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9月间,我开着家里的途安,从北京前往西藏。这是我的第18次进藏,而这辆途安购于2006年5月,今年刚好是它的第18个年头。在旅行中,有3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历,第一是较为完整地行走了唐蕃古道,第二是途经海拔5830米的拉琼拉垭口,第三是靠着半箱油,全程行走去年通车的第二条新藏公路。旅行中,曾用微头条记录过一些,回京后,把内容扩充,用3篇游记详细记录,与您分享。您现在看到的是第1篇,内容是沿着唐蕃古道前往拉萨。
3年前,当这辆途安处于第15个年头时,我曾开着它,第15次进藏——318进,109出,走了一个很标准的环线。当时,曾写出8篇游记。
这回,依然开着那辆途安——它于2005年被上汽大众引进,是辆当时国内并不常见的多功能车,简称MPV。有人将这类车型视为商务车,其实不然,大众汽车的商务车是迈特威,途安是货真价实的家庭车。它的主要价值在于空间宽敞与座椅可变,由此实现多功能,比轿车、SUV更为实用一些。
我的这辆途安,动力是2.0手动,最大功率85千瓦,马力很普通,如果真的坐满7个人,急加速时乏力,但跑西藏绰绰有余。
早在年初,我就想在5月份跑趟西藏,可因故拖到8月。多次进藏的经验告诉我,雨季走318非常不合适,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阻塞,我决定避开川藏线,改走青藏线:214进,109出。
214国道从青海到西藏的路径,大体上是唐朝2位公主出嫁时,曾经走过的唐蕃古道,也就是从大唐到吐蕃。
一大早,沿着京昆高速离京,途经涞源、繁峙、神池、五寨、神木、榆林、靖边、定边等地,在红寺堡附近转上京藏高速,晚上9点多进入白银服务区,吃饭、睡觉。
最近几年,我走这条路相对多些,而不像早先那样全程走京藏,原因在于这条路车少。
第2天,早上睁眼一看,旁边有好几拨在服务区过夜的,有俩人甚至在车旁搭起帐篷。吃了点儿东西,离开白银服务区,没多久,从兰州擦边而过,直奔西宁。
抵达西宁,有座收费站,在北京杜家坎上高速时拿到的通行卡,在这儿结算。有趣的是,青海省已经改为自助交费,我对手机依赖程度极低,且基本不用手机上网,只得按呼唤键,工作人员跑来,收取现金,并帮我申请了开票,虽然比以前的一手交钱、一手拿票麻烦些,但人家彬彬有礼,服务态度非常好。
交费之后,还在高速上,沿着高速驶过西宁市区,随即上升,升到3000米多一点儿时,前面便是日月山。在“口罩三年”当中,我经过这儿好几次,几乎没人,这回,人声沸腾,连停车都费劲。
日月山之后是倒淌河,是座小镇,有个三岔路口,多数车辆在此往右,或奔青海湖,或奔格尔木。我是直行,离开109国道,转上214国道。
路口处,有个文成公主的雕像。公元641年,16岁的她,就是途经这里,沿着唐蕃古道,嫁到吐蕃、今天的西藏。
倒淌河之后,没多远是共和县的县城,县城附近是高速公路的分叉口,京藏高速继续往西,西丽高速往南,前往玉树。我选择的是国道,这条214国道与西丽高速并行,从共和到玉树672公里。
之所以走国道,第一,遇到景色好的地方,可以随时停车欣赏;第二,这段高速公路限速80公里,局部路段限速60公里,没比国道快多少,每公里还得花5毛钱通行费,不划算。
从日月山开始,告别农区,进入牧区。一路上,时常可见零零散散的游牧人家。
离开共和后,先是翻了一座海拔3893米的河卡山,然后又翻了一座海拔4499米的鄂拉山,走到花石峡镇,国道关闭,被迫走高速。上高速后,惊讶地发现,这可能是我见过的最烂的高速——到处坑坑洼洼,为了保护轮胎与悬架,不得不放慢车速,最低时,大概只有30公里。
晚上8点半,到玛多县的县城,下高速,住宿。
第3天,早上起来,先在玛多县城转了一圈。我第一次到这儿时,县城极为简陋,如今已经相当现代了。文成公主入藏时,松藏干布就是在这一带迎接她,然后一同前往拉萨的。
