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信任别人,就认为别人说什么都是对的。一个人不信任别人,就认为别人说什么都是错的。其实不管信任还是不信任,都是一种偏见。

人出生之后会信任身边的人,因为只有身边的人可以让他活下去,而这种信任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被动选择,是生物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孩子的父母会养育孩子,倘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会养育孩子。倘若孩子生下来就被丢到了野外,路过的人会捡了孩子,或者社会福利机构的人会抚养孩子。如果孩子被狼叼走了,有可能被吃掉,也有可能被母狼抚养成人,却变成了狼孩。倘若孩子被野猪叼走了,结果是一样的,有可能被猪野吃掉,也有可能变成猪孩。孩子出生之后就要确立对周围环境的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本身是一种偏见,因为孩子信任的人不一定对孩子非常好,有可能被妇产科的医生给处理掉,有可能被人贩子卖掉,而孩子却信任他们,因为不得已,或者说根本没有选择,只能适应环境,这种适应就表现出一种信任的态势。孩子成长过程中,会进一步确立对周围环境的信任关系,不但信任一些环境,而且会信任和自己交流的人。很多小孩不设心理防线,以为世界上的人都是善良的,见到人就让人领着出去玩儿,倘若在外面玩,就很可能被人贩子拐跑了。小孩的信任是一种盲目的信任,很明显是一种偏见。等到孩子长大以后,会信任身边的一部分人,认为他们是可以交往的人,也可能不信任身边的一部分人,认为这部分人和自己没有相同的志趣,甚至有时候还要互相诋毁,互相伤害,就没必要互相信任了,也没必要交朋友。
信任是根据个人意志判断的,而个人认识世界的时候又带有一定的主观情绪。每一个人认识的世界都是不同的,以至于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那么每一个人对环境以及别人产生的信任也就不可靠了,很明显是一种偏见。有人认为某种环境适合自己生存,却没有发现这种环境中的危险。有人要到深山老林中去隐居,远离纷繁世态,却在隐居过程中发现那样的环境并不适合自己。倘若在野外露宿,就有可能遭受野兽的攻击,倘若在山下租房子住,就又会进入人间的功利境地。很多在钟南山隐居的隐士们抱怨房租太贵,不得不结束隐居生活,重新回到原来的生活中。有人盲目信任他人,以为他人可以和自己坦诚交流,可以说掏心窝子的话,可以以重任相托,而在关键时候,却往往容易被信任的人出卖,而自己还不知道,直到恍然大悟的时候,已经被卖了好多次。职场中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认为职场如战场,表面上风平浪静,内里却暗潮涌动,出现各种小团体,出现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人充当他人信赖的人,表演各种各样的技巧,甚至会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最终却成了压榨和剥削人的帮凶。

一个人信任他人,就觉得他人是自己的好朋友,其实只是自己的认知限度太窄,并没有完全认识到他人的情况。因为每一个人都会表演,出门就会表演,进入家庭也会表演。每一个人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而且表演得惟妙惟肖,而内心究竟是怎样想的,别人是不知道的。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就是这个意思。不但一般人会表演,而且贪官更会表演,会出现两面人的现象。贪官开会,反腐倡廉,而且义正词严,却在开会的当场被带走了,原因是贪腐严重,要接受纪委的审查。可能很多人都花钱找他办事,认为他是收钱办事的能手,也是值得信赖的人,却最终造成行贿受贿现象。事情办成办不成还不知道,而贪官已经接受了隔离审查。人不能盲目信任他人,因为认识的他人的印象只是认识的某些方面,却并不是他人的全部。即便两个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也仍然有心理隔阂,有自己的私人秘密。即便孪生兄弟整天在一起,在认识世界方面,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同,也有各自的小秘密,并不能完全信赖。因为人生需要自己体验,别人不可能代替。考试需要自己去,结婚需要自己去,让别人代替就成了别人的事,而自己不能做这样的事了,也不会获得一定的体验了。
信任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局部信任或者只是信任一方面,更是一种偏见。信任是表面的一种情绪反应,而内在的是利益追求。两个人有共同的利益,要朝着一个方面去努力,就要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不然互相拆台,就有可能办不成事,还会造成很大的内耗。学生们学习要信任老师,信任同学,尤其是在学习方面要达成信任关系,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学生考好了,老师的评比也就好了;学生考差了,老师的评比也就差了。学生可以问老师问题,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问问题,因为很多同学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都要考出好成绩。但这种信任只是在学习方面的信任,而其他方面却并不能完全信任。一些学生有私心,不但在学习方面不帮助其他同学,而且在其他方面也不会帮助其他同学,却经常要求别的同学帮助自己。时间长了,他的人品就会被同学认清,而他自己认不清,就无法改正。建立信任关系的师生会共同进步,建立信任关系的同学也会互相促进,但这种信任只局限在学习方面,其他方面也可以建立信任关系,但并不能达到完全信任。即便建立了信任关系,随着时间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这种信任关系也有可能异变,有可能土崩瓦解。

在金融体系,信任关系非常重要,不但国家要确立公信力,而且每一个公民都要有自己的信用指数。倘若信用指数太低,网络交易或者出行就会受到影响。倘若有人能够通过非正常手段来刷新信用指数,或者通过掏钱来提高信用指数,本身就构成了权力寻租,也形成了一种欺骗,那么这种信任指数恰恰是不能让人信任的。就好像官员花钱购买官职一样,虽然做了高官,但并不足以服众一样。信任是互相的,也是以交换利益为基础的,倘若没有利益做支撑,只是互相信任,就形成了君子之风,而现在这个社会,君子之风似乎荡然无存了。所谓的信任,只是一种偏见,甚至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没有什么君子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