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同治之前,陕甘地区回民占比颇高。由于当时清朝并未精确记录回民的具体人口数,我们只能从部分历史资料中大致推算。那么在同治之前,陕西和甘肃的回民人口究竟各有多少呢?
一、清代甘肃回民峰值人口数早在乾隆时期,甘肃回汉杂居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尤其是在河州和循化等地。回民通常会在聚居处修建清真寺,以此作为宗教活动与社区的核心。据《乾隆·循化志》记载,循化地区共有59座礼拜寺,其中大礼拜寺9座,小礼拜寺50座。这意味着每个大寺下通常有五六个小寺,大小寺庙平均计算,每座寺大约管辖50户人家。若按每户5口人计算,整个循化地区的回民人口约1.5万。
相较而言,河州的回民人口更多。根据当时河州知府涂跃龙的一份奏折,河州一带就有220座大礼拜寺,这些寺庙分布广泛,数量比循化地区更多,小寺庙数量或许达到千座以上。若依照循化的比例推算,乾隆末期,河州地区回民的总数可能已超7.2万户,按每户5口人计,回民人口总数约36万人左右。尽管乾隆末年甘肃的回民人口于全省范围内看似不多,但我们知晓,陕甘地区的回民人口在咸丰和同治年间达到一个高峰。
陕甘总督那彦成在道光八年(1828年)的一份奏折中提及:甘肃一省,汉回人口占了三分之一。据此推测,在道光前期,回民在甘肃总人口中约占30%的比例。根据曹树基先生的研究,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甘肃全省的总人口接近1800万。倘若此数据准确,那么依照回民占比三成计算,嘉道年间甘肃的回民人口约540万。历经道光和咸丰两朝四十多年的发展,陕甘地区的人口一直呈增长态势,直至咸丰末年达到人口高峰。因此咸同之际,甘肃回民的峰值人口应当已超540万,保守估计,在同治陕甘回变爆发前,甘肃的回民人口应在550万至600万之间。
二、清代陕西回民峰值人口数陕西的回民主要分布在东府的十大县,以及西安、泾阳、三原等地。除从事农业生产外,他们还参与马匹贩卖、运输业和牧场经营等活动。在西安北门外的马家堡到泾阳塔底一带,分布着大小清真寺一百多所,回民人口多达五十万。清朝时有关回民的统计提到,“民七回三”,此主要指关中地区西安和同州两府的回民比例,而非全省的回民比例。
路伟东在《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一文中对清代陕西回民的峰值人口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保守估计,1862年同治陕甘回变以前,陕西回民的最高人口数不低于17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2.2%。战前陕西回民最为集中的地区是西安和同州两个府,这两个地区的回民比例可能接近甚至超过三成,总人口约160万左右。其他府州县回民的比例大致不到5%。保守估计,1862年之前,陕西回民的总人口很可能接近或超过200万,占当时陕西全省人口的15%左右。
同治陕甘回变后,回民的田产被全部没收,视为“叛产”,无论是庄田、农田还是坟地,都被他人占据。根据陕西按察使张集馨在同治二年十二月的奏报,至1862年底,西安、同州两府以及邠乾两州的“叛产”已超过万顷。陕西巡抚刘蓉在同月的奏折中也提到,回民的“叛产”总面积达到数百万亩。这些数字仅涉及西安、同州两府以及邠乾二州的回民土地,然而凤翔府的回民起义当时正处于激烈阶段,延安府、鄜州、绥德等地的回民也在参战,因此这些地区的土地未被统计在内。
若将这些地区计算在内,陕西回民的土地总面积可能超过两万顷。道光十一年,陕西全省的土地总面积约为25万余顷,其中回民的土地占战前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不到十分之一。陕西省许多地方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回民在战前虽人口众多,但土地相对较少,他们所耕种的田地通常精耕细作,产量往往高于普通汉民的田地,因此,回民田地的比例略低于其人口在全省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与这一民间传说相吻合。
三、总结综上所述,清代同治之前,陕甘地区的回民人口非常庞大。甘肃的回民人口在同治前已达到550万至600万,陕西回民的总人口则可能接近或超过200万,占全省人口的15%左右。这些数据为理解同治陕甘回变以及回民在清代社会中的地位提供了重要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