乃于讲武殿后别为内库,以贮金帛,号曰‘封桩库’”。

其后,宋朝为了在蜀中搜刮财物部送京师,对一些重要商品实行专卖,在蜀中各州置“博买务”“市买院”“织造院”等机构,禁止民间私市布帛,垄断匹帛、丝绵、绸缎的产销,并榷盐酤酒,禁民私酿,增收曲钱,与民争利,严重损害了各阶层群众的经济利益。

更为严重的是,宋朝把蜀中铜钱、金银装发赴京,致使蜀中铜钱竭乏,物价飞涨。史载,后蜀广政中始铸铁钱,“每铁钱一千兼以铜钱四百。凡银一两直钱千七百,绢一匹直钱千二百,而铁工精好殆与铜钱等”。

入宋以后大量滥铸铁钱,“益买金银装发,颇失制裁,物价增长,寻又禁铜钱入川界”,致使铁钱贬值,“铁钱十乃直铜钱一”。太平兴国四年(979)始开其禁,令民输租及榷利,每铁钱十纳铜钱一。时铜钱已竭,民甚苦之。商贾争以铜钱人川界,与民互市。

每铜钱一,得铁钱十又四。宋朝人为地将铜钱运出川界,造成铁钱大幅度贬值,金融混乱,百姓遭殃,人心不安。

于是官府决定用铁钱收购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铜,复铸铜钱,民输租当纳钱者,十分中只输一分铜钱,其余许输银及绢暂代,以后每年递增一分,十年乃全纳铜钱。但铜难得,复铸铜钱成为泡影。

而地方官又乘机将自己“月俸所得铜市与民,厚取其直,于是增及三分。民萧然益苦之,或剜剔佛像,毁器用,盗发古冢,才得铜钱四、五,坐罪者甚众”,更加引起四川人民的强烈不满。

川峡地区各阶层群众与宋朝矛盾的长期积累,使蜀人“于其心有所不可得忍,然后聚而为盗贼,散而为大乱”。

淳化二年(991)任诱为首的起义军攻打昌州(今重庆大足)、合州(今重庆合川)。

三年(992),荣州(今四川荣县)、戎州(今四川宜宾)、资州(今四川资中)、富顺监一带又相继发生人民起义。

淳化四年(993),即北宋平蜀28年后,终于爆发了遍及川渝的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

4、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的诱因

王小波、李顺是永康军青城县(今都江堰市)味江人。味江是青城东侧的一条小河。李顺是王小波的妻弟。

北宋永康军,位于四川盆地西北山区,是客户特多地区之一,此地还有一些是“旁户”,他们输租纳税之后,生活极其困苦。

这里是四川的汉“夷”交界区,青城山的西北就是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宋朝在永康军设关置寨,驻军把守,禁止汉族与少数民族私相贸易,甚至封山塞路,断绝往来。青城山、味江河一带,自唐以来就是著名的茶叶产地。

这里的农民大都种植茶树,以出卖茶叶为生。有的农民既种茶又贩茶,既是茶农又是茶贩。

北宋初期,统治者对东南地区的茶叶生产实行禁榷,由官府专买专卖,而在川峡地区则“听民自卖”,没有禁榷,但规定茶叶买卖不得出境,不得卖与少数民族,只能卖给官府和内地商人,在汉族地区销售,少数民族购买茶叶必须向官府购买。

茶农或茶贩将茶叶卖给少数民族,即属私茶,按贩卖私茶定罪,将受到没收茶叶、茶园,罚款、判刑、流放甚至杀头等等处罚。

少数民族,特别是阿坝牧区的少数民族,肉食乳饮,一日不可无茶,把茶叶贩卖给少数民族就能获利数倍,而这类交易却被官府垄断。

青城山一带的贫苦茶农、茶贩,在官府和地主的双重剥削下,就只能但求侥幸,冒法犯禁,贩卖私茶,以图活命。

因而这一带禁止私茶与贩卖私茶的斗争一直相当激烈,使得永康军成为北宋初期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和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王小波、李顺起义的直接导因是“贩茶失职”。