玛多县最为出名的,是县城西边40公里处的鄂陵湖,再过去还有个扎陵湖,它俩都属于黄河源头地区。数年前我第一次到湖畔时,湖的四周跟无人区有一拼,只是偶尔遇到个把藏族牧民。
如今,据说是出于环境保护,不让随意前往。游客只能在县城附近的黄河边,感受一下。
离开玛多,沿214国道继续走,一路上都是旷野。事实上,这就是青藏线的特点,第一是景色平淡,第二是海拔高。相比之下,川藏线、尤其是川藏南线,更具旅游价值,一来沿途景色多变,二来海拔有高有低,容易适应。不像青藏线,一上来就直奔4000多米,且一直保持着,很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由于整体海拔高,路上经过的几个垭口,无论4600米还是4800米,都没有雄壮的感觉,比如这座挺出名的巴颜喀拉山。
历时4个小时,行车300公里,来到通天河,此时高度有所下降,已经从4000多米,降到3000米。通天河是长江的上游,河畔建了一座公园,公园旁,有3座不同年代的桥,其中最早的一座,已经作为历史保存,不通车。
过河后,行车16公里,路过当卡寺,这是噶玛噶举派的寺院,不巧滂沱大雨,就没停车。再往前10公里,是一个叫新寨的村子,村里有座玛尼石堆,许多藏民围着它转寺。
这座玛尼石堆东西长三四百米,南北宽近百米,据说由25亿块玛尼石组成,20年前便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新寨之后6公里,是玉树市区,这儿以前叫结古镇,市中心有座山,山上有座结古寺,属于藏传佛教里的萨迦派,建筑挺有气势。
寺院前面有个很宽敞的平台,站在这儿,可以俯瞰市区全景。
在市中心,是博物馆和格萨尔王广场,广场北侧的河畔,有不少餐馆、咖啡馆与酒吧。
整座城市很整洁,包括停车在内的各项设施,都显得对游客很友好,吃喝住行非常方便。我在这儿住了一晚,停留了两个半天,临走时,还有点儿意犹未尽的感觉。
第4天,满怀对玉树的好感,沿唐蕃古道继续前行。出市区17公里,在路旁的山谷中,有座文成公主庙。据说,她经过这儿时,让人在岩壁上开凿佛像,等到金城公主进藏时,又在佛像前盖起房屋,形成保护。
再往前,经过玉树机场。一路上,多为草地,很平坦,不仅有牛羊,同时也有不少人,搭起帐篷野餐,看样子,像是从玉树市区过来的游客。
按理说,既然沿唐蕃古道旅行,就应该一直往南,过囊谦县之后,在类乌齐县转上317国道。可那段路我已经走了好几次,这回决定走一条我没走过的路——先奔杂多,然后从杂多到巴青。据说这条路也可以算作唐蕃古道,毕竟,文成公主的进藏路线,有好几种传说,并不统一。
于是,在一个叫布罗村的地方,离开214国道,直行,车头朝西,驶往杂多县县城,这段路的景色挺不错。
行驶150公里之后,途经杂多县,县城紧挨着澜沧江的上游—-扎曲,号称澜沧江第一县。县城规模大的有点儿吓人,沿着国道,延伸了几乎20公里,在我的印象里,好像还从没见过如此之大的县城。
我没在杂多县停留,驾车穿城而过,继续往前。随后的这段路,路况不错,据说是新修的,似乎才通车不久。高度则持续上升,很快恢复到4000多米。
两个多小时后,天黑了,不久,经过一个公路道班,里面貌似没人,门前有个空地,于是停车,把行李搬到前排,腾出一张床,钻进睡袋。次日早上得知,外界气温在零下5度左右,出发前,我备了两条睡袋,其中一条是羽绒的,可以应对零下10-20度。
第5天,早上起来,用汽炉煮了包方便面,吃完继续前行。不久,进入西藏,但没有省界的牌子,只有一个公安检查站。
进藏后,路面开始出现破损,没多久,破损越来越多,有些坑的深度,竟然达到轮胎的三分之一,坑的边缘多为直角,见状,我不得不小心翼翼,面对数量众多的坑,能躲就躲,躲不过去就找浅点儿的地方过,生怕把轮胎或底盘刮坏了。
在越野驾驶训练中,有个炮弹坑的项目,但那是土质场地,磕一下问题也不大,可这里都是柏油路破损形成的坑,如果碰巧磕到机油底,就麻烦了——我曾在北京附近的狼牙山遇到过,机油很快漏光,赶紧掉头,熄火滑行10余公里,来到平地上,遇到一个村庄,靠最后一点儿惯性,把车滑到村里的黑白铁加工部,花5块钱焊了焊,加入备用加油,走了。
