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业化烦恼:印度滑向丐帮帮主之位稳了?美国:我看错了人

允灏说商业 2025-03-24 09:01:30
题要: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种种表现,无论是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与反复,还是在国际组织中的不和谐行为,都让其国际形象大打折扣。左右横跳的印度,如果不能实现工业化,凭借庞大的人口,甚至有可能向世界“丐帮”帮主之位迈进。印度想要依靠“工业化”这个拐杖实现国家层面的跃迁,实在困难重重,因为其在发展过程中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战略决策。印度对华态度的多面剖析与背后真相

在亚洲各国的民间舆论中,有两个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常常处于一种微妙且复杂的状态,韩国是其中之一,而印度则是另一个更为突出的存在。暂且将韩国搁置一旁,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种种纠葛,长久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中印边境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横亘在两国关系之间的一道坎,这也是普通中国人对印度印象深刻的一个重要原因。印度国内部分媒体,长期利用反华情绪大做文章。他们抵制中国货,禁用中国的APP,单方面取消各种商业合作与基建合同,甚至在由中国主导的RCEP协定签约的最后时刻,印度毅然选择退出,这一系列举动着实让国人感到诧异和难以理解。在印度媒体与民间,曾经还流传着诸如“上海起码要花20年才能勉强追上孟买”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论,好在如今国人对此类不实言论已经习以为常,不再为此激动。

然而,近期一则新闻打破了印度在国人印象中的固有形象。2025年3月16日,莫迪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印可以相互学习,并且强调中印两国有着深厚的友谊渊源。与此同时,印度的《国民先驱报》也罕见地对中国过去十年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高铁、商用飞船等众多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给予了热情赞扬,肯定了中国在很多行业已经获得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无人机与高铁领域几乎没有对手,中国经济规模如今已达到印度的6倍。这种态度的巨大转变,与印度媒体过去过度宣扬本国成就、夸大中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印度民间曾经的盲目自信相比,犹如坐过山车一般,实在令人惊叹,也让国人一时难以适应。

回顾2020年,印度一家媒体公开展示的调查结果令人咋舌。当被问及“如果中国与印度发生边界争端走向战争会发生什么”时,竟然有72%的印度人自信认为印度军队能够轻松战胜中国,这一结果让中国人哭笑不得。如今,印度媒体突然报道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国人反而不太适应,毕竟事出反常必有妖。

近来,印度高层释放出一系列善意对华表态。莫迪强调中印应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以健康的姿态进行竞争;印度外长苏杰生也表示和平与安宁一直是印中关系的核心,希望与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这些言论反映出印度高层试图在舆论上释放积极信号,或许印度媒体也会有相应的友好报道倾向。但俗话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多数国人认为印度大概率是有求于中国,毕竟无利不起早。

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似乎揭示了印度态度转变背后的深层原因。文章批评美国号称要对中国脱钩的策略走错了路,美国不仅自己没有摆脱对中国商品供应的依赖,还使得印度在经济上也越来越依赖中国。美国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以及“美国制造”后,要求企业将工厂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回流美国。这一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措施短期内虽有一定作用,但印度自身工业基础与基建能力太差,根本无法承接高端制造业转移。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局面:美国企业一边听从华盛顿的号召在印度建厂生产,另一边印度为了建厂开工,不得不紧急向中国采购所需的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等“中间产品”,在印度本土组装后出口到美国。据《华盛顿邮报》披露的数据,目前印度对华进口的增长速度是整体出口的2倍,电子原件以及活性药物成分、纱线织物以及汽车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目前已经占印度进口的三分之一。

美国限制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之后,印度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对美出口在2022年开始激增,增幅一度达到150%。然而,所谓的印度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其实是中国产品换了一层包装。印度学者也表示,除非中国不再出口零部件,否则印度只能扮演组装厂的角色,任何国家或企业在印度建厂生产,都不能实现所谓的供应链多元化,印度的工业至今仍然依赖来自中国的机器、技术人员和专业知识。此前,印度工商界人士曾向印度政府施压,要求放宽中国技术人员的签证限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联印抑华”策略的失败,美国不仅更加依赖中国的商品,还让印度成为自己的软肋。

如果想让印度制造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那么印度短期内必须融入中国的产业链,这一结论着实令人啼笑皆非。美国所谓的政治精英,缺乏长远战略眼光,总是用冷战时期对付苏联的办法对付中国,还不当地选择了印度这个扶不起的伙伴。