苏辙说:

即指二人贩卖私茶,违法失职,穷困无路,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二月的一天,王小波聚集了一百多贫苦农民。他告诉这些在苦海中挣扎的农民:“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号召大家揭竿而起,用武装斗争实现“均贫富”的目标。这一号召引发了贫苦大众积郁已久的愤怒,反映了贫苦大众的迫切愿望,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 “旁户鸠集”,“贫者多来附”。

农民起义军首先攻克了青城县,然后转战邛、蜀二州所属各县。彭山县令齐元振,恣横贪暴, “与民为仇,受贿得金,多寄民家”,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大贪官。

王小波派兵袭杀,把他剥削得来的“金帛”,散发给贫民,并开腔破肚,装满钱币,暴尸示众,惩其诛求无厌。于是大快人心,归之者众,其势“愈炽”。

同年十二月,起义军进攻蜀州江源县(治今崇州市江源乡),王小波受伤牺牲,起义军推李顺为领袖,继续战斗。

5、占领成都、建立政权

李顺领导起义军后,继续把矛头指向贪官污吏,并进一步实施“均贫富”的纲领。

起义军所到之处,“悉召乡里富人大姓,令具其家所有财粟,据其生齿足用之外,一切调发,大赈贫乏,录用才能,存抚良善,号令严明,所至一无所犯。时值东西两川天旱大饥,吏失救恤,纷扰流离日多,旬日之间,归之者数万人。所向州县,开门延纳,传檄所至,无复完垒”。

在李顺领导下,起义军攻克了江源,接着攻克蜀州,杀监军王亮及官吏十余人,又陷邛州,杀知州桑仲保、通判王从式、巡检使郭允能及诸僚吏。起义队伍扩大到数万人,乘机攻克永康军和双流、新津、温江、郫县、彭州、汉州(今四川广汉),包围成都。

淳化五年(994)正月,起义军攻克成都,众至数十万。知成都府吴元载、转运使樊知古逃奔梓州。李顺自称大蜀王,改元“应运”,建立大蜀政权,设置军政机构,任命了中书令、枢密使、军帅、知州、刺史等官员。

还铸铜钱“应运元宝”和铁钱“应运通宝”,并在起义军的面部刺上“应运雄军”四字,以表示这个政权应乎天理,顺乎民心。

大蜀政权派遣起义军队四处攻打州县。北抵剑关,东至夔峡,南达嘉州的大部分州县都被起义军控制。

然而,这毕竟是一支靠人多取胜的军队,是一支缺乏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经验和严密组织的军队,勇则有余,谋则不足,胜则易聚,败则易散。

当起义军在同年二月攻克剑州(今四川剑阁),北攻剑关被宋朝成都监军宿翰、剑门都监上官正击败之后,就再未集中兵力继续进攻,也未毁掉栈道以切断宋朝援军入蜀的道路,而是坐待宋朝军队的到来,造成战略上的严重失误。

大蜀政权控制剑南、两川,使关右震动,北宋朝廷极为忧恐。宋太宗急令地方官员加紧镇压,并在同年正月命心腹宦官王继恩为两川招安使,率领禁军由陕西入蜀。

二月,又令雷有终增派一支官军由峡路入蜀,统归王继恩指挥。他们“剿抚兼施”,于四月越剑关、占剑州,五月攻占绵州,进逼成都。十余万农民军虽英勇抵抗,但终归失败,李顺及许多首领部卒共三万余人被官军残酷杀害。

成都被宋军攻占后,郭门十里外仍为起义军所控制,王继恩率领的宋军只得龟缩城内,不敢出击。起义军继续坚持战斗,把宋军围困在成都城内。

其中张余领导的一支农民起义部队,乘官军孤立无援,沿长江而下,连克嘉、戎、泸、渝、涪、忠、万、开八州,发展到十万余人。但整个起义军队已是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四处游击,没有统一的战略部署和统一的指挥,更没有组织过对成都的任何反攻或是在其他地方另辟战略基地,积蓄力量,重建政权。