此时,在我的装备里,虽然有喷枪和备用机油,如果遇到意外,靠自身的力量应该能解决,但面对漫天尘土,我实在不想下车,这段路的环境太恶劣,还是躲在车里比较舒服。正因如此,整个上午,我连相机都没拿出来。
在严重破损路段上,心惊胆战地走了90公里,终于来到317国道上。往西不远,是巴青,再往前是索县,县城里有座格鲁派寺院,建筑也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因而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沿317国道继续往西4个小时,来到那曲,这是西藏的一座大城市,每次进藏后回京,走109国道时,都会经过这里。
第6天,离开那曲,4个小时就到了拉萨,因为这俩城市之间只有330公里,而且是高速公路,还不要钱。途经念青唐古拉峰时,高速公路上建了一座观景台,挺不错。
中午,进入拉萨市区。自家算起,到拉萨3616公里。出京后,加油4次,分别是定边、共和、玉树、那曲。抵达拉萨时,第4箱油只消耗了2小格,续航还剩900公里。您可能会说,这辆18年前的车,油耗表现挺不错呀。事实上,更棒的成绩,还在后面呢。
与多年前我第一次来拉萨相比,变化之一是市区扩大很多,当然游客还是集中在布达拉宫与大昭寺、小昭寺这一带。
就拿我来说,每次来,基本都是住迎宾馆或八郎学,出门逛街方便。但这次没住,因为迎宾馆涨到400多块钱,于是选择了200多元的西藏宾馆。有人嫌它老,我倒是挺喜欢这种老范儿的酒店,比如每次去上海都住上海大厦,每次去广州都住胜利或华厦。
我在学生时代就知道西藏宾馆,当时它好像刚落成,中国旅游报还特意报道说它将大堂置于二楼,有利于游客少爬楼,毕竟,坐飞机到拉萨,头两天难免会有高反。
走到拉萨,唐蕃古道之旅,也就完成了。1400年前,当西藏处于吐蕃时期,这个王朝的第33代赞普——松臧干布,将都城从山南迁到今天的拉萨,并建起布达拉宫。10年后,25岁的他,迎娶了16岁的文成公主。公主沿唐蕃古道来到拉萨,建起小昭寺,供奉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在此之前,松臧干布从尼泊尔娶来的尺尊公主,建了大昭寺,供奉从尼泊尔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由于大昭寺建造在先,拉萨城区围大昭寺形成,至今仍是中心。
如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供奉在小昭寺,12岁等身像供奉在大昭寺,为何对调?有着不同的传说,其中之一是唐朝的军事威胁。我不知道哪个传说更接近事实,但我知道的是,唐朝与吐蕃其实有着很长时间的兵戎相见,吐蕃军队甚至攻入首都长安,还为唐朝立了个皇帝。
大昭寺门前,有棵已经枯死的柳树,据说是文成公主亲手栽的。它的旁边有座碑,是唐朝与吐蕃断断续续打了200年之后,于公元823年立的唐蕃会盟碑。
随后几天,我跟每次到拉萨一样,早上先是围着大昭寺转几圈,然后找个茶馆,像藏人那样喝甜茶,6块钱一小壶,能消磨大半天。下午,找个咖啡馆,接着喝咖啡。也就是说,整天发呆,没别的。
在我看来,在拉萨最好的事儿,就是发呆,啥也不干。
下篇游记预告:
在拉萨享受几天之后,驾车离开,一路往西,途经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江孜古城、萨迦寺之后,翻越了海拔5566米的桑木拉达坂和海拔5830米的拉琼拉垭口,尤其后者,被当地警察认定只能是四驱越野车才上得去的地方。我这辆已经18岁的途安,马力不大,且为前驱,但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地区,依然健步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