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初中学习一般,态度很好,老老实实上课,课余时间听歌、看电视、运动,生活很是健康快乐。但是在身边同学的疯狂内卷情况下,衬托出现实的无奈,她的中考成绩一般,奋力拼了一个学期,一天拼命学习,最后也考上了一所二级达标高中。
高中阶段,课程难度更大,基础本身不好,学得更加吃力。但是,她一天到晚紧紧盯着书本,从年段590名上升到300多,最好考到60名。老父亲看的喜上眉梢,但是也心疼不已,代价就是她的近视一直在加深。
难道这就是成长的代价高中阶段就是这种毕业班全力以赴,疯狂时间投入的状态对吗?像有的学校发布的通告:淡化甚至摒弃春节意识,抓紧时间苦读。这不扯淡吗?
剧场效应之下,没有人可以幸免!国家一直在强调的减负、五项管理,在小学幼儿园风生水起,但是,初中、高中阶段,看到的还是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孩子们还在长身体的时候,心痛不已但是无能为力。
小镇做题家,不是一个梗而已。而是现实中的无奈与心酸。谁不想全面发展,样样精通但是,起点不同,资源不同,你费劲全力到了一个高点,环顾四周,你有时会恍惚疑惑,怎么又回到原点,还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高分低能,已经被诟病多年,也一直想要改变。我国一些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问题值得关注,如今教育届有新提法,“教育的情感转向”,由“认知”向“情感”的转向,众所周知,单纯的知识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提升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形成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和积极情感,有利于学生的教育福祉和心理健康。
只是依旧雨声大雨点小,周边的人在拼命向前,你怎甘落后!无法例外,裹挟前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