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也有风险

宏伯的笔记 2024-07-13 05:00:36

(医患家特约作者:协和阿伟)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睡眠质量日益受到关注。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逐渐揭示了“最佳入睡时间”段,并指出睡得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大型研究,尤其最近是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对大量人群的睡眠习惯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人员调查了英国生物库在2006年至2010年间招募的88026名参与者。他们平均年龄为61岁,58%为女性。研究发现,睡眠开始时间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具体来说,晚上22点至22点59分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最小,而太早或太晚入睡都会增加患病风险。与22点至22点59分入睡的人相比:半夜或更晚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高出25%;23点至23点59分入睡的人风险高出12%;22点前入睡的风险高出24%。

根据年龄的变化,人们的睡眠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新生儿每天需要睡16~20小时;青少年儿童需要9~10小时的睡眠;老年人则通常只需要5~6小时的睡眠;而成年人的睡眠时间一般为6~8小时左右。

如果一个人睡眠时间过早,可能会破坏昼夜节律,会在早上提前醒来,影响睡眠质量,进而感到困倦,继续睡回笼觉。这种习惯长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可能导致头疼、乏力等不适感。

如果一个人睡眠时间睡得太晚,会破坏人体内部的生物钟节律,导致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下降。睡眠不足会导致情绪波动、易怒、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抑郁症等精神疾病。长期熬夜还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呢?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饮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饮品,同时减少使用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应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睡前可以通过听轻音乐、泡热水澡等方式放松心情,有助于快速入睡。

0 阅读:0

宏伯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