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罕见了!俄罗斯直接点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你太没信用了

嬴夜微光寒 2025-03-25 17:21:41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记者会上做出不寻常表态,直接将矛头指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理由是三年前由联合国牵头的黑海粮食运输协议留下的历史旧账。

2022年7月,在联合国调解下,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与联合国四方签署协议,约定通过敖德萨等三座黑海港口运输乌克兰粮食。根据条款,西方国家需同步解除对俄农产品出口的限制,以此平衡各方利益。当时全球粮食价格正处于历史高位,非洲多国面临饥荒风险,这份协议被视作联合国近年来最重要的外交成果。

然而三年过去,俄罗斯如今翻出旧账:“我们按约定放行了3280万吨乌克兰粮食,但西方连一吨俄罗斯化肥都没让顺利出口。”佩斯科夫展示的数据显示,俄方农产品出口至今仍受2000多项制裁阻碍,涉及金额超百亿美元。莫斯科认为,作为协议担保方的联合国秘书长,未能兑现对俄承诺。

协议执行期间出现明显双重标准。乌克兰三大港口累计向45个国家运出粮食,欧洲粮商从中赚取高额差价。而俄罗斯的遭遇截然不同——其向非洲提供的26万吨免费化肥在港口滞留数月,最终只有3.8万吨送达。埃及、苏丹等传统客户因害怕次级制裁,被迫取消与俄企签订的数百万吨订单。

“协议变成单方面输血工具。”俄农业部长帕特鲁舍夫直言,西方银行至今拒绝为俄粮食交易提供结算服务,导致60多艘运粮船被迫停航。这种不对等局面,让莫斯科对联合国调解能力产生严重质疑。

这场争议的影响远超粮食领域。当前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土耳其、非洲联盟等多方试图重启和谈。但俄罗斯此次公开批评联合国最高官员,给未来调解蒙上阴影。有匿名外交官透露,莫斯科可能在安理会提出对联合国调解机制的改革提案。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国际信用体系。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当大国博弈撕毁协议时,联合国能否真正保障弱小国家的利益?印度尼西亚学者指出,此事可能动摇国际社会对多边机制的信心。

面对俄方指控,联合国总部至今未作正式回应。但内部文件显示,秘书处正紧急评估事件影响。当前全球小麦价格较三年前上涨38%,23个国家面临严重粮食危机。若黑海粮食通道再生变故,可能引发新一轮人道灾难。

这场外交风波暴露出残酷现实:在强权政治面前,即便是联合国盖章的协议也可能沦为“选择性履行的菜单”。当俄罗斯公开质疑“担保人”的公信力,受损的不仅是某个协议,更是战后国际秩序赖以运转的信任基石。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