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
上一节我们谈到了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用心陪他们玩互动游戏,培养开朗自信的孩子。那么,在这一节的内容中,我们来聊一聊在大人眼中那些所谓的“熊孩子”。
为什么孩子的行为会不得体
在网上,我们会偶尔看到一些孩子的行为很令人抓狂,比如,用石头在车身上画画,把公园里的小动物抓起来肆意玩耍,或者是在公众场合喧哗打闹等等。每当大人们看到这样场景,都会忍不住摇头,说上一句:“真是个‘熊孩子’。”
但是对于“熊孩子”这种说法,作者佩里有着不同的见解。她并不主张给孩子贴上“好孩子”或“熊孩子”的标签,因为这些评判说得太过极端,尤其是那些负面评判,很容易伤害到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和安全感。
佩里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就坏的“熊孩子”,有的只是他们当下做出的“不得体”行为。事实上,很多“好孩子”有时也会给别人造成麻烦或伤害,有些当下看起来比较“熊”的孩子,换个环境也会变成彬彬有礼的小绅士、小淑女。
那为什么有的时候孩子的表现会不得体呢?佩里提醒家长朋友,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不懂得用语言来进行沟通的,此时行为就是他们唯一的沟通方式。在找不到更有效、更方便的方式来表达感受与需求时,孩子才会做出不得体、惹麻烦的行为。
所以,我们与其斥责孩子是“熊孩子”,不如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孩子通过自己的身体、声音和言语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可以帮他用更得体的方式沟通吗?此外,我们也应该问自己一个更复杂的问题,那就是: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产生了那样的感受与需求?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个帮助大家理解的案例。有位爸爸带着小孩坐火车,他丢给孩子一些绘画工具、几个玩具、几本童书,并告诫孩子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吵闹,不要乱跑,然后自己就看起了手机。孩子玩了一会儿觉得很无聊,便开始大哭大闹。
或许这位爸爸觉得,自己做得够好了,给孩子准备了玩具,而且也告诫他在公众场合保持安静,怎么孩子就是这么不听话呢?但如果这位爸爸能多点耐心,陪着孩子画画、做游戏,读书给他听,或许孩子的情绪就不会失控,行为也会更得体。
总而言之,当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抚慰,就会用“不得体”的行为来寻求大人的注意,或表达不满。尤其是有些父母会把亲子关系视为一场输赢的游戏,用父母的权威来压制孩子,此时孩子就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毕竟谁也不愿意“认输”。
作者佩里曾以自己的做法为例来阐述这个道理。女儿弗洛3岁时,有一天佩里带她去购物,在回家路上弗洛突然在路边坐下,不肯往前走了。佩里一路拎着沉重的购物袋,早已疲惫不堪,只想赶紧回家休息。此时,她觉得弗洛真是任性。
冲动之下,佩里就想骂孩子一顿,然后拽起她强行离开。但她转念一想,意识到小孩的耐力是有限的,弗洛走了这么远的路太辛苦了,完全可以休息一下再走。她蹲在弗洛旁边陪孩子看路上的蚂蚁,这时有个老人走过来问道:“她赢了吗?”
佩里明白老人是在善意调侃,调侃在这场意志较量中妈妈输了。但她不想让弗洛意识到这是一场可以分出输赢的意志较量,也不想让老人觉得受到冒犯,于是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换了个角度说:“我们一起在看蚂蚁搬家呢。”
试想如果佩里没有冷静下来,而是拽着女儿强行离开,弗洛肯定会觉得委屈,会用哭闹甚至打滚儿这样的“不得体”行为发泄不满。
由此可见,孩子的行为是否得体,往往取决于父母的反应。佩里用自己的行动教育了女儿:跟人打交道时没必要争出个输赢对错,有时尊重别人的感受退一步,人生会走得更轻松、更长远。
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你愿意放手吗
然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即便父母再耐心陪伴,孩子总归会有三个阶段,容易做出不得体的行为。
其中,第一个阶段是1-3岁的婴幼儿期;第二个阶段是学前期,这时孩子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喜欢对大人说“不”,但还不会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往往会大哭大闹甚至撒泼打滚儿。
第三个阶段就是“青春期”,也被称为“叛逆期”。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变了个人,之前的“乖宝宝”变得浑身是刺,动不动就张牙舞爪、暴跳如雷,做出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出格行为。那此时呢,父母也不要过于紧张,毕竟谁都是这么长大的。