自特朗普采取行动与中国进行供应链脱钩之后,印度也有样学样,玩起了跟中国脱钩的战略,试图通过与生产挂钩激励计划吸引制造业,减少对中国制成品的依赖,但成果却惨不忍睹。澎湃新闻报道,印度学美国跟中国脱钩,这或许是印度在华盛顿与北京博弈之下,印度地位看似最高的时刻。但实际上,印度与中国日益升级的紧张关系给自身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GTRI)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3 - 2024财年,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双向贸易总额1184亿美元,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达850亿美元,印度此前对华贸易脱钩政策被证明无效。

印度《经济时报》和《印度斯坦时报》等媒体2024年6月15日报道称,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印度与中国日益升级的紧张关系导致印度电子制造商在生产领域损失了150亿美元,并丢掉了10万个工作岗位。印度制造业的高管称,有4000至5000名中国高管的签证申请正在等待政府批准,这阻碍了印度电子制造业的扩张计划。印度移动电话与产品协会估计,如果印度和中国商业活动正常,将让印度的公司国内增值率从18%上升到22% - 23%。

不仅如此,印度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投资者加强审查,限制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和业务拓展,一些中国企业在印度的项目受到了明显影响。中国限制出口先进的工业设备、电子元器件等关键物资,导致印度电子制造、光伏电池和电动汽车等产业面临供应链中断危机,因为印度60%的电子元器件依赖从中国进口。印度新德里电视台聚焦印度重工业与中国脱钩的问题,称这种脱钩会导致印度经济陷入瘫痪风险。澎博社数据显示,印度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暴跌82%,暴露了“印度制造”计划的致命缺陷,其缺乏完整产业链支撑的工业化进程,在遭遇技术封锁与市场准入限制后会迅速陷入困局。环球网3月22日报道,印度官员爆料称,搞了四年、规模达230亿美元,希望以“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的计划已经遭受夭折。

在国际组织层面,印度在上合组织中的表现也备受争议。台湾学者介文汲称,印度跟所有的邻国关系都不好,在上合组织里也跟其它成员国关系不好,从战略上讲,印度对上合组织而言就是个“黄鱼”,是“木马屠城记”里的那个木马,印度在上合组织的存在,会破坏上合组织的团结与合作。

2024年上合组织峰会上,印度外长苏杰生大肆炒作中巴经济走廊,想一票否决一带一路倡议,还敦促各成员国读一遍上合组织宪章,试图将上合组织工作重点局限在反恐方面,以阻止中国致力推进的区域经济合作,结果被俄罗斯、巴基斯坦等8国联合孤立。此外,印度还曾在一些上合组织的会议中推动英语成为上合组织官方工作语言,引发其它成员国的不满。印度加入上合组织,据印度国内媒体说法是配合俄罗斯在上合组织内制衡中国,其不仅想争夺发展资源,还妄图争夺主导权,给一寸权力就想要一尺。中国官方出于大局考虑,愿意照顾印度的想法,但中国民间对此并不买账,从印度政府到民间智库,都鲜少对上合组织展现出友好态度。中国与印度打交道时,民间普遍认为不能过于老实,否则容易吃大亏。

尼泊尔人曾评价印度是一条蛆,一旦醒来全世界都会感觉恶心。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种种表现,无论是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与反复,还是在国际组织中的不和谐行为,都让其国际形象大打折扣。左右横跳的印度,如果不能实现工业化,凭借庞大的人口,甚至有可能向世界“丐帮”帮主之位迈进。印度想要依靠“工业化”这个拐杖实现国家层面的跃迁,实在困难重重,因为其在发展过程中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战略决策。

您对印度政府对华示好有看法?中国政府是否捐弃前嫌,加大对印度的投资;还是小心印度政府的小心眼,多一分警惕?请在评论区参与讨论和留言。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和收藏,谢谢。
10 阅读:1566
评论列表
  • 2025-03-24 21:54

    尼泊尔人太了解印度了[点赞]

  • 2025-03-24 20:26

    印度三星企业员工要求岗位世袭,这个操作震惊了我。

    用户10xxx91 回复:
    也震惊了全世界
    往事随风 回复:
    子孙后代都要进厂打螺丝[点赞]
  • 2025-03-25 14:20

    印度赌美国赢,趁机掠夺和转移中国产业链,8年后,发现中国没有输,又想诈骗中国

  • 2025-03-25 14:16

    让它们自嗨就好

  • 2025-03-25 13:36

    狗日的阿三,中国不需要学习你任何东西

  • 2025-03-27 00:02

    做乞丐有什么不好?想走就走想睡就睡,你(阿三)也可以这样!

允灏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