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檐彩画,该怎么看?

探文化古今 2024-10-06 15:08:42

古人在夸赞古建筑时,经常用到“青琐丹楹”“绣栭云楣”“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等等。这些成语夸奖的可不仅仅是古建筑的外观,而是木构件上的彩画。

宋《营造法式》斗栱彩画图样

01

彩画,是什么?

“中国之建筑,乃色彩之建筑也。”中国古建筑美轮美奂,不仅有结构之间严谨的咬合,色彩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建筑的外檐彩画上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证明。

古代建筑群的外檐彩画分为梁枋彩画、椽望彩画、斗拱彩画。外檐彩画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容易褪色脱落,整修频繁,彩画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反映出建筑本身的等级。

故宫角楼斗栱梁架彩画

彩画是古代建筑群的重要装饰,柱、梁、枋等建筑部位绘制精美的图案花纹,纹饰、色彩等往往代表了一定的社会等级,是礼制的象征。

彩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人们的劳动中产生,在劳动中成熟。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夏朝是建筑装饰的萌芽时期,独立的建筑装饰类型还没有形成,雕刻、彩画、绘画还混合在一起。夏朝的装饰构图中使用了张挂织物和金属包镶,这对后期的建筑装饰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北宋 山西晋祠圣母殿彩画

但其实,夏商西周时期仅仅出现了萌芽,彩画的真正发源是在春秋时期,因为木构建筑有防腐防虫及建筑卫生的需求,古人开始对建筑面层进行涂饰。后来又赋予精神意义,表达信仰或艺术追求。

春秋《左传》记载“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huán)宫桷(jué)”说明在桓公庙的椽子上就有雕花,凤翔出土的秦雍都宫殿的铜质建筑构件两端呈三尖齿状,表面有纹饰这就是《汉书》记载的金釭(gāng)。

1973-1974陕西凤翔出土的春秋·秦 青铜釭

国家博物馆藏

春秋时期还出现了很多精美的漆器,为当时的彩画创作提供了技术证明。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快速传播,莲花、火焰、卷草、飞天等图案纹样出现在彩画装饰中,此外宝珠、曲水万字、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案也在装饰中出现,为后期隋唐彩画风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 彩漆龙蛇花瓣盘豆

九连墩古墓群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隋唐时期我国彩画艺术快速发展,五代以来,不同的彩画工艺与做法在各地流行,宋代李诫编撰的《营造法式》对其进行了总结规范,将图纹用意、使用材料、工艺程度划分成不同等级,对同类型建筑使用的纹饰、色彩、工艺进行规范。《营造法式》是当时建筑的法规。

唐 甘肃莫高窟壁画

《营造法式》彩画作篇中指出了五彩遍装、青绿叠晕棱间装、碾玉装、解绿结华装、丹粉刷饰、杂间装六种基本的建筑彩画类型。它的工艺流程主要有衬地、衬色、细色、贴金四个程序。其中五彩遍装、青绿叠晕棱间装及碾玉装做法都是用红笔描画,五色即青、绿、朱、白、黑,以暖色调为主,色彩鲜艳。

元 山西芮城永乐宫彩画

花草是其主要的图案纹样,图案线条刚劲有力,布局疏朗大气。宋代的彩画进一步得到发展,且建筑规模更加宏大,绘画艺术水平较高,笔墨线条分明且刚劲有力,花纹图案丰富多彩,绘画技艺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

辽 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内槽部分彩画复原

宋代彩画主要是以线条勾画轮廓,以图案丰富造型,辅以退晕技法,主色调为青绿,陪衬色调为红黄,风格大多清淡雅致。宋代彩画中很少使用金饰。元朝出现了旋子纹样,留下的彩画实物较少,多以青绿为主调,辅以黑白线作各部图案的轮廓线。

辽 辽宁义县奉国寺童子飞天彩画

辽 辽宁义县奉国寺柿蒂纹彩画

明清时期,彩画发展到了鼎盛期,从保存较全面完整的明清彩画中,我们发现此时的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无论是绘制技法还是题材的选取都有新的变化和提升,尤其在罩染、堆粉贴金、衬底衬色、调色、全色、叠晕等方面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明 陕西西安鼓楼彩画

