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国的A10攻击机,绰号“疣猪”,看起来丑萌丑萌的,却被誉为“坦克开罐器”,它已经服役了近半个世纪。

这架飞机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的机炮,可以说是以机炮为核心,飞机只是为了让炮可以飞起来,整架飞机的设计都是围绕着这门机炮展开的。为了给机炮留出足够的空间,A10攻击机的前起落架都被特别设计成了偏移式。

这是一门30毫米的GAU8型气动加特林机炮,威力巨大。它的弹舱能够装载大量的弹药,这些弹药会沿着轨道持续不断地输送到机炮中。
机炮采用气动旋转设计,由两台77马力的双叶雅马哈发动机驱动,使得枪管能够高速旋转,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4200发。然而速度太快了也不好,为了延长枪管的使用寿命,机炮的射速后来被调整为每分钟3900发。即便如此,它的速度依旧是二战德国MG42通用机枪的3倍多。

机炮的弹药链设计也非常独特,采用了双端闭合无链弹链,打完的弹壳会通过一条专门的轨道回收,这样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能防止弹壳被吸入发动机而造成损坏。同时,回收弹壳还能保持飞机的重心稳定,确保飞行安全。
A10攻击机的机炮弹舱容量非常大,最多能容纳1174发炮弹,当炮弹用完后,需要多名机械师和地勤人员协同工作才能重新装填。

机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巨大,超过了10450千牛。为了抵消这种后坐力的影响,机炮被精心安装在机身的中线位置。这种机炮的后坐力之所以如此之大,主要与使用的弹药有关。
这是一颗标准的5.56毫米子弹,中间的是.50口径子弹,而最大的就是A10攻击机机炮使用的30毫米子弹了。这种子弹通常为贫铀穿甲弹,从1千米处发射时,能够穿透38毫米的钢板,因此A10也被誉为“坦克开罐器”。

在防护方面,A10攻击机也做得非常出色。它的机头两侧、机翼两侧以及机尾位置都装有雷达预警接收器,形成了360度的全方位防护网。当有导弹攻击A10时,雷达预警接收器会迅速锁定导弹,并向舱内的飞行员发出警告。飞行员在接收到警告后,会立即发射干扰弹,诱使导弹偏离飞机,从而有效避免飞机被击毁。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如何操作A10攻击机的这门机炮。
首先需要进入驾驶舱,你会看到密密麻麻的按钮和仪表盘,让人目不暇接。在正中央的位置是飞机的操纵杆,操纵杆的顶部有一个红色按钮,用于释放飞机挂载的武器。而下面这个按钮就是机炮的扳机了,在使用机炮之前,需要先打开保险开关,这样会激活机炮及其精准打击系统。

当通过精准打击系统锁定目标后,飞行员只需将瞄准十字线与目标重合,距离在1.6公里以内时,扣动操纵杆上的机炮扳机,猛烈的炮火就会瞬间射向敌人,“疣猪”发出一阵连续的“屁声”,而这时目标已经被击毁。
这种操作方式需要飞行员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掌握,因为机炮的射速非常快,而且后坐力也很大,所以必须确保射击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除了机炮之外,A10攻击机还挂载了许多炸弹,通常是MK82系列航空炸弹。当需要轰炸目标时,飞行员会操纵飞机以半圆形的俯冲姿态冲向目标,在到达一定位置后,再按下操纵杆上的红色按钮,炸弹就会瞬间释放,并以高速射向敌方目标,将目标一举击毁。

A10攻击机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坦克,当地面部队遭受大量坦克攻击时,侦察部队会对战场进行扫描,搞清楚敌人的位置和火力情况,然后侦察人员会将精确的坐标传回指挥部。此时,A10会立即飞往目标区域进行低空飞行,并利用地形杂波作为掩护。同时,为了避免被敌方雷达发现,A10会与地面部队保持持续通信,接收实时的战场数据,并在必要时调整路线。一旦到达目标区域,A10就会使用机炮挨个“点名”。

如果还有坦克或火力点未被击毁,A10攻击机就会使用挂载的炸弹对目标进行面杀伤,这样就能为地面部队扫清障碍,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