6、张咏经略蜀地

随着由峡入蜀的雷有终抵达成都和同年九月宋朝名臣、新任知益州张咏到任,局势发生了有利于宋军的转变。

张咏见被围成都的三万余宋军军粮缺乏而无半月之食,若由陕西课民运粮饷军,道路不绝,也远水难救近火。

张咏访知盐价素高,而廪有余积,乃降盐价,听民以米易盐。于是民争趋之,未逾月,得米数十万斛,可供二年军食。

解决军粮供应之后,张咏立即召集王继恩、上官正等统兵将领,令其出城讨伐盘踞成都附近州县的农民起义军,并嘱军校曰:

于是诸将乃出城讨伐,斩获甚众,扭转了成都被困局面。面对诸将诛杀被俘起义军的要求,张咏不允, “悉令归业”,并说“前日李顺胁民为贼,今日咏与公化贼为民,有何不可哉?”

借此分化了农民起义队伍。两川招安使宦官王继恩统领军队,“每出入,前后奏音乐,又令骑兵执博局棋枰自随,威振郡县。仆使辈用事恣横,纵所部剽掠子女金帛,军士亦无斗志,余贼进伏山谷间,州县有复陷者”。

张咏鉴于王继恩御军无方,其下恃功暴横, “恐军还日或有意外之变,乃密奏请遣心腹近臣可以弹压主帅者,亟来分屯师旅”。同年十二月,太宗遣近臣张鉴、冯守规赴蜀, “鉴与咏即遣部戍卒出境。继恩麾下使臣亦多遣东还”。

在张咏的运筹下,宋军主动出击,相继击破各处起义军,平定蜀中各州县。至道二年(996)二月,张余在嘉州兵败被杀。

五月,李顺余部王鸬鹚自称“邛南王”,聚众攻邛、蜀二州,被官军镇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均贫富”口号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历时三年多,终归失败。

7、王均兵变

益州钤辖符昭寿,因其父符彦卿太祖时位至太师、凤翔节度使,其女又是太宗懿德皇后,便仗其贵家子弟,在蜀中为非作歹,弄得天怒人怨。

时值王小波、李顺起义被镇压不久,“人心汹汹,知州牛冕缓弛无政,昭寿又不能御军,人皆怨愤。神武卒赵延顺等八人谋欲害昭寿,未敢发”。

延至咸平三年(1000)正月,赵延顺率众发动兵变,杀符昭寿,拥都虞侯王均为帅,占据成都。

知州牛冕、转运使张适逃往汉州,后又逃往东川。其后,知州牛冕被削籍流儋州,转运使张适削籍授连州参军。

王均占据成都后,建立大蜀政权,“改元化顺,设官置署,设贡举,以神卫小校张锴为谋主”。

王均随即率众攻陷汉州,进攻绵州不克,直趋剑州,兵败退保成都,闭城自固。宋真宗立即派户部使雷有终率八千步骑入蜀讨伐。

咸平三年二月,雷有终兵至成都攻城,为王均所败,直到十月始攻克成都。曾任大蜀官吏的数百人悉遭焚杀,时谓“冤酷”。

王均率余部逃至富顺,兵败自杀。

至此,历经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的北宋初期四川人民反宋武装斗争才告结束。兵变后,宋真宗再次劳动张咏出知益州,才最后抚定益州,结束川峡地区屡叛的局面。

宋初四川人民的反宋武装斗争,从北宋平蜀的965年上官进和全师雄领导的蜀兵起义开始,到1000年王均兵变结束,历时30多年。

这30多年中,包括士兵、农民和各阶层群众在内的反宋武装斗争共 20 起之多。

0 阅读:10

终究还是放不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