青绿为主的冷色调使明清建筑装饰的色彩更趋优雅耐看。明代木构建筑彩画的重点是额枋、檩、梁等柱头以上部分,此时旋子彩画以“点金”为主,给人冷艳高雅的沉静之感。

明 陕西西安鼓楼彩画

清代在明代彩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制作更加规范,等级更加严密,丰富的纹样及装饰手法兼容并蓄了蒙古族、满族及西方的装饰特征,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清式彩画”,以青绿色的冷色调为主,红色的使用明显增多,康乾年间大量使用金色。

清 北京故宫彩画

清式彩画为了加强装饰效果,采用了沥粉、贴金、扫青绿等手法,清代成熟的官式彩画分为和玺、旋子、苏式、宝珠吉祥草、海墁五类。清代建筑彩画在品种、色彩、规模、工艺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达到彩画史的最高峰。

清 北京故宫彩画

02

彩画种类知多少?

古代建筑群外檐彩画主要分布于飞椽、挂落、屋顶、檐椽、墙壁等地方,尤其是宅门、垂花门的装饰,层次分明,其中外檐彩画可以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地方彩画这几种。

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是宫殿建筑彩画,是最高等级的彩画,一般采用“金龙和玺大点金”,主要绘制于主梁上。根据等级、规模、使用功能的不同,和玺彩画分为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金琢墨和玺等。

和玺彩画的标志

金龙和玺彩画在宫殿中轴的主要建筑上绘制,图案全画龙,如故宫的三大殿遍是典型的金龙和玺;金凤和玺绘制于月坛、地坛等建筑上,为金凤凰图案;龙凤和玺绘制于皇帝与皇后、皇妃们居住的寝宫建筑上,是龙凤相间的图案,代表龙凤呈祥;龙草和玺绘制于古代寺庙中,一般由皇帝敕建。和玺彩画明间上蓝下绿,次间上绿下蓝,稍间又上蓝下绿。和玺彩画结构分为中间的枋心、两侧的藻头、箍头,分别用“〈”形曲线分为整齐的盒子。

和玺彩画框架结构名称示意图

和玺彩画框架结构名称示意图

以故宫内主要建筑的和玺彩画为例,藻头上绘制升降龙,如果衬地为青色,则为上升姿态的龙;如果衬地为绿色,则为降龙,箍头盒子里画坐龙,藻头画升降龙,枋心画行龙如二龙戏珠。和玺彩画以龙凤纹样为主,代表皇权,图案复杂,构图严谨,花纹绚丽,多用沥粉贴金。和玺彩画大量用金,以青绿、红作为底色衬托金色图案。

临溪亭龙和玺彩画

慈宁宫龙凤和玺彩画

端门龙草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

旋子彩画来自旋花变形图案,旋花是一种多年生蔓草,茎细长,缠络他物之上,叶互生、戟形、有长柄,夏天开漏斗状合瓣花,色淡红。

清早期大开间构件方心式“一整两破”旋子彩画加画盒子纹饰的构图布局

在古代的宫廷、公卿府邸处处可见旋子彩画,旋子彩画因藻头有旋花图案而得名,多见于古代建筑的枋与梁上,黄色与青绿色为主色调,墨线和金线勾勒出线条,金色填充旋子花心。

北京智化寺明代早期旋子彩画

根据用金的多少共可以分为六个等级,贴金越多等级越高。旋子彩画出现于元代,定型于明初,清代进一步标准化发展,广泛应用于明清时期的古代建筑中。

元代旋子彩画

元代的旋子彩画较简略也不成熟,如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的梁枋彩绘,梁枋两头的藻头部位有大小不一的圆形花瓣,散布在中心的石榴花与如意花心的四周,并未构成环状旋子花的花样与“一整两破”的图案结构。元代旋子彩画为明清彩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 恒亲王府旋子彩画