佩里记得女儿弗洛考上中学时,校长在给新生家长举办的迎新大会上坦言:“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对家长撒谎,你们的任务就是对此不要大惊小怪。”当时佩里还自信满满,觉得弗洛不会这样做,毕竟自己和她的亲子关系一向不错。
但女儿最终还是撒了谎。那时她15岁,一天她告诉妈妈自己去同学家做功课,其实是偷偷去了当地一所酒吧。弗洛说自己必须得说谎才能去,因为她还没有成年,妈妈肯定不允许。佩里告诉女儿,自己不允许的真正原因是害怕女儿身处险境。
佩里像弗洛这么大时,也曾跑去酒吧喝酒,幸好足够幸运没出现意外。她和弗洛促膝谈心,说自己不想让女儿像自己当年那样,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不再是小孩子,所以才跑去酒吧喝酒,还喝得酩酊大醉。
尽管被骗的滋味不好受,佩里还是意识到弗洛长大了,开始给她更多的自由。弗洛十六岁时,要和同伴去流行音乐节露营。临行前佩里提醒女儿做好周全准备,比如手机没电了,或和朋友走失了怎么办?陌生人递来一瓶饮料怎么处理?等等。
最终女儿弗洛安然无恙地回来了,多年后她才告诉妈妈现场发生的意外。比如凌晨三点时,营地突然起火,弗洛的帐篷是现场唯一没着火的。弗洛和朋友离开音乐节现场,步行数英里到火车站过夜。对两个十六岁的孩子来说,那是一次奇妙的冒险。
佩里讲自己这段经历,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反应过度,这样他们才愿意和父母交流。还有,叛逆期的孩子有时想对父母保密,是因为他们需要隐私来塑造独立的身份,是要逐步脱离家庭与父母的圈子,为展翅高飞做准备。
但是,青少年容易冲动,喜欢挑战父母的权威,有时会做一些明显出格的事情。比如有位妈妈下班回来,闻到家里有股烟味。她来到客厅,看到16岁的女儿和朋友在一起玩。妈妈并不喜欢女儿的这个朋友,因为她总是挑唆女儿搞些新花样。
于是这位妈妈问女儿的朋友:“你刚刚抽烟了吗?”朋友没说话,女儿插嘴说两人都抽了。但这位妈妈没有理睬女儿的话,继续对着那位朋友说教,说自己不喜欢家里有烟味。谁知,就在这时一向乖巧的女儿突然愤怒地说道:“妈妈,别再说我朋友了,是我自己抽的烟!”
这位妈妈非常震惊,因为女儿从来没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过自己。爸爸提醒妈妈注意,叛逆期的孩子总想挑战父母的权威,这不意味着什么,想想妈妈自己也在女儿这么大时偷偷抽过烟。而且,妈妈不该把自家女儿当成纯洁的天使,而把她的朋友当作魔鬼。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位爸爸是在“和稀泥”。吸烟有害健康,孩子本就不该尝试,妈妈因为关心她才生气。没错,情况的确如此。但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家不是一个争对错论输赢的地方,叛逆期的孩子犯了错,如果我们逼他认输认错,就等于将他在往亲密关系的反面推。
到了晚上,这位妈妈主动做了一个苹果派,用酥皮刻上“抽烟致命”的字样放上面,借此跟女儿和解。女儿原本还有些生气,但看到这个“和解派”时一下子笑出声来。她还拍了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说抽烟的滋味其实并没想象的那么好。
这位妈妈的做法非常明智。亲子关系出现裂痕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主动及时地修复。对此有些家长担心,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犯的错,他们就会犯更大的错,到后来就会无法挽回。但其实,这样想却是有些担心过度了。
因为孩子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阶段性的。父母只要解决当下问题就好,该放手就放手,没必要总对未来忧心忡忡。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时候走路不稳,就担心他以后跑不起来,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青春期孩子叛逆,就认为他会一辈子叛逆下去。
好,那讲到这里,这本《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就介绍的差不多了。
作为一位从业20多年的资深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用大量案例告诉我们,亲子教育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是和孩子平等互动,共同构建一段亲密、友爱、尊重的亲子关系。
但受一些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父母往往会无意识地采用错误的养育模式,等我们做了父母,往往又犯下同样的错误。所以网上说,父母终其一生都在等着子女感谢,但子女深陷童年阴影,也一直等着父母道歉。这样的亲子关系无疑是不健康的。
而要想斩断这种重复轮回的伤害,给孩子留下更多的美好回忆,我们就要提醒自己做好以下五方面:一、不要受到童年情绪的影响,迁怒于孩子;二、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三、承认自己会犯错,及时主动地修复亲子关系裂痕:四、不要和孩子争输赢对错,而是讨论感受;五、前期多些陪伴,后面得体放手,让孩子自由生长。
最后,祝愿每位家长朋友都能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恒久的亲密关系,也能更好、更自在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