明代旋子彩画图案也较简略,用金量较小,多见于寺庙、祠堂,如北京的法海寺。旋子彩画的画面分为枋心、藻头、箍头三段,这种三段式的构图最早见于五代时期丘云岩寺塔的阑额彩画中,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清 醇亲王府南府旋子彩画

到了清代,旋子花纹和色彩逐渐统一,以抽象化、规格化图案为主,以弧形切线为基本线条,整个构件长度的三分之一为枋心,枋心头为圆弧状,枋心中绘制各种图案,“一整两破”的图案结构构成旋花的基本单位。

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来源于江南苏杭民间,明永乐年间修建北京宫殿时,由南方传入北方,主要绘制于园林及住宅建筑上,画风活泼优雅。

海墁式苏画

苏式彩画以江南浙东一带民间的风景、人物为题材,色调清雅,独具一格,主要由绘画和图案两部分组成,根据等级、工艺、规模等划分为金线苏画、黄线苏画、金琢墨苏画、海墁苏画等。苏式彩画中最精致、最华丽的是金琢墨苏画。

方心式苏画

苏式彩画中间的包袱心或枋心画有各种人物、山水、花卉、走兽、鱼虫等,由于南方潮湿,外檐彩画多见于气候干燥的北方。苏式彩画多见于清代建筑,等级比旋子彩画、和玺彩画低,多绘制于园林建筑中的亭台廊榭及四合院、垂花门的额枋上。

包袱式苏画

03

彩画,用什么颜料?

从构造做法上说,中国古代建筑彩画通常包括颜料层和地仗层两部分。其中,地仗层是直接附着在木构件上的准备层,起到打底和找平作用;颜料层则是在其上以各色颜料施绘(包括起谱子和沥粉贴金)。虽然按照清代匠作分工,地仗层属于油作范畴,画作匠人只负责颜料层的制作。

“一麻五灰”地仗示意图

其中地仗层还有保护木构件的作用,它由灰和麻组成,并钻进生桐油,这种工艺大约形成于明代。“一麻五灰”地仗施工的具体工艺可分为九步。其工艺流程为:木基层处理→汁浆→捉缝灰→通灰→使麻→压麻灰→中灰→细灰→钻生。五种灰浆均为油满、血料、砖灰按体积比配置而成。这一技艺通过使用麻丝、麻线、麻布以及五次灰浆(含面粉、猪血、桐油等),有效防止了裂缝、潮湿、渗透、虫害和腐朽,确保了古建筑的历久弥新。

一麻五灰地仗分层示意

古代建筑彩画颜料多为天然矿物和动植物颜料,因此大多具有可追溯的特定产地。清代文献中许多颜料的命名都带有表示产地的关键词,如“代赭石”“广靛花”“南梅花青”等,并对不同地区所产颜料之差异屡有提及,同一种颜料,此地出产者可用而彼地出产者不可用。这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不同地区出产的同种天然物料在成分和性状上存在差异。

就拿建筑彩画最常用的颜料之一石青来说。石青颜料在中国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同时也是近代化学家最早鉴定的矿物颜料之一。

蓝铜矿

20世纪初,留日归国的地质学家章鸿钊对市面上销售的石青检测分析,得到了分子式2CuCO3Cu(OH)2,就是蓝铜矿。由于产地和矿坑的不同,石青成色也有所不同,主要有空青、曾青、扁青、白青、回青、藏青等区别。

用石青画就的千里江山图

蓝铜矿石在研炼为石青色的过程中,要经过淘、漂、沉、滗等过程,逐渐分出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颜色。明代的《品汇精要》还记录里石青的炮制方法:“先捣罗,更以水飞极细,候干,再研用。”翻译过来就是,将矿石捣碎,通过水飞法将矿石按颗粒粗细大小过滤,并风干,待使用时研磨开即可。传统的石青颜料呈粉末状,以纸包之。作画时,以温水,胶和之,细细研磨即可。

头青二青三青的区别

由此可见,古建筑彩画所用的颜料讲究极了,不过如果没有古人这么苛刻的要求,这些彩画,也很难留到今天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